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股票通市場熱點官网

共建共享 让绿色“因子”注入现代生活

时间:2025-04-27 15:40:48来源:

  當清晨的因子第一縷陽光照射青衣江,寂靜的共建共享城市熱鬧起來。在公園、让绿入现在綠道,色注人們開始晨練——跑步、代生舞劍、因子打太極、共建共享跳健身操……

  “推動生活方式向綠色低碳轉變,让绿入现形成全民參與、色注共建共享的代生良好社會風尚。”綠色發展不僅是因子技術層麵的革新,更是共建共享價值取向、思維方式、让绿入现生活方式的色注深刻變革。

  要實現綠色生活,代生基礎設施建設尤為重要。

  如今,城區的熊貓綠島公園已成為市民散步休閑的好去處;天全縣龍灣湖和慈朗湖濕地公園,立足於生態保護,在宏大精致的水景上建設公園,把自然和人文景觀充分融合在一起。

  近年來,我市不斷宣傳引導提倡綠色、低碳和健康的消費行為,讓市民在滿足自身物質需求的同時,也關注消費行為對環境的影響,讓生態環保理念時刻伴隨。

  全城留綠、全員護綠、全民踐綠。如今的雅安,綠色已然成為發展底色,綠色生活逐漸成為主流生活方式。

眾多自行車選手相聚2019第十屆環中國國際公路自行車賽“蒙頂山”賽段


綠色生活方式成風尚  綠色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從高崗村到全市

  美麗鄉村從垃圾分類開始

  2018年,全市以名山區“高崗村模式”為樣板,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推動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步發展,打造幹淨整潔、美麗宜居的農村生活環境。

  一切從打掉垃圾池開始——

  5年前,高崗村和大多數農村一樣,對垃圾處理的方式就是修建垃圾池,收儲農戶垃圾,再轉運到指定地點處理。由於垃圾量劇增,無法及時清運,臭氣熏天,村民對腐爛垃圾造成的二次汙染怨氣大。

  2014年5月,高崗村“兩委”確定了“垃圾分類、源頭減量、經費保障、長效管理”的思路。

  如何轉化為行動?

  高崗村打掉了村裏所有的垃圾池,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製定村規民約,完善環境綜合治理製度,開展“生態文明戶”創建活動,一年一評,持續激發村民獲得感。    

  “老大難”問題迎刃而解。

  2018年,“高崗村模式”在全市18個鄉村振興試點示範村推行。

  值得一提的是,推廣“高崗村模式”並不等於照搬照抄,必須因地製宜。

  各縣(區)在尊重群眾生產生活習慣和地方社會經濟水平的基礎上,分類製定方法措施,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理。

  截至目前,全市範圍內已推廣137個鄉鎮、968個行政村,推廣率均為100%。全市農村生活垃圾產生量減少約30%,源頭減量成效明顯。

  新能源公交車逐步增多

  有效助推我市綠色發展

  2016年10月以前,雅安街頭還沒有新能源公交車的身影。

  如今,走在雅安街頭,時不時就會看到新能源公交車在運行。新能源公交車汙染小、零排放的特點,令市民為之點讚。

  2016年10月18日,我市首條新能源公交示範線正式投入運營。投用的新能源7路公交車采用超級電容純電動裝置,5分鍾至8分鍾就能充電100%,電池壽命長,可重複充電50萬次。

  2017年12月,漢源縣50輛公交車實現純電化,成為全省乃至西部首座縣城公交純電動化的城市,對全市乃至全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和帶動作用。

  今年年初,石棉縣采購了22輛新能源公交車,並陸續投入使用。

  8月1日,市區13路公交車正式投運。該路公交車采用鋰電池裝置,晚上9點,公交車全部收車後,車輛需集中在我市公交總站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上統一充電,隻需兩個小時,就能充滿電量。

  “傳統公交車使用年限到期後,我們重新更換車輛時將全部采購新能源公交車,傳統公交將逐步被淘汰,這是大勢所趨。”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預計6年以內,市區所有公交車將全部更換為新能源公交車。

  按照省委對我市綠色發展示範市的定位,我市相關部門在綠色生活方式推廣方麵下足了功夫,備足了政策“工具箱”——

  我市擬出台《關於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實施細則》,將加快新能源汽車在公共交通領域、公共服務領域的推廣應用,以新能源物流車和景區新能源擺渡車為突破口,鼓勵物流公司、旅遊景區等運營企業使用“雅安造”的新能源汽車,鼓勵本市企業在購買企業自用交通車、旅遊包車、客運班車時使用“雅安造”的新能源汽車。

  同時,將充電設施建設和配套電網建設與改造納入城市規劃,加快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對購買我市生產新能源汽車而配套建設的充電基礎設施的所有者,給予新能源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獎補。

  此外,我市還將加快推進氫能產業發展。

  相信隨著將來新能源公交車、新能源汽車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市民將加入綠色出行的行列,有效助推我市綠色發展示範市建設。

城市綠道成為一道風景線

四川新築通工汽車有限公司工人在組裝新能源公交車


寶興縣蜂桶寨鄉光明村:村民踴躍垃圾分類  積分獎勵見實效

  11月14日,寶興縣蜂桶寨鄉光明村的村民李瓊吃過午飯,收拾碗筷的同時開始對家裏的垃圾進行分類。

  “吃剩的魚骨是餐廚垃圾,和中午做菜時削下來的南瓜皮、土豆皮都得裝在一起。”李瓊將碗裏的魚骨倒進了一個垃圾桶裏。

  距離李瓊家不遠的村廣場上,有一間小屋,上麵寫著“可再生資源集中投放中心”。

  在光明村,垃圾分類的試點片區設有1名分類指導員和5-8名督導檢查員,以戶為單位設置了居民生活垃圾積分卡。

  垃圾分類指導員定期按照垃圾分類情況在居民積分卡上記錄,每月得分最多的前10戶居民將獲得“環境友好家庭”的稱號,到了年底,按照得分還分設了一二三等獎,獲獎家庭將獲得物資獎勵。

  當然,要讓村民們懂得垃圾分類,日常的宣傳必不可少。

  寶興縣根據山區縣農村實際和農民生產生活習慣,按“四類四要”標準對農村生活垃圾進行合理分類,並明確處理辦法。

  光明村的村民們也按照 “有害垃圾”要“上交”、“可回收垃圾”要“賣錢”、 “易腐垃圾”要“漚肥”、“其他垃圾”要“減量”的標準進行垃圾分類。試點片區的垃圾分類指導員負責對本片區內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日常宣傳和指導,對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和保潔員的分揀進行監督,對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分類準確以及能夠帶動鄰裏的家庭給予積分。

  光明村的垃圾分類隻是寶興縣進行垃圾分類工作的一個縮影。

  2017年6月,寶興縣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列入全國第一批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範縣。目前,寶興全縣9個鄉(鎮)、54個村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100%。

  數字

  ◎2018年,全市建成城市公園62個,較2014年新增21個;全市城市綠地麵積達2176.95公頃,較2014年增加26.53%;全市城市建城區公園麵積434.09公頃,較2014年增加33.98%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37個鄉鎮、968個行政村開始以“高崗村模式”為藍本,結合自身實際,製定出切實可行的垃圾分類實施方案並啟動實施

  ◎我市逐步建立財政資金投入、群眾適當繳費、社會廣泛參與的多元化資金投入機製,落實財政資金約3765.9萬元,引導 群眾繳費約432萬元。完善垃圾清運、保潔製度和考核製度,建立長效保潔機製,全市共設置垃圾清運員438人、保潔員2279人、垃圾分類桶8萬餘套、垃 圾清運車620台

  ◎截至目前,我市各縣區共有88輛新能源公交車投入運營,原則上到2020年全市新能源公交車占比不低於25%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石雨川 魯妮娜 彭豔霞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