欢迎来到股票通市場熱點官网

加强职业培训 培养新型农民

时间:2025-04-27 16:21:50来源:

  2013年底,加强通過精準識別,职业我市有建檔立卡貧困村261個,培训培养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4136戶103768人,新型貧困發生率9.1%。农民截至2016年底,加强全市共扶持85673名農村貧困對象改善生產生活條件,职业剩餘建檔立卡貧困戶6492戶18095人,培训培养貧困發生率從2013年的新型9.1%下降到1.6%,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农民

  在今年年初召開的加强市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市人大代表邱羿方將關注的职业目光投向了製約民生發展的最大短板——貧困,他提出了《關於加強貧困人口職業培訓、培训培养助推脫貧攻堅工作的新型建議》。

  邱羿方認為,农民貧困人口中除自然條件等客觀因素製約之外,部分貧困人口思想觀念封閉保守,文化素質不高、就業技能不多、就業渠道不寬成為致貧的重要原因。

  “脫貧攻堅工作在解決貧困人口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的同時,必須注重解決人的觀念和素質問題,針對不同人群,培養有知識、懂管理、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提升貧困地區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讓他們用知識和技能去創造財富、創造新生活。”邱羿方說。

  建議摘錄:

  加強政策宣傳教育和適用技術培訓,開展貧困人口勞動力轉移培訓,加強貧困家庭新成長勞動力職業教育培訓。

  建議辦理:

  收到建議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結合本職工作,認真做好了建議的辦理答複工作。通過采取多種措施和手段,進一步加強了貧困人口職業培訓工作。

  “脫貧攻堅工作啟動以來,我們綜合運用新聞媒體、人力資源網站、基層就業勞動保障平台等宣傳工具和載體,采取群眾夜話等方式,逐戶開展方針政策、先進經驗、典型事跡等宣傳引導,鼓勵群眾消除負麵情緒,樹立信心,不等不靠,自主脫貧。”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說,今年年初,利用“春風行動”等活動載體,我市組織貧困戶專場招聘會9場,發放宣傳資料2.4萬餘份,提供就業崗位1.3萬個,成功介紹151名農村貧困人員實現就業。

  尤其是落實駐村農技員,啟動實施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去年以來,對貧困戶開展實用技術培訓6.3萬人次,培養科技示範戶935戶,增強了貧困戶脫貧奔康的信心和動力。

  下一步,全市人社部門將繼續探索更加靈活多樣的宣傳方式,幫助貧困勞動力提振信心,與相關部門加強分工合作,廣泛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引導貧困勞動力主動發展生產,實現增收脫貧。

  在貧困人口勞動力轉移培訓方麵,去年以來,我市人社部門堅持以“三個精準”(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服務)為工作指導原則,密切結合地方實際,采取多項舉措,實施有針對性的各類職業培訓3200人次。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以培訓就業無縫對接為工作主線,探索更加有效的培訓方式,幫助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和穩定就業。”該負責人說。

  此外,我市人社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雨露計劃、技能脫貧千校行動、教育扶貧工程等政策,助推貧困家庭子女學習技能,且貧困家庭子女接受職業教育,不僅可以享受助學金、免學費等國家資助政策,學生本人及其家庭還可享受扶貧助學補助。

  2016年以來,我市共有306人次享受相關補助,其中技工學校學生11人次。

  與此同時,我市還積極實施“百工技師工程”,麵向貧困家庭初高中畢業生,免費提供全程優質職業技術教育;實施“9+3”免費中等職業教育,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兩後生”基本可免費就讀技工學校。2016年,全市有26名建檔立卡家庭學生通過麵試考核和組織審核,進入成都機電工程學校讀書,並享受每生每年8000元的生活費補助。

  “我們將貧困家庭新成長勞動力納入職業培訓補貼範圍,鼓勵、引導青年勞動者參加職業培訓並提供就業創業幫扶服務。”該負責人說,今後,我們還將繼續貫徹落實好中央和省有關政策,鼓勵和引導更多貧困家庭新成長勞動力學習技能,成就夢想,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麵對建議的辦理和答複,邱羿方表示滿意。“通過狠抓技術扶貧,不斷提高貧困家庭勞動力的素質,增強管理能力,增加經濟效益,進一步提升了貧困人口的‘造血’功能,讓貧困群眾實現靠技術脫貧。”邱羿方說,建議辦理得很實在,采取的措施有力,成效也十分明顯。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康君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