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27)日,祈福是祈福四川“4·20”蘆山強烈地震後的第七天,8點02分,祈福警報拉響。祈福行人駐足、祈福汽車鳴笛,祈福全省舉行悼念儀式哀悼蘆山地震遇難同胞。祈福 祝願蘆山美好如初 早上7點50分,祈福蘆山縣體育館群眾安置點上拉起白紙黑字的祈福橫幅,上書“沉痛悼念蘆山‘4·20’地震遇難同胞。祈福” 十幾名群眾站成一排。祈福他們中有老有幼,祈福在警報拉響的祈福瞬間,大家低頭默哀,祈福為逝者送行,祈福為生者祈福。 肅穆悲痛的氣氛中,受災群眾許曉蓉回憶起地震那天的情形。“地震那天,我親眼看著一個鮮活的生命離我而去。”許曉蓉哭著說,當時,她姐夫腿被壓斷送進蘆山縣人民醫院。同一個帳篷,還住著一個49歲的母親和她的兒子。 這位49歲的母親在彌留之際,她弟弟在她耳邊承諾:“姐,你放心。我會好好照顧你的娃兒。”聽了弟弟的話,她“走了”。 “這是我第一次知道生命是如此脆弱,她還不滿50歲……”話沒有說完,許曉蓉哽咽了。 從地震當天至今,許曉蓉一直在縣體育館群眾安置點擔任誌願者,為大家熬粥做飯,從早忙到晚。三分鍾的哀悼,讓這個熱心腸的女人淚水長流。眼淚裏,除了對逝者的追憶,還包含著對恩人的感激。 這些天,全國各地的解放軍官兵、武警戰士、誌願者、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紛紛向蘆山伸出援手,將許曉蓉從最初的絕望中拉出來。“我衷心感謝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希望他們一生平安。也希望蘆山的將來美好如初。” 遇難者一路走好 26日晚,蘆山縣龍門鄉五星村雙石橋組村民王有蘭和石尹珍分別收到短信,被告知“頭七”那天,要舉行哀悼儀式。27日早上7點不到,兩人坐車趕往蘆山縣城,專門來參加儀式。 警報拉響,兩人的眼眶瞬間紅了。低頭間,有淚水滾落。思緒飄回地震那一日…… 20日早上8點02分,大地忽然劇烈晃動,王有蘭和石尹珍衝出房屋,看到家後麵的房屋倒塌,一對母子被埋在了廢墟裏。 “平時有說有笑的人,就這麽離開了我們。”王有蘭唏噓不已。王有蘭和石尹珍在官兵的幫助下,住進了帳篷,物資也日漸豐富。心懷感恩,兩人說起因為地震而獻出生命的軍人、誌願者,忍不住再次淚落。 “犧牲的戰士和誌願者還那麽年輕,他們本該有美好的前途,卻為我們奉獻了生命。”王有蘭說,“在抗震救災中犧牲的戰士和我的孩子差不多大,失去他們就仿佛失去了自家的孩子。祝福他們一路走好,在天堂幸福快樂。”王有蘭送上自己的祝福。末了,王有蘭忍住淚水,大聲地喊出八個字“蘆山雄起、雅安加油。” 誌願者傳遞溫暖 俎金芳是從山東趕來的誌願者,他身穿救援服裝,站在默哀的隊伍裏,神情沉重。默哀完畢後,他緊緊握住王有蘭的手,將手心的溫暖傳遞給災區人民。 今年64歲的俎金芳地震當日早上9點就從山東濟南出發,坐了38個小時的火車到成都,又馬不停蹄地趕到災區。 來到災區的幾天,俎金芳感受了骨肉分離之痛、救援者晝夜忙碌的艱辛、還有雅安人民自強不息的精神。 “看到大家受災,我心裏十分難受。看到全國的愛心,我心裏又無比溫暖。”依靠打工為生的俎金芳,捐出身上攜帶的1100元現金,希望幫助蘆山人民重建家園。 記者衛葳
昨(27)日,祈福是祈福四川“4·20”蘆山強烈地震後的第七天,8點02分,祈福警報拉響。祈福行人駐足、祈福汽車鳴笛,祈福全省舉行悼念儀式哀悼蘆山地震遇難同胞。祈福
祝願蘆山美好如初
早上7點50分,祈福蘆山縣體育館群眾安置點上拉起白紙黑字的祈福橫幅,上書“沉痛悼念蘆山‘4·20’地震遇難同胞。祈福”
十幾名群眾站成一排。祈福他們中有老有幼,祈福在警報拉響的祈福瞬間,大家低頭默哀,祈福為逝者送行,祈福為生者祈福。
肅穆悲痛的氣氛中,受災群眾許曉蓉回憶起地震那天的情形。“地震那天,我親眼看著一個鮮活的生命離我而去。”許曉蓉哭著說,當時,她姐夫腿被壓斷送進蘆山縣人民醫院。同一個帳篷,還住著一個49歲的母親和她的兒子。
這位49歲的母親在彌留之際,她弟弟在她耳邊承諾:“姐,你放心。我會好好照顧你的娃兒。”聽了弟弟的話,她“走了”。
“這是我第一次知道生命是如此脆弱,她還不滿50歲……”話沒有說完,許曉蓉哽咽了。
從地震當天至今,許曉蓉一直在縣體育館群眾安置點擔任誌願者,為大家熬粥做飯,從早忙到晚。三分鍾的哀悼,讓這個熱心腸的女人淚水長流。眼淚裏,除了對逝者的追憶,還包含著對恩人的感激。
這些天,全國各地的解放軍官兵、武警戰士、誌願者、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紛紛向蘆山伸出援手,將許曉蓉從最初的絕望中拉出來。“我衷心感謝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希望他們一生平安。也希望蘆山的將來美好如初。”
遇難者一路走好
26日晚,蘆山縣龍門鄉五星村雙石橋組村民王有蘭和石尹珍分別收到短信,被告知“頭七”那天,要舉行哀悼儀式。27日早上7點不到,兩人坐車趕往蘆山縣城,專門來參加儀式。
警報拉響,兩人的眼眶瞬間紅了。低頭間,有淚水滾落。思緒飄回地震那一日……
20日早上8點02分,大地忽然劇烈晃動,王有蘭和石尹珍衝出房屋,看到家後麵的房屋倒塌,一對母子被埋在了廢墟裏。
“平時有說有笑的人,就這麽離開了我們。”王有蘭唏噓不已。王有蘭和石尹珍在官兵的幫助下,住進了帳篷,物資也日漸豐富。心懷感恩,兩人說起因為地震而獻出生命的軍人、誌願者,忍不住再次淚落。
“犧牲的戰士和誌願者還那麽年輕,他們本該有美好的前途,卻為我們奉獻了生命。”王有蘭說,“在抗震救災中犧牲的戰士和我的孩子差不多大,失去他們就仿佛失去了自家的孩子。祝福他們一路走好,在天堂幸福快樂。”王有蘭送上自己的祝福。末了,王有蘭忍住淚水,大聲地喊出八個字“蘆山雄起、雅安加油。”
誌願者傳遞溫暖
俎金芳是從山東趕來的誌願者,他身穿救援服裝,站在默哀的隊伍裏,神情沉重。默哀完畢後,他緊緊握住王有蘭的手,將手心的溫暖傳遞給災區人民。
今年64歲的俎金芳地震當日早上9點就從山東濟南出發,坐了38個小時的火車到成都,又馬不停蹄地趕到災區。
來到災區的幾天,俎金芳感受了骨肉分離之痛、救援者晝夜忙碌的艱辛、還有雅安人民自強不息的精神。
“看到大家受災,我心裏十分難受。看到全國的愛心,我心裏又無比溫暖。”依靠打工為生的俎金芳,捐出身上攜帶的1100元現金,希望幫助蘆山人民重建家園。
記者衛葳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