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股票通市場熱點官网

聆听 雅安人心中的龙年春晚

时间:2025-04-27 15:59:28来源:

  一年一次的聆听龙年央視春晚,一個標誌農曆新年到來的雅安綜藝性文藝晚會,陪伴著一代又一代人的人心成長。它的春晚演出規模、演員陣容、聆听龙年節目類型等等無疑成為了觀眾最為關注的雅安事情。

  然而,人心年年演,春晚年年看的聆听龙年央視春晚,又給普通老百姓留下什麽呢?雅安是對節目的期待?還是對表演者的期盼呢?來看記者對我市市民心目中央視龍年春晚的采訪調查。

  “新老搭檔”

  呼喚創意節目

  “2012年春晚,人心我最期待的春晚是看到被譽為‘水晶球達人’的胡啟誌上春晚,他將水晶球玩轉得遊刃有餘,聆听龙年具有很強的雅安藝術感染力,讓人看到他的人心表演,有種超凡脫俗的感覺。”市區某機關單位“80後”公務員小吳表示很期待“水晶球達人”的演出。

  2011年,《中國達人秀》節目“誕生”的“水晶球達人”胡啟誌將亮相央視龍年春晚的消息通過各大媒體曝光後,我市很多“水晶球達人”粉絲均表示會選擇觀看龍年春晚,很多看過胡啟誌表演的市民,都表示胡啟誌追求的是一種陽剛和柔美的平衡,緊張的生活節奏和工作壓力需要更多這類節目釋放壓力。

  像市民李逸一樣,“90後”王曉燕也是個“水晶球達人”迷,她說不僅希望胡啟誌能上春晚登台表演,還希望自己喜歡的一些海外明星也能上春晚,讓央視的春晚走向國際化。

  “看有些媒體報道,今年的春晚沒有做太大的調整,明星陣容也沒有大尺度的變化,但是聽說很多小品節目中會出現‘新老結合’的情況。”王曉燕說,自己很喜歡的偶像王力宏也會上龍年春晚,自己更期待央視龍年春晚推出比較有新意的節目。

  “要是能將某些賀歲大片作為話劇推上春晚,比如賀歲大片串燒出現,豈不是創意十足。”市區某廣告公司職員楊玉高興地勾勒著自己心中的龍年春晚。

  “如果央視的相聲或者小品能將2011年一年中發生的國內外的大事以藝術形式呈現在觀眾眼前,那樣的春晚更值得觀看。”市區新聞從業人員小高講著自己心中的春晚,“這樣不僅讓觀眾看了表演,還重溫了一年的酸甜苦辣,多有意義啊!”

  創意,成為我市市民對央視龍年春晚節目最大的期待。

  查閱各大媒體對央視龍年春晚的報道,央視龍年春晚總導演哈文團隊打造的2012年央視春晚也會有頗多創新之處,但龍年春晚主題圍繞“回家過大年”展開,分為四個板塊:與龍有關的“龍年板塊”;以“家”為主題的板塊;還有“春晚30年”;第四個板塊是“天下一家”。此外,節目內容也分為四類,分別是歌舞類、語言類、魔術雜技類和創意類節目。同時,今年央視春晚總導演哈文也強調:“春晚兩個重頭節目是歌舞類和語言類節目。”

  力挺傳統節目

  期待“本山團隊”

  “我身居將相主征戰,既不能救百姓,又不能護江山,兵敗國辱、骨肉離散,百姓們何辜?百姓們何盼?……”

  天全縣新場鄉董家村村民張光勤可謂是一個鐵杆戲迷了,自小就癡迷於國粹京劇,可村裏的人都聽不懂他口裏成天哼哼的是什麽,也不感興趣。

  每天張光勤跟著電視裏唱腔學的是有模有樣,今年68歲的張光勤,外表看上去精神飽滿,和記者說起京劇文化,口裏更是滔滔不絕。“生、旦、淨、末、醜、武行、流行七行,以後歸為生、旦、淨、醜四大行,每一種行當內又有細致的進一步分工……”

  張光勤對央視春晚有著自己獨特的看法。“春節聯歡晚會是一個喜慶的節目,用短短幾個小時,包含了很多的內容,而且每年的節目都非常好,是我們老百姓過年吃年夜飯時候,必須看的節目。”張光勤說,“隨著現代文化生活的多樣化,熱愛京劇的人變少了,一些流行時尚的東西充當了主角,幾乎年年春晚都將戲曲類節目播出時間安排在後半場,如果能提到前麵一點就好了。”

  說到這裏,熱愛戲曲的張光勤臉上透露出一絲落寞。張光勤告訴記者:春晚是一個很好的節目,現在觀看春晚的人不單單是中國人,“老外”也在開始關注春晚。

  “我是通過1990年春晚才熟知趙本山這位演員的。”天全縣新場鄉結裏村村民黃萍說。

  今年35歲的黃萍,是一個經營蔬菜生意的個體戶,她和她的家人,熱衷於趙本山的各類小品節目。

  “因為生活在農村,平日裏大家工作都很忙,沒太多時間看電視,我們過年無非就圖個熱鬧,講究團團圓圓,所以吃年夜飯,看春晚,成了每年家中的重頭戲。”黃萍說,“1990年春晚,趙本山的小品《相親》,讓我們一家人徹底喜歡上了這個演員。春晚期待趙本山,現在可能是大多數人的想法吧!他的節目是老百姓平日生活的一種提煉。在帶給大家快樂的同時,他的小品也讓人從中領悟出一些道理。”

  像黃萍一樣,期待龍年春晚趙本山作品的人不少,甚至有些村民將趙本山的節目比喻成整個晚會的亮點。

  黃萍告訴記者,今年過年她同樣期待趙本山的精彩節目,同樣也想借著這種喜慶,將好運帶到明年。

  老麵孔眾多

  期盼推陳出新

  在走訪調查中,記者發現,我市很多市民表示,不會選擇看春晚。

  “每年的春晚都是一些老麵孔,不是同一類別的相聲小品,就是民歌、舞蹈串燒,沒有什麽新意。”市民李雷說,每年都說央視春晚要推陳出新,但是年年看到都沒有什麽大變化。

  李雷說,除了去年的“草根明星”演出吸引他觀看了一會兒後,一看到老麵孔登台亮相,便關上電視出門和親朋好友玩去了。

  “今年可能還會選擇和朋友在外麵喝喝酒、聊聊家常,共度除夕。”李雷說。

  對於近期一些媒體曝光的央視龍年春晚節目,很多市民表示,每年央視春晚總是讓觀眾小範圍“嚐嚐鮮”,看看一些創新節目,這些所謂的創新節目加起來也不到1個小時,對於長達四個小時的央視春晚,依舊不能滿足觀眾的“新口味”。

  “薑昆、馮鞏、蔡明、郭達這些春晚常客,聽說依舊是龍年春晚的重頭戲。”今年已是60歲的市民於瓊蓮說,更喜歡看一些小品中的新麵孔。

  “以前看一些老演員表演,我就開懷大笑,現在看得多了,想想也知道有些什麽笑點,就沒有再看的想法。”於瓊蓮說,對於央視龍年春晚,比較期待《中國達人秀》節目裏“菜花甜媽”的出現。“她的歌唱出了老百姓的一些生活細節,讓人感到親切,又覺得好玩。”於瓊蓮說出了自己對央視龍年春晚的期待。

  對於央視龍年春晚透露,會有“新老搭檔”組合呈現的創新節目,許多市民均表示“很期待”。

  記者 高麗 實習記者 高小鬆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