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汉阴對每個中國人而言,蒸碗都承載著厚重的舌尖上情感與特殊的意義。在這個充滿儀式感的年味節日裏,年味彌漫在每一個角落,记忆而在漢陰,汉阴特色美食蒸碗子宛如一顆璀璨明珠,蒸碗是舌尖上春節裏不可或缺的味覺符號。
漢陰蒸碗子曆史悠久,年味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记忆曆來是汉阴漢陰人民逢年過節、宴請賓客時的蒸碗“硬菜”,它見證了一代又一代漢陰人的舌尖上成長與變遷。歲月流轉,年味這道傳統美食始終堅守在漢陰人的记忆春節餐桌上,成為連接過去與現在、傳承家族情感的紐帶。
“蒸碗子種類豐富,有紅燒肉、梅菜扣肉、蓮菜豬蹄、酒米碗子等,但大多數是葷素搭配,吃起來不膩,營養也比較豐富,男女老少都比較喜歡。”漢陰臻品佳宴農家樂負責人陳輝勝介紹說。
製作一道好的蒸碗子,首先是食材的挑選,這是決定蒸碗子口感的關鍵。豬肉要選肥瘦相間的五花肉,這樣蒸出的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蓮藕需挑選質地粉糯的,咬下去滿口生香;除了這些主要食材,還需準備蔥薑蒜、八角、桂皮、香葉等多種香料,為蒸碗子增添豐富的味道層次。
準備好食材後,根據需要把豬肉切成不同形狀,放入鹽、生抽等調料及蔥薑蒜、香料,抓勻後靜置兩小時以上。豬肉醃製好便裝碗,把肉片整齊碼在碗底,接著放上蓮藕或土豆塊等配菜,淋上醃製料汁。隨後將碗放進蒸籠,大火燒開後轉中火蒸一個半小時至兩小時。在蒸製過程中,各種食材的香味相互交融,出鍋時倒扣裝盤,一份色香味美的蒸碗子就完成了。
陳輝勝說:“每年春節前夕我們都會製作大量的蒸碗子,蒸碗子對我們漢陰人來說不僅僅是一道特色美食,更包含了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認同,我做蒸碗子也做了好幾年了,每年做的蒸碗子都跟很多人在分享,春節期間一家人坐在一起品嚐這道特色美食和其他佳肴,既是團圓美滿的體現,也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今,漢陰蒸碗子也在不斷創新與發展,一些餐廳和商家在保留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改良,推出麻辣、豆豉等多種口味,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口味需求。同時,借助線上銷售渠道,漢陰蒸碗子走向了更廣闊的市場,讓更多的人有機會品嚐到這道獨特的美食。但無論形式如何變化,它承載的年味與情感始終不變,始終是漢陰人心中溫暖美好的記憶,傳承著漢陰的飲食文化。
編輯:吳九九
編審:黃智發 黃琪雅
終審:鍾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