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酷暑比天氣更熱的下的学习是市民的學習熱情。市民走進書店、文化圖書館加油充電;在鄉村,雅安竹編培訓班、酷暑茶葉培訓班火熱開課,下的学习群眾積極參與其中。文化鄉村文化站吸引孩子前去看書學習 場景一:看書充電忙 8日是雅安星期六,市圖書館照常對外開放。酷暑市區時雨時晴的下的学习天氣,絲毫沒有影響市民讀書的文化熱情。上午10點,雅安市圖書館二樓的酷暑兒童閱覽室、成人閱覽室內,下的学习坐了不少前來讀書的文化市民。 在成人閱覽室內,讀書的市民安靜地坐在座位上,翻閱手中的書籍,時而拿出自帶的紙筆記錄精彩的話語;兒童閱覽室內,牆上的卡通圖案、七彩的書架桌椅為孩子們營造了活潑的氛圍,在這裏,家長和孩子圍坐在一起,分享手中的連環畫,閱讀精彩的故事書。 閱覽室外的便民服務中心也坐滿讀書的市民。當中,以在校學生居多,他們帶來自己的課本,在市圖書館裏溫習功課,為新學期做準備。 中午氣溫漸漸升高,圖書館內開放空調、提供免費飲用水,完善的硬件設施給市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 據了解,市圖書館在災後恢複重建中完成了加固維修,使圖書館的硬件環境得到提升。市圖書館現有紙質藏書31萬餘冊,以社會科學、綜合性、普及性圖書為主;重點是雅安地方文獻,收藏有古籍線裝書27000餘冊,民國時期圖書近20000冊,並免費對外借閱;館內有座位500餘個,6000平方米的整體麵積能同時滿足1000餘人在此進行閱讀休閑。 在鄉村,農家書屋、文化站也受到群眾的追捧。 “每天都到文化站看書,不僅書多,而且環境好。”在石棉縣安順彝族鄉,12歲的李雨露每天都要前往文化站閱覽室讀書。豐富的藏書、寬敞明亮的環境、空調送來的涼風伴隨著李雨露度過假期。 此外,不少市民選擇在書店“避暑”。正值暑假,書店也成了孩子們充電的好去處。這也讓我市很多書店迎來銷售高峰。 書店裏多數是放暑假的學生,也有陪同孩子來看書的家長。他們或席地而坐,或倚靠書架,翻閱著感興趣的書籍。竹編畫教師一對一地指導學員 場景二:技能培訓火 “編織的時候,注意節奏,注意竹篾排列次序。”8月5日,在雨城區南郊鄉餘家新村聚居點,一堂竹編畫培訓課正在進行。來自雨城孔坪鄉的竹編畫教師一對一地指導餘家村的學員編織竹編畫。 學員的桌上擺著繡花針、小刀、一根根剖好的染色竹篾等。在老師的指導下,學員手指飛動,很快竹編畫就有了雛形。 “學習一段時間,簡單的畫一天可以完成五六幅。”談起竹編的發展前景,竹編培訓老師胡霞給學員算了一筆賬——目前,學員學習的最簡單的竹編工藝產品,市場收購價是10多元一幅;三個月學習期滿後,編織的初級竹編工藝品一天至少可以編5幅,學員每天可以掙60元左右;如進一步學習,製作更精美的畫作,其價格將翻幾番。 “每次竹編課,來參與的婦女要把活動室坐滿。”餘家村黨支部書記何明勳說,5月以來,新村內每周都有竹編課,新村居民非常珍惜學習機會,勁頭十分高。 “鍵盤是計算機的輸入設備,顯示器是計算機的輸出設備。”在市區,市圖書館老年人電腦培訓班開班。不少老人坐在電腦前,一邊仔細聽老師講解,一邊動手操作。 據了解,市圖書館老年人免費電腦培訓班已開辦多年。今年,教師對以往培訓進行了總結,從如何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務、解決學習難點等實際出發,製定了新的培訓計劃,並編寫了適合老年人零基礎學習使用的教材。 今年夏季培訓通知發出後,培訓班已吸引百餘名老人前來學習。 堅強保障:營造良好學習培訓環境 據了解,為確保市民有一個安全祥和的學習充電環境,市文體廣新、市公安、市消防等部門做好了市圖書館、新華文軒等公共場所的安全檢查工作;市圖書館做好了各縣(區)圖書館、各單位圖書室、社區圖書室的建設指導工作,為市民營造一個書香飄逸的環境。 記者從市林業局、團市委等部門了解到,今年以來,我市在全市範圍類廣泛開展竹編技能培訓,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將我市的竹編人員送往青神縣等竹編工藝曆史悠久、技藝高超的地方進行交流學習;同時,從外地引進教師,走進我市雨城、名山、天全等縣區的鄉村開展技能培訓。 記者 楊瑞
炎炎夏日,酷暑比天氣更熱的下的学习是市民的學習熱情。市民走進書店、文化圖書館加油充電;在鄉村,雅安竹編培訓班、酷暑茶葉培訓班火熱開課,下的学习群眾積極參與其中。文化
鄉村文化站吸引孩子前去看書學習
場景一:看書充電忙
8日是雅安星期六,市圖書館照常對外開放。酷暑市區時雨時晴的下的学习天氣,絲毫沒有影響市民讀書的文化熱情。上午10點,雅安市圖書館二樓的酷暑兒童閱覽室、成人閱覽室內,下的学习坐了不少前來讀書的文化市民。
在成人閱覽室內,讀書的市民安靜地坐在座位上,翻閱手中的書籍,時而拿出自帶的紙筆記錄精彩的話語;兒童閱覽室內,牆上的卡通圖案、七彩的書架桌椅為孩子們營造了活潑的氛圍,在這裏,家長和孩子圍坐在一起,分享手中的連環畫,閱讀精彩的故事書。
閱覽室外的便民服務中心也坐滿讀書的市民。當中,以在校學生居多,他們帶來自己的課本,在市圖書館裏溫習功課,為新學期做準備。
中午氣溫漸漸升高,圖書館內開放空調、提供免費飲用水,完善的硬件設施給市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
據了解,市圖書館在災後恢複重建中完成了加固維修,使圖書館的硬件環境得到提升。市圖書館現有紙質藏書31萬餘冊,以社會科學、綜合性、普及性圖書為主;重點是雅安地方文獻,收藏有古籍線裝書27000餘冊,民國時期圖書近20000冊,並免費對外借閱;館內有座位500餘個,6000平方米的整體麵積能同時滿足1000餘人在此進行閱讀休閑。
在鄉村,農家書屋、文化站也受到群眾的追捧。
“每天都到文化站看書,不僅書多,而且環境好。”在石棉縣安順彝族鄉,12歲的李雨露每天都要前往文化站閱覽室讀書。豐富的藏書、寬敞明亮的環境、空調送來的涼風伴隨著李雨露度過假期。
此外,不少市民選擇在書店“避暑”。正值暑假,書店也成了孩子們充電的好去處。這也讓我市很多書店迎來銷售高峰。
書店裏多數是放暑假的學生,也有陪同孩子來看書的家長。他們或席地而坐,或倚靠書架,翻閱著感興趣的書籍。
竹編畫教師一對一地指導學員
場景二:技能培訓火
“編織的時候,注意節奏,注意竹篾排列次序。”8月5日,在雨城區南郊鄉餘家新村聚居點,一堂竹編畫培訓課正在進行。來自雨城孔坪鄉的竹編畫教師一對一地指導餘家村的學員編織竹編畫。
學員的桌上擺著繡花針、小刀、一根根剖好的染色竹篾等。在老師的指導下,學員手指飛動,很快竹編畫就有了雛形。
“學習一段時間,簡單的畫一天可以完成五六幅。”談起竹編的發展前景,竹編培訓老師胡霞給學員算了一筆賬——目前,學員學習的最簡單的竹編工藝產品,市場收購價是10多元一幅;三個月學習期滿後,編織的初級竹編工藝品一天至少可以編5幅,學員每天可以掙60元左右;如進一步學習,製作更精美的畫作,其價格將翻幾番。
“每次竹編課,來參與的婦女要把活動室坐滿。”餘家村黨支部書記何明勳說,5月以來,新村內每周都有竹編課,新村居民非常珍惜學習機會,勁頭十分高。
“鍵盤是計算機的輸入設備,顯示器是計算機的輸出設備。”在市區,市圖書館老年人電腦培訓班開班。不少老人坐在電腦前,一邊仔細聽老師講解,一邊動手操作。
據了解,市圖書館老年人免費電腦培訓班已開辦多年。今年,教師對以往培訓進行了總結,從如何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務、解決學習難點等實際出發,製定了新的培訓計劃,並編寫了適合老年人零基礎學習使用的教材。
今年夏季培訓通知發出後,培訓班已吸引百餘名老人前來學習。
堅強保障:營造良好學習培訓環境
據了解,為確保市民有一個安全祥和的學習充電環境,市文體廣新、市公安、市消防等部門做好了市圖書館、新華文軒等公共場所的安全檢查工作;市圖書館做好了各縣(區)圖書館、各單位圖書室、社區圖書室的建設指導工作,為市民營造一個書香飄逸的環境。
記者從市林業局、團市委等部門了解到,今年以來,我市在全市範圍類廣泛開展竹編技能培訓,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將我市的竹編人員送往青神縣等竹編工藝曆史悠久、技藝高超的地方進行交流學習;同時,從外地引進教師,走進我市雨城、名山、天全等縣區的鄉村開展技能培訓。
記者 楊瑞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