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股票通市場熱點官网

茶香传承两千年 未来发展路更长

时间:2025-04-27 15:59:27来源:

皇茶園

蒙頂山茶 資料圖片 

  編前語

  今年5月20日,在首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總結大會上,两千路更農業部權威發布了“中國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名單,发展“蒙頂山茶”赫然在榜。茶香传承长對雅安人來說,两千路更這毫無疑問是发展一件振奮人心的喜事。

  即日起,《茶之源》周刊將帶領大家,两千路更細數支撐“蒙頂山茶”入選“中國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的发展各種理由。

  蒙頂山茶堪稱茶的茶香传承长始祖。公元前53年,两千路更蒙山縣(今名山區)人吳理真在蒙頂山之巔的发展五峰之間馴化野生茶樹,種下7棵茶樹,茶香传承长由此開啟了世界人工種茶的两千路更曆史先河。

  吳理真,发展也因此被後人尊稱為“茶祖”。蒙頂山茶,也成為我國曆史上有文字記載人工種植茶葉最早的地方。

  到如今,蒙頂山茶已經走過了兩千多年時間。

  回顧曆史,唐代,蒙頂山茶走進皇室,從普通茶葉搖身一變成為貢茶。

  市茶葉學會常務副理事長陳書謙介紹,據唐代《元和郡縣誌》記載:“蒙山在縣南十裏,今每歲貢茶,為蜀之最。”具體而言,蒙頂山茶在唐玄宗天寶年(742年)間被列為貢茶,為皇室所獨享。而後,從唐代至清朝,蒙頂石花、蒙頂黃芽、蒙頂甘露、玉葉長春、萬春銀葉等蒙頂山曆史名茶,以其秀美的外形、優良的品質、精湛的工藝被列為貢品,長達1169個年頭,從未間斷。

  清代時,蒙頂山之巔的五峰被辟為禁地,7棵仙茶用石欄圍起來,命名為“皇茶園”。而今,皇茶園遺址仍保留於蒙頂山之巔。

  陳書謙說,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宗懋主編的《中國茶經》在描述這7株茶樹時這樣寫道:“高不盈尺,不生不滅,春生秋枯,歲歲采茶,歲歲發芽……”

  蒙頂山茶雖是世界上人工種植最早之茶,有1169年的貢茶身份,但在2004年之前仍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直到2004年9月第八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暨首屆蒙頂山國際茶文化旅遊節在雅安舉行,蒙頂山茶才算走出了“閨房”。這次會節上,來自28個國家和地區的茶文化學者、茶葉專家共同簽署並發表了《蒙頂山國際茶文化宣言》,確認了“蒙頂山是世界茶文化發源地、世界茶文明發祥地”的曆史地位。

  由此,蒙頂山茶揭開了神秘麵紗,在茶業發展曆史上的地位也得到全世界茶人的認同。

  此後,一項又一項的殊榮眷顧著蒙頂山茶。“蒙頂山茶”先後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百年世博中國名茶金獎”、“最具資源力品牌”、“最具發展力品牌”等榮譽,以及成功入選“中國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

  市茶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蒙頂山茶將把榮譽轉化為發展的動力,繼續加大品牌建設力度,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著力培育壯大“蒙頂山茶”和“雅安藏茶”兩大區域公共品牌,通過品牌帶動雅茶產業發展。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李春蓉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