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股票通市場熱點官网

走进湘邻看纺织产业 如何实现智能化生产

时间:2025-04-27 07:48:01来源:

  湘鄰紡織二期項目進入設備調試階段

  編前語:

  大企業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風向標”,為了鼓勵和培育大企業大集團的湘邻成長,我市出台了一係列政策措施。看纺

  今年,我市成立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实现組建了市民營經濟發展局,化生目的走进织产智就是更好地指導和服務民營企業的成長和發展。隨後,湘邻在全市範圍內遴選了6家企業實施“大企業大集團領航計劃”,看纺並為它們製定了“一企一策”幫扶工作方案。业何

  為何選擇這6家企業?這6家企業的發展現狀怎樣?今後,它們將如何發展?化生記者帶領大家分別走進這6家企業,一睹它們的走进织产智風采。

  一袋袋棉花,經過清花、看纺梳棉、並條、粗紗、細紗、絡筒等程序後,成了一筒筒優質棉紗……工人們通過操作麵前的觸摸屏,就能完成上述一係列工作。而這樣的場景,在蘆山湘鄰紡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湘鄰紡織),早是一種常態。

  2007年6月,廣漢人張德鄰來到蘆山縣投資,成立了湘鄰紡織。同年12月,公司正式投產。湘鄰紡織主要從事棉、化纖紡織加工、銷售。截至去年,湘鄰紡織擁有資產總額1.2億元,員工300餘人,年產值實現3.2億元。今年,湘鄰紡織還啟動了二期項目的建設。

  湘鄰紡織董事長張德鄰說,作為最早進駐蘆山縣的紡織企業代表之一,響應市委關於蘆山“三個三”發展定位和蘆山縣委關於打造百億紡織園區目標的號召,湘鄰紡織義不容辭。

  選擇蘆山

  因為天時地利

  曾在棉紡廠當過10多年學徒的張德鄰,對紡織工藝了如指掌。

  正如“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樣,積累了豐富經驗的張德鄰一直在思考自己創業的事。經過多番考察,張德鄰發現,蘆山常年的溫度和濕度都特別適合紡織產業發展,於是便帶著資金、帶著技術來到了蘆山。

  張德鄰說,紡織產業對空氣的溫度和濕度都有嚴格的要求。濕、溫度達標的話,紗線的強力增強,斷頭率下降,可以大大降低飛毛現象,消除靜電,可使纖維的拉伸、整理、紡織等工序完成更順利。

  彼時,盡管交通、區位等條件還不夠優越,但因為符合紡織產業發展的嚴苛條件,張德鄰毫不猶豫地選擇在蘆山縣投資建廠。

  2007年6月,湘鄰紡織成立;同年12月投產。湘鄰紡織成為了蘆山縣第一批紡織企業代表。

  湘鄰紡織落戶蘆山後,不僅為當地提供了就業崗位,還帶動了蘆山紡織產業的發展。

  “雖然當時蘆山引進了好幾家紡織企業,但由於企業之前沒有建立聯係,大家都是‘單打獨鬥’,產業的整體規模效應不明顯。”張德鄰說。

  於是,張德鄰倡導成立了蘆山縣紡織工業協會,改變了蘆山縣紡織企業各自為政的局麵。此後,在“4·20”蘆山強烈地震災後恢複重建期間,蘆山縣新建了產業集中區(現四川蘆山經濟開發區),紡織企業搬遷入園,在促成企業抱團的同時,也為企業擴大生產規模、上檔升級提供了可能。

  搬遷入園後,湘鄰紡織迎來了第一次升級改造。“就拿梳棉機來說,過去的設備需要人工進行斷條和更換棉條桶,而新的設備有自動斷條和更換功能,能夠在減少人工的同時提升工作效率。”深知技術創新重要性的張德鄰利用公司搬遷入園的機會,對公司生產設備進行了“大換血”。於是,張德鄰不僅從上海、青島等全國知名紡織設備廠購進了具有同行業先進水平的紡紗生產線,還從意大利引進了全自動絡筒機等先進生產設備,在傳統生產加工方式的基礎上,采取改進設計、使用智能化觸摸屏係統等代替人工操作,實現智能自動生產流程,產品質量更有保障。

  智能提升

  助推產業升級

  今年初,湘鄰紡織在原有基礎上開始投資二期項目建設,希望通過智能化提升,在實現公司自身轉型的同時,推動蘆山紡織產業上檔升級。

  “新增的3萬錠智能化生產項目,目前生產廠房已經修建完成,生產設備也已經到位。”張德鄰說,9月底公司將先啟動部分設備進行調試生產。

  據介紹,二期項目建設廠房麵積12000多平方米,總投資9000萬元。設計規模3萬紗錠,設備137台套,設計年產JCF40S精梳純棉緊密賽絡紗3100噸。所采用的全套紡紗設備都是由中紡機恒天集團提供,是目前國內先進的紡紗生產線。該套全流程生產線,配備粗細聯、細絡聯、緊密賽絡紡生產工藝,產品定位為高檔精梳JCF40S純棉針織紗,生產過程采用經緯智能e係統監控,將實現智能化生產、智慧化管理。此外,二期建設中還增加了精梳工序、細紗機為緊密賽絡紡機型,這是生產高端產品必不可少的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湘鄰紡織二期將使用的經緯智能e係統監控技術。該技術將對生產數據進行采集,自動生產各項生產報表,減少人工統計,為生產提供更多有利數據。同時對並條工序、絡筒工序能對當前單錠CV值、粗細節等反映質量的生產實時數據進行檢測,出現質量異常將郵件報警。此外,員工通過平板或手機就可以對工藝進行下達,並直接傳輸到設備上,通過網絡直接可以看到生產情況,包括以上數據統計表、粗細聯和細絡聯粗紗和管紗的位置、數量。

  “正因為二期項目的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所以目前公司還麵臨用工難問題。”張德鄰說,智能化操作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工數量,但對用工質量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湘鄰紡織的“一企一策”幫扶工作方案上明確,蘆山縣及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將針對企業擴產項目需要,開展用工培訓工作,保障企業用工需求。

  張德鄰說,待二期項目正式投產後,將解決450人就業,年總產值預計可達4億元。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李春蓉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