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股票通市場熱點官网

准点上下班 工资按月结

时间:2025-04-27 07:39:43来源:

還是准点资按在原來的土地上幹同樣的活,村民們的上下身份已經變成了上班族

 

  早上八點半上班,中午休息一小時,班工下午六點下班,月结工資按月結算,准点资按法定假日照樣放假。上下漢源縣曬經鄉曬經村有這樣一幫“上班族”農民。班工16日,月结記者走進曬經村,准点资按感受他們的上下新生活。

  家門口上班 農民成為“工薪族”

  車過曬經鄉,班工沿曬坭路往坭美鄉方向前行約5公裏,月结然後右拐上山,准点资按駛過一段約3公裏的上下林區公路後,眼前豁然開朗:一個占地1000畝的班工農場盡收眼底,近處是蓮花白;順著山勢往下,依次種植著中藥材、核桃樹、蘋果樹等。農場裏,幾十位村民正在除草、施肥、給果樹拉枝條……爽朗的笑聲不時傳過來。

  中午12點,村民們三三兩兩地走到地邊的樹林裏,拿出早上出門時帶的幹糧,一邊吃飯一邊乘涼。工長代萬國當天帶了一瓶白酒,大家相互傳著酒瓶,一人一小口。他們中,多是彝族和藏族同胞,唱歌跳舞是他們的特長。幾口白酒下肚,民族歌曲隨口就來,其他人則圍著唱歌者翩翩起舞,展現出多麽悠閑的田園生活。

  村民們幹活的農場,位於曬經村19組,共有1000畝。從去年2月開始,農場附近的曬經村18組和19組的幾十位村民便來農場上班,其中絕大多數人的年齡都在50歲以上。

  像上班族一樣,他們每天準時上下班,工資按月結算,除去法定假日外,每月還可以放幾天假。在農場裏,最多時一天有50多人,農閑時也有20多人。每天早上,他們帶著中午的幹糧,步行10多分鍾趕到農場,根據工長的安排進行工作。

  土地轉出去 農民腰包鼓起來

  村民們勞作的這個農場是曬經村16組一個叫秦剛的年輕人流轉荒地開墾出來的。

  由於地處偏遠,當地不少有條件的村民自發往外搬遷,剩下的基本上都是老年人,原有耕地陸續荒蕪。5年前,秦剛從已經外遷的村民手中將土地流轉過來進行農業開發。去年2月,他以每天50元的工錢從臨近農場的曬經村18組和19組雇來一幫無能力外遷的村民到農場上班。現在,農場已經基本建成,當地兩個組的村民即是農場的產業工人,又是自己土地上的農民,在家門口打工掙錢。

  62歲的代萬清在去年2月被農場聘用,給農場的蔬菜、中藥材等除草、施肥,進行日常管護。一年下來,他能收入15000多元。“村裏有不少像我這樣在農場打工的村民,有的是長期工,有的是零工,工資按天計、按月結算。在這裏打工,不僅增加了家庭收入,還能照顧家庭。”

  60多歲的周明珍的家就在農場裏,在家門口上班,她格外珍惜這份工作,每天總是最早到農場上班,大家下班了,她還要將幹的活再檢查一遍。“我這麽大年紀了,到外麵去找工作根本不可能;而在家裏務農,種點洋芋、玉米,一年幹到頭,除去成本,純收入有1000元就不錯了;現在,一個月比以前幹一年都強。”周明珍說,在農場打了一年工,她家原來的黑白電視已經換成了大彩電,家裏還添置了洗衣機、冰箱。

  “農場修的公路還直通到了家門口。”周明珍說,“這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結果一年就變成了現實。這樣寬裕的日子,和以前相比,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記者馬力實習記者 譚勇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