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点燃學生、创业创新返鄉農民工……雙創熱情高漲的引领背景下,越來越多人走上創業之路,热潮也湧現出許多優秀的点燃創業培訓講師。 6月1日,创业创新為引領推動創業就業工作創新發展,引领促進創業培訓師資整體水平提升,热潮交流分享創業培訓技術經驗,点燃第三屆馬蘭花全國創業培訓講師大賽川渝地區選拔賽雅安市初賽拉開帷幕,创业创新全市二十餘名優秀創業培訓講師展開激烈角逐。引领此次賽事也是热潮我市人社部門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升級版的点燃重要舉措。 選手激烈角逐 賽場精彩紛呈 “我今天主要給大家講解經營企業會遇到的创业创新幾種稅收,請大家把課本翻到83頁……”比賽現場,引领通過基礎理論測試環節後,各參賽選手按照現場隨機抽取的出場順序,依次進行8分鍾精品課展示。 現場8分鍾展示中,參賽選手精神飽滿、鬥誌昂揚,采用講授法、案例法、討論法、頭腦風暴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學方法,運用活動掛紙、卡片等教學輔助設施,讓觀眾主動參與互動、配合教學活動開展,賽場反響強烈,氣氛活躍。 為確保項目評審科學規範,比賽邀請國家級創業培訓師、創業指導專家擔任大賽評委,確保了項目評審公開公正、科學規範。 “參加這樣的比賽,能讓我們學習到不少經驗。”參賽選手周承偉表示,專業人士的現場點評,讓他受益匪淺、收獲頗深。 此次比賽以“創業培訓,創新引領”為主題,下設“創辦你的企業”(SYB)培訓講師綜合能力賽和創業培訓微課賽,考察參賽選手對創業培訓基本知識點的理解應用及對創業項目的實際指導能力。 “照本宣科的講解,考察參賽者對創業教材的全麵理解與掌握,8分鍾精品課展示則考察選手的真功夫與實踐能力。”場上進行激烈比賽的同時,台下圍觀的“導師團”也在進行激烈討論。 “創業講師和創業者的關係是什麽”“創業培訓師應該具備什麽能力為創業者提供後續服務”……全部比賽完成後,評委們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和建議。 經過激烈的角逐,評選出綜合能力賽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微課賽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以及優秀組織獎若幹。 比賽前期,為了幫助參賽者賽出佳績,活動主辦方還對參賽選手進行了為期兩天的講師大賽賽製和標準研讀、講師手冊和模擬沙盤解析、課程目標和邏輯結構等內容的賽前培訓。 賽前培訓向參賽者全麵分析了本次培訓講師大賽的賽製和技術標準,並以遊戲的方式讓參賽者掌握相關比賽技巧,使參賽者們對本次講師大賽有充分的準備,既提升了參賽者的授課技能,又增加了參賽信心。 參賽選手激情昂揚地講解 比賽現場 激發創業熱情 提高創業能力 馬蘭花創業培訓項目是人社部門麵向有創業意願和培訓需求的城鄉各類勞動者開展的創業培訓示範項目,其前身是原勞動社會保障部與國際勞工組織合作的“創辦和改善你的企業(SIYB)”中國項目。通過激發創業意識、提高創業能力、穩定企業經營三個方麵向創業者提供培訓和指導,並實現就業倍增效應。 作為此次大賽的主角,參賽選手們感受了不一樣的挑戰與鍛煉,也展示了不為人知的創業心路和感悟。 參賽選手曾令遠自2011年起從事創新創業指導工作,2015年9月開始擔任創業培訓講師。創建了藝術設計、培訓類創業孵化基地,先後指導創業團隊20餘支,指導學生申報獲得省級創業補貼88項。 他累計培訓了SYB學員1000餘人,指導創業人員750餘人,孵化出創業實體18個。指導的創業項目以設計、培訓類為主,也有主題壽司店、微信運營公司、寵物養殖、外賣等創業項目。 今年34歲的參賽創業培訓講師覃勇是雅安職業技術學院教師。他有企業從業經曆4年,有從事汽車零部件設計開發到產品上市全生命周期經曆。現從事職業教育,承擔汽車專業課程和大學生創業實務課程。2020年指導學生參加四川省“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獲省級三等獎。 不少參賽培訓講師告訴記者,參加大賽,最大的收獲不在於獎金,而在於大賽帶給公司和自身的發展機遇。“大賽創業培訓講師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夢想起飛的平台,這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讓我們更加堅定創業夢想。”一名參賽培訓講師說。 “培訓是啟發勞動者創業意識和提升創業能力的引擎和加速器,創業培訓講師則是廣大創業者的重要領路人。”市就業創業促進中心負責人表示,舉辦此次比賽,不僅是選拔優秀創業培訓師資,普及創業培訓標準,提升創業培訓師資培訓指導能力,更是加強創業培訓服務隊伍建設,促進創業培訓師資整體水平提升,推動創業就業工作創新發展。 類似的比賽也將促進我市進一步創新培訓方式,激發勞動者創業意識,點燃勞動者創業激情,引領他們踴躍投身創新創業的時代浪潮;進一步強化創業指導和後續跟蹤服務,讓更多勞動者能創業、會創業,引領廣大創客創大業、幹事業,讓創業之火燎原雅州大地。 台下評委認真聆聽 部分獲獎選手合影 堅持人才優先 培養技能人才 就業創業是百姓關心關注的民生大事,隻有徹底打通“最後一公裏”,才能為百姓提供更好、更優質的服務。 近年來,我市積極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對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的相關要求,秉著“民生為本、人才優先”理念,多舉措助推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開展,力爭培養更多技能人才。 一方麵,我市嚴格培訓機構管理,公開比選,擇優選定,並實行校長負責製,統一實施實名製信息化管理,從源頭上把控職業技能培訓健康發展。印發《雅安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使用管理細則》,調整補貼標準、擴大補貼範圍、明確培訓課時,提高各類人員參訓積極性。 另一方麵,完善培訓補貼資金支出績效評估機製,建立初審、複審、複核、審批“四崗審核製”,按規定申請支出補貼資金。健全內部財務管理,積極接受審計部門監督,不斷提升資金規範管理水平,確保每一筆資金都用到實處。不斷擴增培訓項目,緊密結合我市重點產業發展需求,推行企業新型學徒製,涉及汽車裝備、有色金屬、生物醫藥等領域,全市共計組織開展新型學徒製培訓783人次,進一步壯大技能人才隊伍。建立“兩目錄一係統”,健全雅安市培訓機構和培訓項目“兩目錄”,依托V2.0“一係統”實行信息化管理,目前全市納入機構26家,涵蓋項目69個。 2020年,為緩解疫情衝擊,助力企業以訓穩崗、複工複產,我市全年組織職業技能培訓22881人次,其中創業培訓2501人次,以工代訓4189人次,線上補貼性培訓844人次,新就業形態培訓50人次。此外,我市探索建立職業技能培訓網絡分院等免費學習平台,鼓勵企業組織職工開展線上培訓,全市線上職業培訓1500人次,覆蓋企業13家。 接下來,我市將繼續組織就業困難人員、農村勞動力、下崗失業人員等開展創業培訓和就業技能培訓。組織在校大學生開展“1+X證書”職業培訓。繼續發揮企業主體作用,積極組織企業職工參加新型學徒製培訓。支持企業、農合社等各類生產經營主體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並開展以工代訓,支持參保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並開展以工代訓。 同時,聯合不同部門、單位開展職業培訓協作監管,進一步形成“需求單位牽頭跟班監管、人社部門統籌管理培訓全過程”的齊抓共管監督檢查機製。指導各縣(區)規範開展就業創業培訓,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製度,完善職業培訓體係,切實提升培訓質效。依托V2.0版就業服務信息係統,抓好職業培訓補貼實名製管理工作,探索開展培訓過程信息化監管和第三方機構監督檢查。本報記者 鄭瑤 部分圖片由受訪單位提供
白領、点燃學生、创业创新返鄉農民工……雙創熱情高漲的引领背景下,越來越多人走上創業之路,热潮也湧現出許多優秀的点燃創業培訓講師。
6月1日,创业创新為引領推動創業就業工作創新發展,引领促進創業培訓師資整體水平提升,热潮交流分享創業培訓技術經驗,点燃第三屆馬蘭花全國創業培訓講師大賽川渝地區選拔賽雅安市初賽拉開帷幕,创业创新全市二十餘名優秀創業培訓講師展開激烈角逐。引领此次賽事也是热潮我市人社部門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升級版的点燃重要舉措。
選手激烈角逐
賽場精彩紛呈
“我今天主要給大家講解經營企業會遇到的创业创新幾種稅收,請大家把課本翻到83頁……”比賽現場,引领通過基礎理論測試環節後,各參賽選手按照現場隨機抽取的出場順序,依次進行8分鍾精品課展示。
現場8分鍾展示中,參賽選手精神飽滿、鬥誌昂揚,采用講授法、案例法、討論法、頭腦風暴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學方法,運用活動掛紙、卡片等教學輔助設施,讓觀眾主動參與互動、配合教學活動開展,賽場反響強烈,氣氛活躍。
為確保項目評審科學規範,比賽邀請國家級創業培訓師、創業指導專家擔任大賽評委,確保了項目評審公開公正、科學規範。
“參加這樣的比賽,能讓我們學習到不少經驗。”參賽選手周承偉表示,專業人士的現場點評,讓他受益匪淺、收獲頗深。
此次比賽以“創業培訓,創新引領”為主題,下設“創辦你的企業”(SYB)培訓講師綜合能力賽和創業培訓微課賽,考察參賽選手對創業培訓基本知識點的理解應用及對創業項目的實際指導能力。
“照本宣科的講解,考察參賽者對創業教材的全麵理解與掌握,8分鍾精品課展示則考察選手的真功夫與實踐能力。”場上進行激烈比賽的同時,台下圍觀的“導師團”也在進行激烈討論。
“創業講師和創業者的關係是什麽”“創業培訓師應該具備什麽能力為創業者提供後續服務”……全部比賽完成後,評委們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和建議。
經過激烈的角逐,評選出綜合能力賽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微課賽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以及優秀組織獎若幹。
比賽前期,為了幫助參賽者賽出佳績,活動主辦方還對參賽選手進行了為期兩天的講師大賽賽製和標準研讀、講師手冊和模擬沙盤解析、課程目標和邏輯結構等內容的賽前培訓。
賽前培訓向參賽者全麵分析了本次培訓講師大賽的賽製和技術標準,並以遊戲的方式讓參賽者掌握相關比賽技巧,使參賽者們對本次講師大賽有充分的準備,既提升了參賽者的授課技能,又增加了參賽信心。
參賽選手激情昂揚地講解
比賽現場
激發創業熱情
提高創業能力
馬蘭花創業培訓項目是人社部門麵向有創業意願和培訓需求的城鄉各類勞動者開展的創業培訓示範項目,其前身是原勞動社會保障部與國際勞工組織合作的“創辦和改善你的企業(SIYB)”中國項目。通過激發創業意識、提高創業能力、穩定企業經營三個方麵向創業者提供培訓和指導,並實現就業倍增效應。
作為此次大賽的主角,參賽選手們感受了不一樣的挑戰與鍛煉,也展示了不為人知的創業心路和感悟。
參賽選手曾令遠自2011年起從事創新創業指導工作,2015年9月開始擔任創業培訓講師。創建了藝術設計、培訓類創業孵化基地,先後指導創業團隊20餘支,指導學生申報獲得省級創業補貼88項。
他累計培訓了SYB學員1000餘人,指導創業人員750餘人,孵化出創業實體18個。指導的創業項目以設計、培訓類為主,也有主題壽司店、微信運營公司、寵物養殖、外賣等創業項目。
今年34歲的參賽創業培訓講師覃勇是雅安職業技術學院教師。他有企業從業經曆4年,有從事汽車零部件設計開發到產品上市全生命周期經曆。現從事職業教育,承擔汽車專業課程和大學生創業實務課程。2020年指導學生參加四川省“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獲省級三等獎。
不少參賽培訓講師告訴記者,參加大賽,最大的收獲不在於獎金,而在於大賽帶給公司和自身的發展機遇。“大賽創業培訓講師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夢想起飛的平台,這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讓我們更加堅定創業夢想。”一名參賽培訓講師說。
“培訓是啟發勞動者創業意識和提升創業能力的引擎和加速器,創業培訓講師則是廣大創業者的重要領路人。”市就業創業促進中心負責人表示,舉辦此次比賽,不僅是選拔優秀創業培訓師資,普及創業培訓標準,提升創業培訓師資培訓指導能力,更是加強創業培訓服務隊伍建設,促進創業培訓師資整體水平提升,推動創業就業工作創新發展。
類似的比賽也將促進我市進一步創新培訓方式,激發勞動者創業意識,點燃勞動者創業激情,引領他們踴躍投身創新創業的時代浪潮;進一步強化創業指導和後續跟蹤服務,讓更多勞動者能創業、會創業,引領廣大創客創大業、幹事業,讓創業之火燎原雅州大地。
台下評委認真聆聽
部分獲獎選手合影
堅持人才優先
培養技能人才
就業創業是百姓關心關注的民生大事,隻有徹底打通“最後一公裏”,才能為百姓提供更好、更優質的服務。
近年來,我市積極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對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的相關要求,秉著“民生為本、人才優先”理念,多舉措助推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開展,力爭培養更多技能人才。
一方麵,我市嚴格培訓機構管理,公開比選,擇優選定,並實行校長負責製,統一實施實名製信息化管理,從源頭上把控職業技能培訓健康發展。印發《雅安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使用管理細則》,調整補貼標準、擴大補貼範圍、明確培訓課時,提高各類人員參訓積極性。
另一方麵,完善培訓補貼資金支出績效評估機製,建立初審、複審、複核、審批“四崗審核製”,按規定申請支出補貼資金。健全內部財務管理,積極接受審計部門監督,不斷提升資金規範管理水平,確保每一筆資金都用到實處。不斷擴增培訓項目,緊密結合我市重點產業發展需求,推行企業新型學徒製,涉及汽車裝備、有色金屬、生物醫藥等領域,全市共計組織開展新型學徒製培訓783人次,進一步壯大技能人才隊伍。建立“兩目錄一係統”,健全雅安市培訓機構和培訓項目“兩目錄”,依托V2.0“一係統”實行信息化管理,目前全市納入機構26家,涵蓋項目69個。
2020年,為緩解疫情衝擊,助力企業以訓穩崗、複工複產,我市全年組織職業技能培訓22881人次,其中創業培訓2501人次,以工代訓4189人次,線上補貼性培訓844人次,新就業形態培訓50人次。此外,我市探索建立職業技能培訓網絡分院等免費學習平台,鼓勵企業組織職工開展線上培訓,全市線上職業培訓1500人次,覆蓋企業13家。
接下來,我市將繼續組織就業困難人員、農村勞動力、下崗失業人員等開展創業培訓和就業技能培訓。組織在校大學生開展“1+X證書”職業培訓。繼續發揮企業主體作用,積極組織企業職工參加新型學徒製培訓。支持企業、農合社等各類生產經營主體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並開展以工代訓,支持參保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並開展以工代訓。
同時,聯合不同部門、單位開展職業培訓協作監管,進一步形成“需求單位牽頭跟班監管、人社部門統籌管理培訓全過程”的齊抓共管監督檢查機製。指導各縣(區)規範開展就業創業培訓,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製度,完善職業培訓體係,切實提升培訓質效。依托V2.0版就業服務信息係統,抓好職業培訓補貼實名製管理工作,探索開展培訓過程信息化監管和第三方機構監督檢查。
本報記者 鄭瑤 部分圖片由受訪單位提供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