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讓政企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云可信同時,把好雲安全威脅也在日益增長,政企已成為安全攻防的云端主戰場。日前,安全在以“雲可信,云可信創未來”為主題的把好中國電子雲戰略與產品發布會上,與會專家就如何保障雲端數據安全進行了討論。政企
當前,云端我國雲計算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安全政企用戶“上雲”需求旺盛。云可信中國信通院《雲計算發展白皮書(2020)》顯示,把好2019年中國雲計算整體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1334億元,政企預計未來4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云端但政企在信息化建設時,安全更多的隻是關注到建設和運維,而忽略了安全建設,導致安全問題凸顯,這也是當前整個行業麵臨的挑戰。
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認為,新基建發力提速,目的在於為發展數字經濟提供基礎。其中雲計算作為數字化轉型的基礎,安全性已成為影響社會、企業與個人的核心難題。隨著數字交通、數字電網等應用的落地,安全挑戰將進一步加劇,其重點在於如何在雲端把好安全大門。方濱興強調,當前雲安全仍麵臨數據安全、網絡攻擊等挑戰,如何確保使用者不濫用數據、窺探數據、竊取數據,確保數據使用全程可追溯,成為雲安全的痛點。
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發展中心副主任李新社指出,“雲”作為數字化能力的總載體,在數字基礎設施中扮演著核心角色。隨著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城市的不斷發展,正在疊加成一個龐大的係統,雲安全的重要性更加凸顯。“雲計算需要發展,數據也需要開放。因為社會有需求,應用有驅動。但在開放的同時,一定要把安全擺在最前頭,走規模和效益並重、發展和質量雙提升的道路。”李新社說。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錫明認為,曆經多年發展,中國電子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自主網信產業鏈,堅定推進“本質安全、過程安全、產業安全”戰略,並通過“安全為先”的中國電子雲實踐落地。據介紹,中國電子雲采用“飛騰CPU+麒麟操作係統”,並通過可信管理和立體網絡安全防護的體係介入,共同打造PKS自主安全體係。
“我們利用CPU安全架構、網絡安全可信固件、操作係統及內存的安全防護、實時可信程序的檢測等一套完整的機製來保證我們的軟硬件不被攻擊、不被破壞。築牢自主核心安全技術的基礎和底座,為政企數字化轉型提供安全有力的‘心髒’。”中國電子雲執行總裁馬勁說,“安全的目的是為了信息化,信息化的目的是為了現代化。”他認為,當前政企用戶正進入數字化轉型的深水區,要及時解決雲平台的選型問題,雲架構也要滿足新基建背景下湧現出的大量新興業態和場景應用。他希望充分利用以自主安全體係為核心構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打造“共享、共建、共用、共贏”的開放合作關係,掀起數字經濟時代發展新高潮。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