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抓教由教育部中國教師基金會舉辦的研促全國“十一五”教育科研成果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天全縣初級中學(簡稱“天全縣中”)被評為全國教育科研先進集體。科研在此之前,保质該校還獲得了四川省科技教育示範學校、抓教雅安市教書育人先進集體、研促全國教育係統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科研 榮譽的保质獲得並不是偶然。一直以來,抓教天全縣中在天全縣教育部門的研促指導下,堅持發揚“團結拚搏、科研負重自強、保质管理育人、抓教教育創新”的研促精神,狠抓教育質量的科研提升。 近年來,該校以教育改革為契機,在學生管理、教師培養、科教科研方麵創新眾多舉措,使學校的教學質量、服務育人、科教成果在全縣乃至全市都名列前茅。 校本教研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天全縣中是雅安辦學規模最大的單設初中之一,擁有3872名學生和225名在崗職工。近年來,學校每年的考試成績及升學率都名列全市前茅,這與學校一直緊抓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緊密相關。 “學校管理的成效,決定了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影響著教師、學生和學校的發展。”該校校長毛小明說,縣中是一所單純的初中教育學校,它下承小學教育,上接高中教育。學校的初中學生前連兒童期,後啟青春期,充滿了生長劇變與成長驚喜的複雜心理。特殊的教育對象與特別的教育階段,使初中教育充滿了挑戰,其教育教學質量直接影響著高中的教育教學質量。 自1999年開始,學校領導班子就針對校情,確立了“創辦高質一流名牌初中”的工作目標和“以人的發展為本,以教育科研為龍頭,以提高幹部和教師素質為主線,教育科研、隊伍建設、硬件設施三位一體滾動發展,努力實現素質教育與現代社會的進步和諧發展,辦好讓人民滿意的基礎教育”的辦學思想,堅持以教師為研究者,以服務學校教育教學為宗旨,不斷加強和完善校本教研管理,以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學生和學校的共同成長。 校本教研是教師在工作中發現問題,共同探討的以解決教育教學困惑的一種教學研討活動,也是學校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較為有效和直接的渠道之一。作為一項長期的係統工程,天全縣中建立起校本教研的長遠規劃和具體實施計劃,明確了學校的校本教研的理念、目標和動作模式。 學校成立了校本教研領導小組,並以“領導小組—教科室—教研組—課題小組”四級管理體係來領導和組織全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多年來,通過開展讀書活動、專業培訓、課堂教學競賽、課題研究等方式,利用“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大力培養中青年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並成立了教師發展中心,利用寒假開展教育技術培訓活動,為校本教研和培訓注入長遠、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自此,學校教師的思想觀念、實踐能力、科研水平不斷得到提高,師資建設躍上一個新平台。目前,學校共培養出高級教師18名,中級教師99名,市、縣級骨幹教師37人,使教學質量不斷攀升,中考成績一年高過一年,在天全縣內產生了“縣中效應”,成為學生家長信賴支持、領導關注肯定的學校。 德風培養牢固服務育人理念 眾所周知,教師教書育人的對象是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其勞動的價值體現在開啟學生的心智和塑造人格,這就需要教師必須具備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時應遵循的道德規範和道德品質。 “為了牢固樹立教師服務育人的理念,全麵提升德風素質,今年,我們開展了‘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活動’。”該校副校長段光銓說,百年大業,教育為本。因此,師德師風曆來是社會關注的焦點。 今年,學校利用資源整合和災後重建的機遇,開展了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活動。為了取得實效,學校成立了以校長毛小明為組長,3名副校長為副組長,各科室行政人員、年級主任、工會負責人、團委書記等為成員的師德師風建設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負責組織、協調、宣傳、調度師德師風建設工作,了解掌握每個階段活動開展情況及社會各界的反饋,並督查教工參與師德師風建設活動情況,對違規違紀者進行嚴肅處理。 根據《四川省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考核測評標準(試行)》和相關法律法規,學校經過多次研討,製定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將活動分為組織學習、評議反思、整改提高3個階段。讓老師在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和先進人物事跡後,排查教師的師德師風失範行為,將查找出的問題進行逐個分析,並組織開展學生評教、家長評教、社會評教等活動,多方式、多渠道、多層次征求意見。最後對教師、學生、家長反映的問題認真進行梳理,針對征求到的意見、自我查找出的問題,製定整改措施,並將措施落到實處。 目前,該校第一階段的學習任務基本完成,第二階段活動即將全麵展開。 同時,為了有效開展師德師風建設,學校為每名教師發放了師德師風建設學習專用筆記本和稿紙,精心挑選了有關學習材料,並印發裝訂成冊。為強化學習,學校要求各教研組認真開展師德師風建設學習專題活動,要求活動有計劃、有主題、有專題發言人、有記錄、有總結,每個組活動後要求寫出學習總結。 活動開展以來,各教研(備課)組認真組織,全體教工認真學習,廣泛討論,嚴格按照學校要求認真開展工作。教師采取集中學習、自學和討論等形式,嚴格按照學校的要求認真開展工作,在認真做好學習筆記和心得的同時,不少教師學有所感,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有明顯好轉。 教育科研引領教育穩步發展 在教育界裏有這樣的說法:科研是教育生命的源泉。 的確,隻有不停下科研的腳步,教育事業才能保持綠樹長青。但源泉要持久湧現,必須首先抓好課題研究——這個教育科研的起點、旗幟和抓手。 一直以來,天全縣中把課題研究作為教育科研的載體,從細處入手,抓好課題研究,形成了課題教學化、教學課題化。學校堅持引導教師從實踐中、從疑難處、從學生的需求中產生課題,通過在日常教育教學實踐中仔細觀察、分析、試驗、探索、求證,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把握教育教學規律。 為了使教研工作不斷提升,學校有意識地培養教師的研究興趣與習慣,把教學工作自覺納入科研軌道,學會了在研究狀態下工作,在工作狀態下研究,從而實實在在地解決一些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並在學校管理中逐步形成了國家、省、市、校多級科研課題研究網絡。多年來,學校教師先後有150多篇論文獲得國家、省、市級獎。 到目前為止,學校參加或自主進行研究的各級課題有:國家級課題《西部農村地區中小學課堂教學質量評估研究》《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主體作用發揮的教學對策研究》,省級課題《農村初中隔代家庭學生心理教育研究》,市級課題《利用遠程教育資源,促進農村學生“四自能力”提高的研究》等。 全校學科教師申報首屆校級研究課題16個,其中有13個課題完成研究,並於2007年進行了評獎表彰。目前,學校第二屆校級科研課題已經開始申請。由於教育科研事業的卓越成就,該校今年被評為全國教育科研先進集體。 對天全縣中來說,教研工作是一項無終點的工作,提高教育質量更是永恒的追求。在今後的工作中,該校表示,將以紮實的作風抓好教研工作,充分發揮全體教師的主體作用,以教研促教改,使學校的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記者李靜文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