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上午,醫生徐衛霞叮囑醫生莫,失明回家10天後再來醫院做化療 “你是妇女病人,不能再吃方便麵了,患癌營養跟不上,多方化療時承受不起!爱心”“吃盒飯價值貴,接力要10元錢一份!相助”…… 5月9日早上,贫困市醫院婦產科主管醫生徐衛霞來到患者醫生莫的失明病房,看到她在吃方便麵,妇女便叮囑她別再吃了,患癌並對醫生莫的多方丈夫李錫君說,買點雞、爱心魚,接力為她補補身體,要把營養跟上去,才能繼續化療。“我們都在關心醫生莫的病情,給她捐的2000多元已轉到卡上。”聽了醫生的話,李錫君、醫生莫連聲道謝。 醫生莫為何得到醫生的“特殊關照”?還得從這個家庭的特殊狀況說起。 患眼疾沒錢治 最終雙目失明 這個家庭的特殊,在於主人公的人生經曆和家庭遭遇。 醫生莫原係涼山彝族自治州甘洛縣人,2012年,經人介紹,醫生莫與漢源縣富莊鎮果園村1組村民李錫君結婚。 “哎,如果我出生在經濟條件稍好的家庭,眼睛是不會失明的!”醫生莫說,在她尚未出生時,父親就去世了。她還有個比她大3歲的哥哥,母子3人相依為命。由於地處山區,缺乏經濟來源,醫生莫的母親靠種莊稼和喂點家禽家畜賣維持生計。在醫生莫7歲那年,患上了眼疾,因為家裏經濟困難,沒有選擇治療,在小學一年級,她的左眼就失明了。到了醫生莫10歲那年,她的右眼又遭遇了一次外傷,也因為沒錢治療,沒過多久,右眼也失明了。 結婚後家庭又連遇不幸 李錫君是個勤快人,一個人管理著好幾畝水果和花椒,每年有2萬元左右的毛收入,除去農藥、肥料等開支外,多少能夠存上一部分。醫生莫與李錫君結婚後,於2015年生下一名男嬰,可男嬰出生2個多月,便患上了肺炎等疾病,夫妻倆帶著男嬰在醫院治療,前後花了7萬多元,但還是沒能挽回男嬰的生命。治病的費用大部分是借的,至今也沒能還清。 屋漏偏逢連夜雨,2016年,李錫君出現咳嗽、胸悶等狀況,一做農活就累得喘不過氣。實在忍受不住,李錫君才到醫院檢查,被確診為肺上多發小結節影、占位性病變等,卻因資金困難,他沒有住院治療,根據醫生開的處方,到藥店買藥服用。 2017年上半年,醫生莫出現腰、腹部脹痛等症狀,開始沒有引起重視,後病情越來越重,醫生莫經市醫院檢查,確診為絨癌。不過,醫生莫沒有進行治療。回家僅一個月,疼痛加重,讓她無法忍受,今年1月住進了市醫院婦產科。 好心人幫助才繼續治療 “不是不想治,而是沒錢治!”醫生莫說,她哥哥在外地打工,今年1月,她的哥哥向老板借了2萬元,寄給醫生莫,這才住進市醫院。 主管醫生徐衛霞告訴記者,今年1月底,醫生莫的肺部已出現轉移病灶,抽血化驗,有的指標也嚴重超標。為此,醫生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為她進行化療。 通過治療,醫生莫的病情得到控製,但她卻多次提出放棄治療,當醫護人員得知她的人生經曆後,及時做思想工作,想辦法給予幫助。因為絨癌,是婦科癌中唯一能夠治愈的癌症。 5月5日,婦產科醫生把醫生莫的病情及其家庭情況寫成文字,通過水滴籌為她籌款,讓更多的愛心人士予以關懷。9日上午,水滴籌上已有1500多人為其捐款,金額2.7萬多元。 “還有好心人到醫院看望。”說起好心人的幫助,醫生莫夫婦很感激。好心人的恩德,她這輩子是無法報答了,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要忍住化療時的痛苦,配合醫生治療。 徐衛霞最後告訴記者,醫生莫已經做了5個療程的化療,效果也不錯,接下來還需根據病情做進一步的治療。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彭加權
9日上午,醫生徐衛霞叮囑醫生莫,失明回家10天後再來醫院做化療
“你是妇女病人,不能再吃方便麵了,患癌營養跟不上,多方化療時承受不起!爱心”“吃盒飯價值貴,接力要10元錢一份!相助”……
5月9日早上,贫困市醫院婦產科主管醫生徐衛霞來到患者醫生莫的失明病房,看到她在吃方便麵,妇女便叮囑她別再吃了,患癌並對醫生莫的多方丈夫李錫君說,買點雞、爱心魚,接力為她補補身體,要把營養跟上去,才能繼續化療。
“我們都在關心醫生莫的病情,給她捐的2000多元已轉到卡上。”聽了醫生的話,李錫君、醫生莫連聲道謝。
醫生莫為何得到醫生的“特殊關照”?還得從這個家庭的特殊狀況說起。
患眼疾沒錢治 最終雙目失明
這個家庭的特殊,在於主人公的人生經曆和家庭遭遇。
醫生莫原係涼山彝族自治州甘洛縣人,2012年,經人介紹,醫生莫與漢源縣富莊鎮果園村1組村民李錫君結婚。
“哎,如果我出生在經濟條件稍好的家庭,眼睛是不會失明的!”醫生莫說,在她尚未出生時,父親就去世了。她還有個比她大3歲的哥哥,母子3人相依為命。由於地處山區,缺乏經濟來源,醫生莫的母親靠種莊稼和喂點家禽家畜賣維持生計。
在醫生莫7歲那年,患上了眼疾,因為家裏經濟困難,沒有選擇治療,在小學一年級,她的左眼就失明了。到了醫生莫10歲那年,她的右眼又遭遇了一次外傷,也因為沒錢治療,沒過多久,右眼也失明了。
結婚後家庭又連遇不幸
李錫君是個勤快人,一個人管理著好幾畝水果和花椒,每年有2萬元左右的毛收入,除去農藥、肥料等開支外,多少能夠存上一部分。醫生莫與李錫君結婚後,於2015年生下一名男嬰,可男嬰出生2個多月,便患上了肺炎等疾病,夫妻倆帶著男嬰在醫院治療,前後花了7萬多元,但還是沒能挽回男嬰的生命。治病的費用大部分是借的,至今也沒能還清。
屋漏偏逢連夜雨,2016年,李錫君出現咳嗽、胸悶等狀況,一做農活就累得喘不過氣。實在忍受不住,李錫君才到醫院檢查,被確診為肺上多發小結節影、占位性病變等,卻因資金困難,他沒有住院治療,根據醫生開的處方,到藥店買藥服用。
2017年上半年,醫生莫出現腰、腹部脹痛等症狀,開始沒有引起重視,後病情越來越重,醫生莫經市醫院檢查,確診為絨癌。不過,醫生莫沒有進行治療。回家僅一個月,疼痛加重,讓她無法忍受,今年1月住進了市醫院婦產科。
好心人幫助才繼續治療
“不是不想治,而是沒錢治!”醫生莫說,她哥哥在外地打工,今年1月,她的哥哥向老板借了2萬元,寄給醫生莫,這才住進市醫院。
主管醫生徐衛霞告訴記者,今年1月底,醫生莫的肺部已出現轉移病灶,抽血化驗,有的指標也嚴重超標。為此,醫生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為她進行化療。
通過治療,醫生莫的病情得到控製,但她卻多次提出放棄治療,當醫護人員得知她的人生經曆後,及時做思想工作,想辦法給予幫助。因為絨癌,是婦科癌中唯一能夠治愈的癌症。
5月5日,婦產科醫生把醫生莫的病情及其家庭情況寫成文字,通過水滴籌為她籌款,讓更多的愛心人士予以關懷。9日上午,水滴籌上已有1500多人為其捐款,金額2.7萬多元。
“還有好心人到醫院看望。”說起好心人的幫助,醫生莫夫婦很感激。好心人的恩德,她這輩子是無法報答了,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要忍住化療時的痛苦,配合醫生治療。
徐衛霞最後告訴記者,醫生莫已經做了5個療程的化療,效果也不錯,接下來還需根據病情做進一步的治療。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彭加權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