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股票通市場熱點官网

亚洲篮球的欧冠来了!等等…怎么不带CBA球队?

时间:2025-04-27 16:34:59来源:

  本月月初,亚洲亞洲籃壇發生了一件大事,篮球醞釀多年的欧等不带東亞超級聯賽(下文簡稱東超)將於明年正式開啟。

  東超在2020年月與國際籃聯和亞籃聯簽訂了為期十年的球队協議,首屆比賽將在明年10月到後年3月進行。亚洲該地區頂級聯賽中的篮球8支亞洲頂級球隊,將爭奪總額100萬美元的欧等不带總冠軍獎金。

東超將於明年開啟

  哪些球隊可以入圍這個參賽名單呢?球队日本B聯賽、韓國KBL、亚洲菲律賓PBA,篮球本賽季的欧等不带冠亞軍以及剛剛組建的香港灣區晉裕鳳凰和本賽季中國台灣P+聯賽冠軍

  是的,你沒看錯,球队這裏暫時沒有CBA球隊。亚洲因為疫情等相關原因,篮球短時間內CBA球隊參加前景並不明朗。欧等不带

  不過球迷也不用太過失望,東超相關人士告訴新浪體育,如果東超發展順利的話第三年會逐漸擴軍到16支球隊,到時CBA頂級球隊有很大機會加入這個聯盟。

東超計劃在第三年擴軍

  在東超成立之前的幾年,因為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缺乏籃球俱樂部的高水平國際比賽,首席執行官馬特(MattBeyer)產生了在該地區建立聯盟的概念和想法,他還考慮了該地區的人口(約20億),認為這是區域俱樂部錦標賽的潛在市場。亞洲聯賽(東超前身)被設想成為東亞的NBA拉斯維加斯夏季聯賽,來自亞洲頂級聯賽的職業球隊可以相互競爭,主要覆蓋的聯賽包括CBA(中國)、B.LEAGUE(日本)、KBL(韓國)、PBA(菲律賓)、SBL(中國台灣)、P.League+(中國台灣)和ABL(東南亞,已中止)。

遼寧隊此前奪得非凡12比賽的冠軍

  2017年9月,東超舉辦的第一次大型籃球賽事被命名為“超級8(Super8):澳門籃球邀請賽”,共有八支球隊參賽。在進入主客場賽製的首賽季前,東超已經在2017至2019年在澳門特別舉辦了4屆為期1周的賽事並得到了巨大的發展。2019年9月,東超舉辦為期一周的“非凡12”賽事獲得了1.17億的收視率及爆滿售罄的表現。遼寧隊還在當屆比賽中奪冠。不過由於比賽時間的緣故,這項賽事基本被看作亞洲各國籃球聯賽開始前的熱身賽,各隊投入程度不一。

非凡12比賽效果很好

  當時包括新浪體育在內的國內多家媒體記者受邀觀賽,主辦方從賽事的組織到媒體服務都贏得了圈內人士的好評。

  但對於東超來說,最重要的是贏得球迷的認可,和球隊的重視。亞洲到目前為止尚缺乏有影響力的洲際俱樂部賽事,東超想要達成這一目標,這其中有很多可供研究的案例。

  1ABL,資金斷鏈無疾而終

  由馬來西亞TuneGroup注資,成立於2009年東南亞職業籃球聯賽(英語:ASEANBasketballLeague,ABL)在此前幾年一度吸引了港澳台球迷的巨大興趣。截至2019-2020賽季,該聯盟已經覆蓋東南亞7個地區的9支球隊:包括香港東方、澳門戰狼、澳門黑熊、台北富邦勇士、福爾摩沙台新夢想家、菲律賓火焰、西貢熱火、新加坡騰飛之獅、吉隆坡猛龍。

ABL未能獲得成功

  相比東超目前規劃的第一個賽季各隊6場比賽數量,ABL每支球隊整個賽季打26場,每隊與同組的4隊進行主客各兩次的比賽。與另一組的5支球隊進行主客各一次的比賽。為了培育東南亞本土籃球員,ABL初期每支球隊12名注冊球員中,必須有最少有8名本國球員,外援限額為4人。外援之中2人不限國籍,另2人則必須來自東南亞國家。2018-2019賽季改為外援限額為3人,不限國籍。雖然東南亞整體籃球水平不高,但外援數量的提升對比賽的精彩程度和縮小各隊的實力差距還是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不過相比歐洲來說,亞洲球隊在各國間的飛行移動距離,時間和支出上都是相當大的成本,ABL能夠讓這預算不高的東南亞球隊凝聚在一起比賽,最主要的原因是TuneGroup旗下的亞航巨資讚助。聯盟在2009年創立以來,就是靠著亞航的讚助以及免費機票,讓各隊能夠橫跨各國參與賽事,亞航CEO費南德斯(TonyFernandes)更是促成ABL成立的關鍵人物之一,因為疫情爆發,亞航遭遇嚴重的資金危機,根本無暇估計ABL,更關閉了在馬來西亞的ABL總部辦公室。這個聯賽因讚助商的退出就此流產。

ABL一度被稱為外援聯盟

  做為亞洲首個區域性的職業籃球聯賽,ABL雖然一直都有被球迷稱為看外援的聯盟,整體水平不高。但過去十個賽季整體的經營是穩步向上的,更培育出了一些東南亞本土的優秀球員。像新加坡的黃偉龍就是ABL的最佳本土代表。ABL從東南亞出發,慢慢觸及到東亞各國並進行切磋交流,呈現給球迷的是有話題性的國家地區間的對抗、主客場製、各國籃球文化風格等難得的題材,因為疫情的衝擊導致骨牌效應般的垮台,無疑是球迷的一大損失。

  2歐冠,洲際賽事典範

  歐冠,無疑是這個星球上運營最出色的洲際俱樂部籃球賽事。這個聯賽目前官方名稱為歐洲聯賽(Euroleague,下文簡稱歐聯),原名“歐洲籃球冠軍杯”(EuropeanChampions‘Cup),是歐洲最大規模的跨國男子職業籃球聯賽,創立於1957年,現有來自歐洲18個國家的24支球隊參加。歐洲籃球冠軍杯原由FIBA會舉辦,但在2000年,歐洲一些頂級歐洲籃球俱樂部自行成立了歐洲籃球聯賽聯盟(ULEB),接管了歐洲籃球冠軍杯。

歐冠籃球賽事非常成功

  2001年,國際籃聯同ULEB妥協,歐冠改名為歐洲聯賽,此後國際籃聯在長達10多年的時間裏專職組織國家隊比賽,退出了俱樂部比賽組織活動。

  歐聯的成功體現在哪些方麵呢?它集合了歐洲最強的十幾家籃球俱樂部,其影響力和比賽的水平早已超越歐洲各國聯賽本身,每周都會為籃球迷貢獻強強對話。在商業上更是吸納了一批長期讚助商。土耳其航空為聯賽冠名,同樣提供價格相對優惠的機票給各隊使用。

東契奇曾幫助皇馬問鼎歐冠

  為了保障豪門俱樂部不會因為一兩個賽季的成績下滑無緣歐冠資格,該聯盟推出了會員製度。目前參賽的18支球隊中,有13支球隊長期擁有歐冠會員名額。這其中就包括了皇馬、巴薩、中央陸軍、費內巴切、奧林匹亞科斯、帕納辛奈科斯等,這些擁有龐大球迷群的豪門俱樂部能夠持續參賽,對歐冠關注度和收視率的穩定成長至關重要。

  除了保證豪門的利益,為了提升聯賽的活力和水平,自然也需要打通其他優秀俱樂部進入歐冠的門檻。歐聯目前提供5個短期準入名額:歐聯的二級聯賽EuroCup(歐洲俱樂部杯),能夠入圍該賽事決賽的球隊,第二個賽季獲得歐聯參賽資格。剩下三個名額的準入球隊則需要根據該隊在聯賽中的表現和整體預算來確定。

CBA球隊未來在東超很有競爭力

  依靠此標準,如果未來東超擴軍至16隊甚至更多,除了實力上製定準入標準,從影響力和球迷基數來說中國大陸的遼寧、廣東、北京;日本的千葉、川崎、琉球;中國台灣的台北富邦勇士、菲律賓的電信TNT都會是被重點關注的球隊。

  當然,雖然中國大陸CBA的頂級球隊實力目前遠高於其他地區的俱樂部,但東超完全可以在內外援政策上放開手腳,彌補各聯賽實力上的差距。一個體育賽事經營的成功與否,賽事的水平並不一定是決定因素,持續能夠引發討論和話題,讓讚助商看到曝光才是長久之計。未來的東超,如果每周都能提供諸如”中日對決“,”兩岸較量“這樣的題材,哪個球迷能不心潮澎拜呢?

  (葛思文)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