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到2016年,集中坚战建成全麵消除絕對貧困;到2018年,力量貧困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打好確保提前兩年全麵建成小康寶興。双攻社 確定了以災後重建拉動、提前產業發展拉動、全面生態建設拉動、小康城鄉提升拉動、集中坚战建成交通建設拉動等構成的力量“五個拉動”扶貧模式。市政協副主席、打好寶興縣委書記韓冰 記者:會議精神將對寶興縣打好、双攻社打贏重建扶貧“雙攻堅”戰有哪些指導意義?提前 韓冰:會議明確了全市要以工業強市、生態富民、全面交通會戰、小康城鄉提升四大工作為著力點,集中坚战建成在保護生態前提下,加快規劃開發利用,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增收源泉,堅定走出雅安後發追趕的特色之路。這些對始終將生態作為發展之基的寶興,立足縣域重建發展和民生發展致富實際,堅決打贏重建扶貧雙攻堅戰,具有非常好的指導意義。 記者:寶興縣委是如何將會議精神落到實處的,具體的思路和奮鬥目標是什麽? 韓冰:結合會議精神和自身實際,按照“全域有機化、全域景區化、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思路,寶興將以災後重建攻堅和扶貧開發攻堅為抓手,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三年跨越發展、五年全麵小康”為目標,確定“兩年集中攻堅、兩年鞏固提升”的扶貧開發總體戰略部署,並明確以“五個拉動”為主體的扶貧模式。確保到2016年,全麵消除絕對貧困;到2018年,貧困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確保提前兩年全麵建成小康寶興。 記者:寶興將以怎樣的措施和路徑落實精準扶貧,奪取同步全麵小康的最終勝利? 韓冰:以災後重建拉動、產業發展拉動、生態建設拉動、城鄉提升拉動、交通建設拉動構成的“五個拉動”模式,將是寶興縣持續推進“精準扶貧”的有效途徑和具體措施。 災後重建拉動。在首位推進住房重建的同時,加快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設施重建進度,著力改善提升人居環境和公眾教育、醫療水平。加快公共基礎服務設施的重建和配套完善,為扶貧脫困、長遠發展創造條件。 產業發展拉動。做精有機農業,加快產業基地建設,推進貧困村“一村一品”產業培育。做強綠色工業,加大循環工業園區建設力度,支持和鼓勵企業吸納貧困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做優生態旅遊,以建設國家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試驗區為載體,加快和完善景區打造,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帶動周邊貧困群眾在家門口脫貧。 生態建設拉動。堅持把生態建設融入扶貧攻堅中,依托第六批全國生態文明試點縣建設,加快生態修複治理,擴大生態補償範圍。統籌生態環境保護、替代生計、天保工程、地災防治等生態項目,支持貧困群眾直接參與重大生態工程建設。 城鄉提升拉動。按照“一城兩組團”思路,提升城鎮承載能力,為農村貧困群眾轉移城鎮創造條件。加快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滿足新村居民生產發展需求,積極打造一批精品文化旅遊新村。統籌推進舊村落改造、農村環境整村提升和連片整治,加快“四型五中心”建設,實現幸福美麗新村(區)建設全覆蓋。 交通建設拉動。做好國道351線寶興段要素保障工作,加快寶康路建設,構建對外溝通“主動脈”。加快推進農村公路建設,構建便捷安全的縣內大通道。優先支持貧困村交通建設,著力推進貧困村通村硬化路、村道組道路網完善。同時,圍繞貧困村產業發展,科學規劃建設林區生產道路,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記者 孫振宇
確保到2016年,集中坚战建成全麵消除絕對貧困;到2018年,力量貧困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打好確保提前兩年全麵建成小康寶興。双攻社
確定了以災後重建拉動、提前產業發展拉動、全面生態建設拉動、小康城鄉提升拉動、集中坚战建成交通建設拉動等構成的力量“五個拉動”扶貧模式。
市政協副主席、打好寶興縣委書記韓冰
記者:會議精神將對寶興縣打好、双攻社打贏重建扶貧“雙攻堅”戰有哪些指導意義?提前
韓冰:會議明確了全市要以工業強市、生態富民、全面交通會戰、小康城鄉提升四大工作為著力點,集中坚战建成在保護生態前提下,加快規劃開發利用,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增收源泉,堅定走出雅安後發追趕的特色之路。這些對始終將生態作為發展之基的寶興,立足縣域重建發展和民生發展致富實際,堅決打贏重建扶貧雙攻堅戰,具有非常好的指導意義。
記者:寶興縣委是如何將會議精神落到實處的,具體的思路和奮鬥目標是什麽?
韓冰:結合會議精神和自身實際,按照“全域有機化、全域景區化、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思路,寶興將以災後重建攻堅和扶貧開發攻堅為抓手,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三年跨越發展、五年全麵小康”為目標,確定“兩年集中攻堅、兩年鞏固提升”的扶貧開發總體戰略部署,並明確以“五個拉動”為主體的扶貧模式。確保到2016年,全麵消除絕對貧困;到2018年,貧困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確保提前兩年全麵建成小康寶興。
記者:寶興將以怎樣的措施和路徑落實精準扶貧,奪取同步全麵小康的最終勝利?
韓冰:以災後重建拉動、產業發展拉動、生態建設拉動、城鄉提升拉動、交通建設拉動構成的“五個拉動”模式,將是寶興縣持續推進“精準扶貧”的有效途徑和具體措施。
災後重建拉動。在首位推進住房重建的同時,加快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設施重建進度,著力改善提升人居環境和公眾教育、醫療水平。加快公共基礎服務設施的重建和配套完善,為扶貧脫困、長遠發展創造條件。
產業發展拉動。做精有機農業,加快產業基地建設,推進貧困村“一村一品”產業培育。做強綠色工業,加大循環工業園區建設力度,支持和鼓勵企業吸納貧困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做優生態旅遊,以建設國家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試驗區為載體,加快和完善景區打造,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帶動周邊貧困群眾在家門口脫貧。
生態建設拉動。堅持把生態建設融入扶貧攻堅中,依托第六批全國生態文明試點縣建設,加快生態修複治理,擴大生態補償範圍。統籌生態環境保護、替代生計、天保工程、地災防治等生態項目,支持貧困群眾直接參與重大生態工程建設。
城鄉提升拉動。按照“一城兩組團”思路,提升城鎮承載能力,為農村貧困群眾轉移城鎮創造條件。加快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滿足新村居民生產發展需求,積極打造一批精品文化旅遊新村。統籌推進舊村落改造、農村環境整村提升和連片整治,加快“四型五中心”建設,實現幸福美麗新村(區)建設全覆蓋。
交通建設拉動。做好國道351線寶興段要素保障工作,加快寶康路建設,構建對外溝通“主動脈”。加快推進農村公路建設,構建便捷安全的縣內大通道。優先支持貧困村交通建設,著力推進貧困村通村硬化路、村道組道路網完善。同時,圍繞貧困村產業發展,科學規劃建設林區生產道路,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記者 孫振宇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