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股票通市場熱點官网

三年重建提升 三年跨越发展

时间:2025-04-27 01:20:47来源:

花凰路災後重建已建成通車。年重


 

龍蒼溝道路B段。建提


 

平整順暢的升年蘭家山公路。

 

蜿蜒的发展道路連通城鄉。


 

  三年前,年重“4·20”蘆山強烈地震突發,建提一時間山河破碎,升年路橋受損。发展在艱苦卓絕的年重災後重建中,滎經交通將一條條新路定格在滎經廣袤的建提大地上,為滎經的升年重建發展鋪築起騰飛的“跑道”。

  如今,发展三年重建基本完成,年重重建後的建提滎經路網得到全麵提升,通行更舒適、升年線型更優美、抗災能力更強、服務水平更高……

  今後,滎經交通進一步跨越發展的路在何方?麵對這樣的問題,滎經交通人緊緊圍繞滎經縣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製定了建設兩條省道、打捆改造農村公路、提升改造重點公路項目的未來發展規劃。

  滎經交通的藍圖已經繪就,我們有理由期待,未來的滎經交通將會是一個以高速公路和國道為主幹、省道為主體、農村公路四通八達和完善的公路交通路網,將致富路修到貧困群眾家門口,將滎經良好的生態展示在世人麵前,為滎經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交通基礎保障。

  三年重建 滎經交通全麵提升

  在災後恢複重建中,滎經縣17個交通基礎設施災後恢複重建項目全部完工。全麵完成國道108線、泗三路,涼五路(滎崗路至五憲鄉)、花石路(花灘場口至石橋村)、滎崗路(附城至龍蒼溝)維修改造工程等9條幹線公路,以及嚴道鎮等10個鄉鎮共58.57公裏的村道建設,梓橦宮大橋、滎經大橋、附城大橋三座橋梁,全麵完成122.17公裏的道路重建,總投資2.24億元。

  如今,滎經交通人的付出與堅守換來了一條條暢通的道路,為滎經的經濟社會發展鋪就“快車道”,沿線群眾也深刻感受到一條條好路給他們的生產生活帶來的變化,讓他們看到了致富增收的希望。

  公路助力旅遊 群眾開起農家樂

  蘭家山,以往隻是滎經縣城旁邊的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小山村。和其他山村一樣,村裏大多數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餘下的老弱婦女以種莊稼維持日常生計。群眾出行全靠一條普通的通村公路,隔著滎河與縣城相望,雖然隻有2公裏的距離,但因為繞路,出行十分不便。

  在災後恢複重建中,滎經縣緊抓蘭家山公園(應急避難場所)災後恢複重建契機,對蘭家山道路進行改造提升。最終,投資5000多萬元、全長5.35公裏、路基寬6.5米的水泥混凝土道路以及長209米、橋寬13米的梓橦宮大橋建成並投入使用。

  公園的打造和道路的提升,讓蘭家山搖身一變成為了滎經縣城的後花園。方選藍也跟隨著這一變化,成就了從普通農民到農家樂老板的華麗轉身。

  “重建帶來了好機遇。”一位在蘭家山經營農家樂的村民說,“交通便利了,上蘭家山來散步休閑的人也多了起來,人氣旺了,商機自然就來了。”重建改造提升了原有出行道路,還新修建了一座大橋和盤山公路,並將其與老路銜接,形成了以蘭家山為核心的休閑旅遊環線。

  服務能力提高 鋪就發展“快車道”

  要致富,先修路。在這個亙古不變的道理指引下,滎經交通災後恢複重建作為其他災後恢複重建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先導工程”,始終走在前列。

  三年重建,滎經交通路網進一步得到完善,鋪就了滎經發展的“快車道”。

  事實證明,無論是產業發展,脫貧攻堅,還是群眾生活品質的提升,便捷的交通都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災後恢複重建,滎經縣立足生態優勢,充分挖掘龍蒼溝國家級森林公園、萬畝珙桐林、牛背山以及雲峰寺、蘭家山等特有的優質生態資源,把滎經建設成為高端度假旅遊目的地。

  圍繞著這一中心,路在腳下延伸。

  向西,通往牛背山。泗坪至三合段工程估算投資7550萬元,規劃裏程為15.88公裏,路基寬度7.5米,山重三級公路標準,水泥混凝土路麵,已於2015年上半年完工,通行能力得到改善。

  向南,直達龍蒼溝。分滎崗路、龍蒼溝公路B段、龍蒼溝公路AC段三期實施。其中龍蒼溝公路B段,起於龍蒼溝鎮,止於回頭線,全長4.21公裏,按山重四級公路標準建設,瀝青混凝土路麵,路基寬度5.5至7.5米,估算投資2900萬元,已於2015年下半年完工,並投入使用。

  道路暢通,生態旅遊資源盤活,滎經形成了牛背山、龍蒼溝“雙子星座”的旅遊產業發展格局,旅遊釋放的紅利切實惠及群眾。

  這就是三年重建,滎經交通交出的答卷。

  通過災後重建,滎經建起了一條條產業發展之路、民生改善之路、脫貧攻堅之路,為滎經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致富增收提供了堅強的保障。

  繪就藍圖 滎經交通跨越發

  通過災後重建,滎經縣從國道到縣鄉道路,再到通村公路,整體麵貌得到極大改善。

  但滎經交通人並沒有就此滿足,他們在思考著“後災後重建”時代,滎經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致富增收還需要怎樣的道路交通保障。

  讓通往景區的道路更舒適、讓各條農村公路更便捷、讓通往重點區域的公路更順暢……圍繞著滎經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滎經交通人為自己製定了未來三年為之努力的目標。

  高標準建設S433和S308兩條省道,打通滎經西出東進大通道,串起瓦屋山、龍蒼溝、牛背山、貢嘎山等景點,使滎經路網結構更趨完善。

  打捆改造農村公路,對原有的農村公路進行提升改造,使農村公路的通行效率和通達深度進一步提升,有效改善道路沿線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助力脫貧攻堅。

  提升改造重點公路項目,滎經縣將對大相嶺大熊貓放歸基地建設工程公路進行提升改造,加寬路基、改造路麵,植物活化石珙桐和動物活化石大熊貓不再養在深閨人不識。

  目標已經確定,征程已經開啟。未來,一個四通八達的交通網將在滎經大地呈現,借助這一完善的路網,滎經不僅可以暢通與周邊區域的道路交通,更使得縣域內的道路交通更為便捷。

  建設兩條省道 暢通西出東進大通道

  9月12日,大峨眉國際旅遊西環線項目傳出洪雅到柳江段即將通車的消息,這一項目全長64.2公裏,總投資41.3億元,該環線既是一條旅遊快速通道,也是一條景觀大道,將峨眉山、瓦屋山、周公山等景點串聯。

  今後,這一環線串起的景區上還將加上滎經龍蒼溝——一個鴿子花盛開的地方。

  在滎經縣交通運輸局的辦公室裏,工程人員緊張忙碌著,他們正在加緊推進省道308線洪雅瓦屋山經滎經到天全公路新改建工程的前期工作。根據規劃,省道308線滎經縣境內全長55公裏,按二級公路標準建設,路基寬度為10米和8.5米,特殊困難路段為7.5米,設計時速40公裏。

  這條道路的建設,將打通經龍蒼溝前往洪雅瓦屋山的斷頭路,將原本的鄉道、林區道路、縣道等不同等級、標準的道路按照統一標準進行新建和改造提升,有效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在有效連接龍蒼溝景區的同時,開辟一條滎經往東聯通周邊縣區的公路通道。

  在規劃中,還有一條省道改建項目的進展更快。省道433線滎經泗坪至瀘定界公路改建工程即將啟動招投標程序,力爭在年內開工建設。

  說這條路,大家會覺得陌生,但說這條路聯通的一座山,大家一定心生向往,那就是牛背山。

  沒錯,省道433線泗坪至瀘定界公路就是穿越牛背山景區的大通道,建成後不僅成為前往牛背山景區的一條安全、暢通通道,更使西出滎經無公路的曆史改寫。通過這條線路,滎經可與西側的甘孜便捷相通,將成為我市與甘孜聯通的又一條便捷通道。

  打開現在的滎經地圖可以看到,國道108線沿著由北至南的大致方向從滎經穿境而過,而在這條主幹線的兩側,滎經的東西兩個方向,幾乎沒有與周邊縣區互聯互通的通道。

  而在未來,省道308線和省道433線建成後,滎經將打通西出東進的通道,形成以國道108線為主幹,兩條省道為補充的幹線公路網,實現與周邊縣區的便捷聯通。

  改造農村公路 方便群眾助力脫貧攻堅

  又到獼猴桃收獲的季節,滎經縣五憲鄉的種植園裏,已是滿滿的收獲喜悅。

  摘下獼猴桃就能賣錢,這是改造提升過後的公路給當地果農帶來的福利。

  “以前道路狹窄,彎多坡陡,尤其是賣獼猴桃的時候,會車非常不方便。”回憶以前出售獼猴桃的情景,果農說,“收獼猴桃的車不願進村,獼猴桃銷售不方便,而且還賣不起價。”

  現在,果農的擔心沒有了,7米寬的公路,車輛行駛起來十分順暢,收購獼猴桃的貨車紛紛開進村,果農守在果園就能把獼猴桃賣成錢。

  暢通、舒適、便捷的農村公路已經讓滎經不少鄉村的群眾感受到便利,但在滎經仍有不少鄉村的群眾迫切地希望改善出行條件。

  雨天滿身泥,晴天漫天灰,這就是現在滎經縣滎河鄉至新建鄉4公裏不到公路的真實寫照。這條路原本是一段水泥混凝土道路,由於大量重車的長時間碾壓,原本平坦的水泥路已經變得破損不堪,道路遍布坑氹,行車十分困難,沿線群眾對改造這一道路的心情十分迫切。

  及時回應群眾期盼,解決群眾現實困難。滎經交通人即將啟動包括滎河鄉至新建鄉公路在內的多條農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

  一條條農村公路托起了沿線群眾幸福生活的夢想,為脫貧攻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滎經交通人知道,一方產業要發展,一方群眾要致富,一條便捷的交通通道不可或缺。

  於是,他們不由得加快了工作節奏,加班加點進行項目前期工作,隻為一條條農村公路提升改造項目早日實施,助力群眾走上致富路。

  提升重點公路 助力生態資源優勢發揮

  在滎經縣境內的大相嶺深處,動物活化石大熊貓即將與植物活化石珙桐比鄰而居。

  目前,四川第二個大熊貓放歸基地——滎經縣境內的大相嶺大熊貓放歸基地正在加緊完善中,投入使用後將開展大熊貓放歸工作。

  作為“4·20”災後重建項目,大相嶺大熊貓放歸基地於2014年底正式開工建設,主要放歸地大相嶺省級自然保護區。大相嶺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麵2.9萬公頃,境內分布著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44種,重點保護植物17種。

  為大熊貓放歸基地提供交通保障,確保大熊貓放歸等研究工作正常進行的工作,落到了滎經縣交通部門的肩上。

  於是,大相嶺大熊貓放歸地道路建設工程項目被列入規劃,經過一係列的前期工作,投資6000多萬元,全長11.3公裏的公路已於11月開工建設,項目通過對現有道路的改造提升,在為大熊貓放歸基地提供交通保障的同時,也為滎經發揮生態資源優勢打下了基礎。

  下一步,圍繞這一公路,滎經縣將充分發揮沿線區域的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旅遊等相關產業,在助力沿線群眾致富增收的同時,打造滎經精品旅遊線路,推進全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周昆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