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前 “安安”“新興”短暫停留新加坡100多天 22年後 “武傑”“滬寶”將在新加坡生活10年 9月5日,前世今生大熊貓“武傑”和“滬寶”將從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啟程前往新加坡,大熊開始它們為期10年的猫赴旅居生涯。 其實,新加這已經不是前世今生大熊貓第一次到新加坡了,早在22年前,大熊1990年中新建交時,猫赴新加坡萬禮動物園曾向中國借了“安安”和“新興”兩隻雄性大熊貓,新加在當地逗留了3個多月。前世今生大熊貓早已成為中新友誼的大熊友好使者。 昨(30)日,猫赴記者采訪了當初護送大熊貓“安安”、新加“新興”到新加坡的前世今生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獸醫專家湯純香,大熊他向記者講述了大熊貓赴新加坡的猫赴“前世今生”。 22年前 “安安”“新興”赴新加坡傳遞友誼 1990年10月,中新兩國正式建交,“安安”和“新興”赴新加坡展出3個月。 “當時,我和時任蜂桶寨保護區管理所所長的王開禮一起,護送‘安安’和‘新興’到新加坡。”湯純香介紹。在他的記憶中,選擇大熊貓的標準很簡單,隻要身體健康、形象好看就可以了。“不過一隻漂亮的大熊貓,眼睛黑區不能太大,而且要呈兩個短八字,耳朵黑區也不能太大,黑白界限要明顯,圓頭圓腦,嘴巴長短適中。”湯純香說,當時,研究中心共有10多隻熊貓,經過比較,最終選中了活潑乖巧的“安安”和“新興”。 其實,大熊貓“安安”和“新興”都來自大熊貓故鄉夾金山麓。“安安”於1986年10月由寶興縣鹽井鄉的兩位村民救回後送到蜂桶寨保護區管理所,那時,由於“安安”肚子裏的蛔蟲較多,加之缺乏營養,隻有5.5千克重,如果不及時搶救,“安安”將難以存活。 於是,獸醫和飼養員晝夜不斷地為“安安”增加營養、灌喂驅蟲藥,使它在短時期內轉危為安,健康成長。而“新興”則比較調皮,它最喜歡的就是爬樹。 “新加坡是一個開放熱情友好的城市,大熊貓在新加坡非常受歡迎。”湯純香說,1990年9月30日,大熊貓“安安”和“新興”正式亮相新加坡萬禮動物園。雖然動物園已經明確規定每人每次隻能觀看3至5分鍾,且提高了門票價格,但是每天前來一睹大熊貓風采的遊客還是絡繹不絕,遊客數倍增長。同時,以大熊貓為圖案的紀念郵票價格也一漲再漲,大熊貓紀念品供不應求……新加坡掀起了一股熊貓熱。 湯純香表示,由於這是大熊貓第一次在東南亞地區展出,除了新加坡本地人外,大熊貓“安安”和“新興”還吸引了新加坡周邊國家的人前往新加坡觀看大熊貓。 雖然“安安”和“新興”隻在新加坡待了短短3個多月時間,但是,新加坡動物園仍為它們的到來作了充分的準備,專門裝修了熊貓館。“由於新加坡屬於熱帶地區,當地氣溫特別高,而大熊貓又特別怕熱。因此,新加坡方麵特別為大熊貓在室內展廳裝了兩個大空調,使室內溫度保持在18℃左右;室外展廳的頂棚則是敞開的,以便於大熊貓呼吸新鮮空氣。”湯純香說。 即便是這樣,“安安”和“新興”還是用了一個多月才適應。“因為它倆水土不服,吃不慣新加坡的竹子。”湯純香說,新加坡的竹子與四川這邊的味道不一樣,兩個小家夥一開始怎麽也不肯吃,於是,新加坡就開始在周邊地區尋找新的竹子品種。最後,還是馬來西亞的竹子比較符合大熊貓的胃口,於是,動物園就專程從馬來西亞進口竹子給大熊貓吃。 1991年元旦,是大熊貓“安安”和“新興”在新加坡展出的最後一天。雖然當天豔陽高照,但是仍然有很多遊客從四麵八方來到動物園,與“安安”和“新興”道別,人們對大熊貓表現出了依依不舍、難舍難分的感情。 22年後 “武傑”“滬寶”再續前緣 大熊貓回國了,但是新加坡民眾對大熊貓的熱情從來沒有減少過。湯純香說,十多年來,新加坡一直希望有新的大熊貓能夠到新加坡開展合作,直到2009年,我國才正式與新加坡簽訂相關協議,此後,經過4年多的充分準備,9月5日,大熊貓“武傑”和“滬寶”終於將啟程赴新加坡,進行為期10年的大熊貓國際科研交流合作。 今年8月1日起,大熊貓“武傑”和“滬寶”就開始了嚴格的隔離檢疫,為赴新加坡做好準備。 “武傑”(新加坡征名為“凱凱”),雄性,出生於2007年9月14日,初生體重為152.8克,母親叫“曄曄”,父親叫“武崗”。目前,“武傑”的體重為111千克,身體健康,性格活潑外向,性情溫順;“滬寶”(新加坡征名為“嘉嘉”),雌性,出生於2008年9月3日,初生體重為139.8克,母親名叫“竹韻”,父親叫“園園”。目前,“滬寶”體重為111千克,身體健康,活潑好動,喜歡爬樹。 8月28日上午,在雅安碧峰峽基地,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獸醫專家與來自新加坡野生動物保育集團的專家一起,為“武傑”和“滬寶”做了出發前的全身體檢。 湯純香說:“經過一係列的全麵體檢,‘武傑’和‘滬寶’十分健康,不僅體格健壯而且發育良好。” 另一方麵,為了迎接兩隻大熊貓的到來,新加坡野生動物保育集團在河川生態園園區內建造了一個約1600平方米的熊貓館,包含室內獸舍與室外活動場。館內的溫度全年都將設定在攝氏18到22度之間,相對濕度則維持在50%到60%之間,並模擬大熊貓在自然生態中的四季變化。 湯純香告訴記者,為了歡送兩隻大熊貓,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並按照慣例為兩隻大熊貓準備了1個星期的食物,其中有竹子、窩窩頭、水果等。 “大熊貓的適應能力非常強,一般一周左右就能適應當地的食物了。因此,我們會在前期喂大熊貓吃家鄉的食物,並慢慢摻入新加坡的食物。”湯純香說。首席記者康君
22年前 “安安”“新興”短暫停留新加坡100多天
22年後 “武傑”“滬寶”將在新加坡生活10年
9月5日,前世今生大熊貓“武傑”和“滬寶”將從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啟程前往新加坡,大熊開始它們為期10年的猫赴旅居生涯。
其實,新加這已經不是前世今生大熊貓第一次到新加坡了,早在22年前,大熊1990年中新建交時,猫赴新加坡萬禮動物園曾向中國借了“安安”和“新興”兩隻雄性大熊貓,新加在當地逗留了3個多月。前世今生大熊貓早已成為中新友誼的大熊友好使者。
昨(30)日,猫赴記者采訪了當初護送大熊貓“安安”、新加“新興”到新加坡的前世今生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獸醫專家湯純香,大熊他向記者講述了大熊貓赴新加坡的猫赴“前世今生”。
22年前
“安安”“新興”赴新加坡傳遞友誼
1990年10月,中新兩國正式建交,“安安”和“新興”赴新加坡展出3個月。
“當時,我和時任蜂桶寨保護區管理所所長的王開禮一起,護送‘安安’和‘新興’到新加坡。”湯純香介紹。在他的記憶中,選擇大熊貓的標準很簡單,隻要身體健康、形象好看就可以了。“不過一隻漂亮的大熊貓,眼睛黑區不能太大,而且要呈兩個短八字,耳朵黑區也不能太大,黑白界限要明顯,圓頭圓腦,嘴巴長短適中。”湯純香說,當時,研究中心共有10多隻熊貓,經過比較,最終選中了活潑乖巧的“安安”和“新興”。
其實,大熊貓“安安”和“新興”都來自大熊貓故鄉夾金山麓。“安安”於1986年10月由寶興縣鹽井鄉的兩位村民救回後送到蜂桶寨保護區管理所,那時,由於“安安”肚子裏的蛔蟲較多,加之缺乏營養,隻有5.5千克重,如果不及時搶救,“安安”將難以存活。
於是,獸醫和飼養員晝夜不斷地為“安安”增加營養、灌喂驅蟲藥,使它在短時期內轉危為安,健康成長。而“新興”則比較調皮,它最喜歡的就是爬樹。
“新加坡是一個開放熱情友好的城市,大熊貓在新加坡非常受歡迎。”湯純香說,1990年9月30日,大熊貓“安安”和“新興”正式亮相新加坡萬禮動物園。雖然動物園已經明確規定每人每次隻能觀看3至5分鍾,且提高了門票價格,但是每天前來一睹大熊貓風采的遊客還是絡繹不絕,遊客數倍增長。同時,以大熊貓為圖案的紀念郵票價格也一漲再漲,大熊貓紀念品供不應求……新加坡掀起了一股熊貓熱。
湯純香表示,由於這是大熊貓第一次在東南亞地區展出,除了新加坡本地人外,大熊貓“安安”和“新興”還吸引了新加坡周邊國家的人前往新加坡觀看大熊貓。
雖然“安安”和“新興”隻在新加坡待了短短3個多月時間,但是,新加坡動物園仍為它們的到來作了充分的準備,專門裝修了熊貓館。“由於新加坡屬於熱帶地區,當地氣溫特別高,而大熊貓又特別怕熱。因此,新加坡方麵特別為大熊貓在室內展廳裝了兩個大空調,使室內溫度保持在18℃左右;室外展廳的頂棚則是敞開的,以便於大熊貓呼吸新鮮空氣。”湯純香說。
即便是這樣,“安安”和“新興”還是用了一個多月才適應。“因為它倆水土不服,吃不慣新加坡的竹子。”湯純香說,新加坡的竹子與四川這邊的味道不一樣,兩個小家夥一開始怎麽也不肯吃,於是,新加坡就開始在周邊地區尋找新的竹子品種。最後,還是馬來西亞的竹子比較符合大熊貓的胃口,於是,動物園就專程從馬來西亞進口竹子給大熊貓吃。
1991年元旦,是大熊貓“安安”和“新興”在新加坡展出的最後一天。雖然當天豔陽高照,但是仍然有很多遊客從四麵八方來到動物園,與“安安”和“新興”道別,人們對大熊貓表現出了依依不舍、難舍難分的感情。
22年後
“武傑”“滬寶”再續前緣
大熊貓回國了,但是新加坡民眾對大熊貓的熱情從來沒有減少過。湯純香說,十多年來,新加坡一直希望有新的大熊貓能夠到新加坡開展合作,直到2009年,我國才正式與新加坡簽訂相關協議,此後,經過4年多的充分準備,9月5日,大熊貓“武傑”和“滬寶”終於將啟程赴新加坡,進行為期10年的大熊貓國際科研交流合作。
今年8月1日起,大熊貓“武傑”和“滬寶”就開始了嚴格的隔離檢疫,為赴新加坡做好準備。
“武傑”(新加坡征名為“凱凱”),雄性,出生於2007年9月14日,初生體重為152.8克,母親叫“曄曄”,父親叫“武崗”。目前,“武傑”的體重為111千克,身體健康,性格活潑外向,性情溫順;“滬寶”(新加坡征名為“嘉嘉”),雌性,出生於2008年9月3日,初生體重為139.8克,母親名叫“竹韻”,父親叫“園園”。目前,“滬寶”體重為111千克,身體健康,活潑好動,喜歡爬樹。
8月28日上午,在雅安碧峰峽基地,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獸醫專家與來自新加坡野生動物保育集團的專家一起,為“武傑”和“滬寶”做了出發前的全身體檢。
湯純香說:“經過一係列的全麵體檢,‘武傑’和‘滬寶’十分健康,不僅體格健壯而且發育良好。”
另一方麵,為了迎接兩隻大熊貓的到來,新加坡野生動物保育集團在河川生態園園區內建造了一個約1600平方米的熊貓館,包含室內獸舍與室外活動場。館內的溫度全年都將設定在攝氏18到22度之間,相對濕度則維持在50%到60%之間,並模擬大熊貓在自然生態中的四季變化。
湯純香告訴記者,為了歡送兩隻大熊貓,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並按照慣例為兩隻大熊貓準備了1個星期的食物,其中有竹子、窩窩頭、水果等。
“大熊貓的適應能力非常強,一般一周左右就能適應當地的食物了。因此,我們會在前期喂大熊貓吃家鄉的食物,並慢慢摻入新加坡的食物。”湯純香說。首席記者康君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