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骨科病人來說,爱心漂流醫療護具是根拐共享手術後恢複時期的堅實支撐。“作為醫療器具的武汉万余拐杖,價格從兩三百元到四五百元不等,护具惠及患許多患者為了省去這筆錢,爱心漂流用別的根拐共享物件來替代,反而延長了恢複時間。武汉万余”骨科醫生出身的护具惠及患武漢市第四醫院副院長張青鬆說。
2013年來,爱心漂流武漢市第四醫院持續推動醫療護具患者共享機製,根拐共享鼓勵患者捐贈或申領護具.拐杖、武汉万余輪椅、护具惠及患關節支具……一個個護具在互助平台的爱心漂流見證下,開啟愛心漂流之旅。根拐共享這場長達十餘年的武汉万余善意接力,惠及超過萬名骨科患者。
醫者仁心 一根拐杖開啟的護具漂流
初冬的武漢市第四醫院,12個骨科病區裏熙熙攘攘,季節更替時期恰逢驟然降溫,患者們來往不停。
2013年,醫院成立運動醫學科,張青鬆坐診之餘,偶然注意到,病房內不時有患者出院時遺落的拐杖,或其他康複患者丟棄的護具。與此同時,許多門診患者卻拄著扁擔、木棍,有的用兩個小板凳支撐著來就診。“我從小在礦區長大,礦工條件苦,掰兩根樹枝當筷子,長大當了醫生,看到困難的患者也想盡力幫幫忙。”憑著一份醫者仁心,張青鬆組織醫護人員將病區裏遺留的護具收集起來,清理幹淨,適時贈予有困難的患者使用。
基於骨科病種的相似性,除了一些特殊的患者需要定製護具,許多用於支撐或保護的護具都可以供不同患者使用,短則兩周,長則幾個月,曾經單次使用卻價格不低的護具有了再利用的機會。醫護人員們養成了習慣,查房時碰到患者,主動詢問願不願意留下聯係方式,將護具轉手或捐贈給其他患者。
此後,科室嚐試著製作宣傳板,鼓勵病友將護具捐出或轉讓,在導醫台設置宣傳冊,將捐贈和申領的二維碼放進醫院官方公眾號,患者簽署告知書後即可申領護具並及時返還。
如今,登記造冊的護具都有獨屬的編號,惠及患者範圍不斷擴大,最遠漂流到貴陽。
十多年來,從科室自發到院方推動,截至今年8月,護具共享已為萬餘名患者提供免費護具或誌願幫扶,減少患者經濟負擔150餘萬元。
“同病相憐” 共享平台記錄患者善心
十餘年間,四醫院的護具漂流造福了許多患者、吸引了擁有相似經曆的病友互幫互助——
去年11月,來自十堰丹江口市的19歲患者米嘉斌因為足內翻來院接受手術治療,術後需要使用一個月踝關節行走支具,在醫院推薦下,免費使用了原價400元的護具,“之前不知道有這麽好的平台,還買了輪椅,這次申領的支具幫了大忙,孩子不用扶著走了,等他康複我們也把輪椅捐過來。”米嘉斌的媽媽激動地說。
今年8月,貴州患者顏福邦因為足踝病申領了護具。骨外科副主任醫師趙晶晶經過兩次線上“雲會診”,為他挑選了充氣式踝關節護具,還遠程手把手教他使用方法。
更多的患者聞訊而來。一位在武漢協和醫院治療康複的病人,特意將用過的護具送到四醫院,拒絕留下姓名,隻說留給需要的人。有的受捐患者還成為醫院的誌願者。
打開“愛傳遞誌願服務項目”小程序,點擊“我要捐贈”或“我要申請”,即可出現一則提示——捐贈您的閑置護具,收到愛心支具後我們將對您的愛心予以回饋。
2022年,武漢市第四醫院黨委整合資源後,將護具漂流升級為文明實踐項目,建設數字化管理共享平台的同時,利用醫院優勢醫療資源,鼓勵捐贈者參與。如今,成功捐贈護具後,捐贈者及其家人可以享受半年內6次免費專家號和綠色通道就醫,免費體驗康複科、中醫針灸科、婦產科等康複理療服務。
凝聚力量 護具共享助力醫療幫扶
隨著護具漂流項目的影響力不斷擴大,醫院服務的擴充提檔、社會公益力量的加入,讓愛心傳遞從單一的護具漂流發展為誌願服務與醫療服務共享。
截至目前,包含武漢市漢中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常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個緊密型醫聯體單位在醫院的指導下,聯合九江、荊州、鹹寧、宜昌等多家醫療機構達成誌願服務聯盟,以義診、健康講座等形式加強醫療服務。醫院還引進龍頭物流公司加盟項目,讓幫扶更加便捷。
依托“長江中遊城市群骨科聯盟”,護具漂流的模式在貴州、江西的一些醫療機構傳遞開來。在湖北,宜昌和麻城兩地已設立2個愛心護具分庫,護具儲備達800多套。
此外,2024年,醫院還與湖北省慈善總會聯合成立愛心基金,發起“申請護具、自願捐贈1元錢”活動,基金用於幫助就醫困難的骨科患者。
“我們希望以護具共享模式為載體,加強醫學人文關懷,增進醫生與患者之間的交流互信。我們將持續發揮學科優勢,聯合省內外醫療機構,深化探索打造長江中下遊骨科聯盟,將服務範圍擴大至華中、華南乃至全國各地。”武漢市第四醫院有關負責人表示。(記者 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