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掃描下方二維碼看詳細報道
閱讀原文
“東方紅”是中国主创争力家喻戶曉的農機馳名商標。而“東方紅”締造者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一拖”),拖自作為農機行業的新重“國家隊”,多年來以農業裝備為核心,塑国拓展相關製造服務業務,际竞帶動了本地農業裝備產業鏈體係的中国主创争力生長。
在此過程中,拖自中國一拖自身也不斷壯大。新重旗下核心企業一拖股份(601038)分別於1997年和2012年登陸港交所和上交所,塑国成為中國農機行業首家擁有“A+H”股資本平台的际竞上市公司。
帶動配套產業鏈
作為工信部確定的中国主创争力拖拉機產業鏈“鏈主”企業,中國一拖為洛陽現代農機裝備產業集群的拖自形成提供了強大支撐。
“一台大中馬力輪式拖拉機有1100種至1400種零部件,新重這背後是塑国龐大的供應鏈體係,需要產業鏈各個環節緊密配合,际竞共促發展。”中國一拖負責人舉例稱,公司180馬力輪式拖拉機的零部件有1300多種,其中一拖自主生產齒輪、發動機等核心零部件,其餘零部件均依托供應商。目前,為中國一拖提供零部件的企業有700餘家,洛陽本地就超過200家。
不僅洛陽,在河南,由於中國一拖等企業的帶動,一批產業鏈配套、設計研發服務、檢驗檢測等上下遊企業均已以洛陽為中心集聚起來,涵蓋了動力機械等7個配套鏈條,可生產包括智能拖拉機在內的4大類近百種現代農機裝備,集群關聯企業300餘家。
“鏈主”的作用並不單單體現在產業鏈聚合效應,多年來,在承接國家重大項目、突破行業領先技術、解決行業補短板問題上,中國一拖始終發揮“國家隊”作用,通過產業集群協同帶動本地企業始終站在行業技術發展的前沿。
帶頭技術攻堅
2024年中國國際農機展上,中國一拖自主研發的國產最大功率無級變速拖拉機——東方紅LW4504首次進入大眾視野,標誌著該公司在重型無級變速的設計、製造、電子控製及試驗測試等關鍵技術上又一次實現重大突破。
“如今國內拖拉機領域仍普遍采用機械傳動技術。大馬力無級變速拖拉機涉及的CVT技術是一項係統工程,技術門檻高,相關核心零部件也長期被國外壟斷。不過未來動力換擋替代機械換擋一定是大趨勢。”在洛陽澗西區的中國一拖生產車間,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介紹。
數十年積累的雄厚創新實力,使該公司目前具有國內最完整的拖拉機產品係列,適應旱田、水田、果園、大棚、丘陵山地等多種作業場景。
“中國一拖每年投資近億元,用於產品、產線提質增效的項目中,推進智能裝配線、數字加工中心、智能物流、智能塗裝線等產線智能化改造落地。公司‘新型輪式拖拉機柔性智能工廠’已被工信部評為2024年‘卓越級智能工廠’。”談及數智時代農機行業的創新發展方向,中國一拖上述負責人表示,智能化已成為企業降本增效的重要方式之一,公司通過開展車載物聯網平台應用,將企業生產的主機全部納入物聯網平台管理,已大幅提升了企業對行走設備的管理能力。
打開國際市場
“東方紅”品牌引領洛陽農機走向全國的同時,也正引導行業打開國際市場。
近年來,中國一拖國際業務實施“技工貿”業務轉型,為海外用戶提供了成套的農業裝備解決方案。目前該公司海外業務覆蓋了90多個國家、地區,同時建立了相應的銷售及服務網絡。麵對全球複雜嚴峻的政經形勢,中國一拖拖拉機出口業務仍連年大幅增長,出口占比從“十四五”初的4.9%上升到2024年的9.5%。
“國內企業在國際市場的占有率還很低,未來增值空間很大。”中國一拖負責人稱,近年來農機行業越來越多自主創新技術成果的應用,正在重塑國產農機的國際競爭力,幫助中國農機從“低價出口”向“高價值輸出”演進。未來五年,中國一拖也將堅定“走出去、走進去和走上去”的工作方向,力爭實現出口產品銷售占比突破30%,在“十五五”末期,目標成為農機領域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一流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