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市“雙創”工作推進,老旧許多原本無人管理的大院老舊大院在幫扶單位的幫扶下,麵貌得到了極大改善。改善观念 幫扶單位經過實地走訪查看、明显摸排了解大院存在的居民問題,針對性規劃整改項目,思想使得大院基礎設施有了質的转变提升,居民的老旧思想觀念也在潛移默化中發生了變化。雨城區鬥膽社區西門北路15號大院就是大院其中之一。整治後的大院幹淨整潔,車輛有序停放現場調查 完善基礎設施 大院形象整體提升 大院環境煥然一新 9月5日上午,明显記者來到鬥膽社區西門北路15號大院,居民隻見門口擺著一個警示牌:非大院住戶車輛嚴禁入內,思想擅闖入內停放者,转变需交付占用住戶車位使用費200元。老旧繼續往大院裏走,一輛輛私家車車頭朝向中庭整齊停放,地麵上也看不到垃圾紙屑,單元樓道牆麵粉刷得幹幹淨淨。盡管是一個有著三十年曆史的老舊大院,但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幹淨整潔。 西門北路15號大院是原雅安運輸公司十六隊的家屬大院,公司於1999年解體後便處於無人管理的狀態。由於該大院緊鄰西門車站,以前大院裏人員嘈雜,外來車輛不斷湧入大院,隨意、無序停放,導致大院車位十分緊張、秩序混亂。 此外,由於年代久遠,大院裏的花台、水泥地麵、化糞池井蓋、下水管道均存在不同程度破損。底樓住戶還喜歡私搭亂建鋼板房用於晾曬衣服和閑坐。每個單元樓的樓道牆麵上以及底樓住戶的外牆上都張貼著密密麻麻的牛皮癬小廣告,影響大院整體形象。小區居民還隨地扔垃圾。“以前的大院環境太差,一走進院子給人的感覺就是髒、亂、差。”大院自管委負責人高華慶說。 隨著我市“雙創”工作推進,雨城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成為西門北路15號大院的幫扶單位。經過前期與社區溝通了解,到實地走訪查看等,幫扶單位最終製定了大院改造計劃。 更換破損下水管道、更換破損井蓋、修補破碎花台、整治牛皮癬廣告、聘請保潔人員每日打掃……經過大家努力,西門北路15號大院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環境也變得越來越幹淨整潔。 居民觀念改變 共同治理大院 西門北路15號大院由於修建時間較久,規劃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有些單元樓沒有修建匹配的化糞池,導致有幾棟樓的住戶都共用一個化糞池,所以化糞池壓力較大,容易堵塞,每隔一年就需要請人疏通一次。 “前幾年籌集化糞池疏通費用是個老大難的問題,收很長時間都收不齊,很多住戶不願意交錢。”高華慶說,麵臨這樣的情況,他們隻能向社區反映。社區工作人員每天下午下班後到大院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常常忙到晚上十點,還需要社區民警出麵協調才能勉強將化糞池疏通費用湊齊。 隨著幫扶單位深入幫扶、入戶宣傳等,大院居民的思想觀念逐步發生了改變。居民們看到大院環境在幫扶單位幫扶下變得越來越好,心裏十分開心。於是很多人開始重視自己居住的環境衛生,遇到亂停亂放、亂扔垃圾的情況都會主動向自管委和社區反映。“今年8月初我們湊齊疏通化糞池的費用就比以前順利多了。”高華慶說,不到一個月時間,除了個別住戶外,其他住戶都將費用交齊了。 此外,隻要居民發現有外來車輛進入大院也會自發阻攔並勸離,有私家車的住戶也會自覺整齊停放車輛。亂扔垃圾的居民少了,地麵變得幹淨整潔。底樓住戶積極配合相關部門,拆除了全部的私搭亂建,大院通道變得寬敞暢通起來。“還有不少居民想引進物業公司管理,希望自己居住的大院管理越來越規範。”路徑探索 做足前期摸排 製定整改方案 整改項目順利推進取得成效 在整治老舊大院的過程中,幫扶單位雨城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謀定而後動,充分做足了前期摸排工作,嚴格製定了整改方案,讓整改成效落到實處。並長期派工作人員到現場值守查看,保證了整改項目順利推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關鍵詞 充分了解 發現問題 “接到上級文件後,我們並沒有立即著手開始整治,而是先到大院所在的鬥膽社區與社區工作人員深入交流溝通,充分了解大院的曆史背景、存在的問題和現狀。”雨城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張丹丹說,他們了解到西門北路15號大院是三十年前所建,由於公司解體長期無人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基礎設施老舊、破損;許多大院居民思想認識不到位、缺乏主人翁意識;某些居民渴望改變大院環境但又缺乏強有力的組織來領導實施。 了解背景後,幫扶單位工作人員還到大院實地走訪查看,了解居民的想法、聆聽居民的心聲。按照大院實際情況對症下藥,製定了相應的整改方案,確定要整改的項目,並預約施工方到現場查看,做預算比選。 關鍵詞 加強宣傳 聯合執法 在整治過程中,底樓住戶私搭亂建現象較為嚴重。 為了保證拆除過程順利進行,減少拆除工作的難度和阻力,幫扶單位提前幾天就到大院入戶宣傳,充分做足了私搭亂建住戶的思想工作。在拆除過程中,幫扶單位聯合街道辦、社區、公安、交警、城管部門一起到現場,底樓住戶積極配合,確保拆除工作順利進行。 在整治大院僵屍車的過程中,幫扶單位又聯合社區、交警部門到現場,共同尋找、聯係僵屍車車主,並一起做車主的思想工作,確保了大院居民將僵屍車拖走,緩解了大院停車位緊張的問題,“幫扶單位畢竟沒有執法權,部門聯合執法為我們很多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保障。” 關鍵詞 建立長效機製 常態值守 為了保證大院環境衛生,幫扶單位聘請了一位保潔人員每天打掃大院,同時,幫扶單位還派出工作人員輪流到大院值守,一旦發現地麵髒了就立即打掃,看到不文明行為立即勸導。 “居民的思想認識確實在逐步轉變,幫扶單位還要進一步引導居民形成繳納物管費的習慣,引入物業公司管理大院。”張丹丹說,幫扶單位目前正在開展搜集居民心願卡的活動,有不少居民寫下的心願就是希望大院能夠引入物業公司加強管理,形成長效治理機製。群眾聲音 西門北路15號大院居民王雪梅: 感激幫扶單位規範自身言行 我居住在市區西門北路15號大院已經30多年,是一名對大院有著深厚感情的老住戶,看到大院在幫扶單位的幫扶下環境越來越好,心裏十分開心。 每天進出看到幹淨整潔的院壩、整整齊齊停放的車輛,心裏就很愉悅,跟之前比起來,我們大院的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以前,大院人員複雜、租戶眾多,大院裏垃圾隨處可見,車輛亂停亂放、私搭亂建比比皆是,占據了大院公共通道,自己的家在這樣髒亂的環境裏,我都不好意思帶朋友到家裏玩。 如今,我和家人都非常感謝幫扶單位工作人員和社區人員為大院所做的一切,大院幹淨整潔了,我更願意帶親戚朋友到家裏玩耍。 西門北路15號大院底樓住戶高麗: 配合“雙創”工作拆除私搭亂建 非常感謝幫扶單位為我們改造大院,現在大院下水道不堵了,破損的井蓋、地麵也修複了,作為大院居民也應該為大院做點事。 我居住在底樓,以前大院無人管理,看到其他住戶私搭亂建多出了一些可以休閑的地方,我也有些心動,於是也在屋前私搭亂建。後來幫扶單位和社區人員上門宣傳,鄰居們都意識到,私搭亂建不僅讓大院看起來淩亂不堪,還會阻擋消防救援通道,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在幫扶單位和城管等部門聯合執法時,我積極配合拆除了自家的私搭亂建,大家都拆除之後,大院通道暢通了,看起來更加整潔有序。 西門北路15號大院居民範佳麗: 營造良好環境關鍵在於自己 我在大院居住十來年了,以前樓道牆麵上總是貼滿了各種牛皮癬小廣告,樓道裏也堆著很多雜物,亂七八糟看了就心煩。 自從幫扶單位開始幫扶後,就陸陸續續開始整治牛皮癬廣告,同時聯合社區人員將樓道雜物清理幹淨,經過幾次整治,如今大院單元樓的牆麵被粉刷得幹幹淨淨,再也看不到牛皮癬廣告,樓道上亂堆的雜物也被清理掉了,大院的環境越來越整潔,居住在這樣的環境下大家都很開心。 作為大院的一員,應該盡自己的所能為大院辦點事,大院是自己生活的地方,不應該一直指望幫扶單位營造良好環境,更應該多靠居民自己,希望通過自管委實現有效自治,讓大院能持續發展,維護好目前這個來之不易的良好環境,並讓大院變得越來越好。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彭豔霞
隨著我市“雙創”工作推進,老旧許多原本無人管理的大院老舊大院在幫扶單位的幫扶下,麵貌得到了極大改善。改善观念
幫扶單位經過實地走訪查看、明显摸排了解大院存在的居民問題,針對性規劃整改項目,思想使得大院基礎設施有了質的转变提升,居民的老旧思想觀念也在潛移默化中發生了變化。雨城區鬥膽社區西門北路15號大院就是大院其中之一。
整治後的大院幹淨整潔,車輛有序停放
現場調查
完善基礎設施 大院形象整體提升
大院環境煥然一新
9月5日上午,明显記者來到鬥膽社區西門北路15號大院,居民隻見門口擺著一個警示牌:非大院住戶車輛嚴禁入內,思想擅闖入內停放者,转变需交付占用住戶車位使用費200元。老旧繼續往大院裏走,一輛輛私家車車頭朝向中庭整齊停放,地麵上也看不到垃圾紙屑,單元樓道牆麵粉刷得幹幹淨淨。盡管是一個有著三十年曆史的老舊大院,但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幹淨整潔。
西門北路15號大院是原雅安運輸公司十六隊的家屬大院,公司於1999年解體後便處於無人管理的狀態。由於該大院緊鄰西門車站,以前大院裏人員嘈雜,外來車輛不斷湧入大院,隨意、無序停放,導致大院車位十分緊張、秩序混亂。
此外,由於年代久遠,大院裏的花台、水泥地麵、化糞池井蓋、下水管道均存在不同程度破損。底樓住戶還喜歡私搭亂建鋼板房用於晾曬衣服和閑坐。每個單元樓的樓道牆麵上以及底樓住戶的外牆上都張貼著密密麻麻的牛皮癬小廣告,影響大院整體形象。小區居民還隨地扔垃圾。“以前的大院環境太差,一走進院子給人的感覺就是髒、亂、差。”大院自管委負責人高華慶說。
隨著我市“雙創”工作推進,雨城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成為西門北路15號大院的幫扶單位。經過前期與社區溝通了解,到實地走訪查看等,幫扶單位最終製定了大院改造計劃。
更換破損下水管道、更換破損井蓋、修補破碎花台、整治牛皮癬廣告、聘請保潔人員每日打掃……經過大家努力,西門北路15號大院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環境也變得越來越幹淨整潔。
居民觀念改變
共同治理大院
西門北路15號大院由於修建時間較久,規劃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有些單元樓沒有修建匹配的化糞池,導致有幾棟樓的住戶都共用一個化糞池,所以化糞池壓力較大,容易堵塞,每隔一年就需要請人疏通一次。
“前幾年籌集化糞池疏通費用是個老大難的問題,收很長時間都收不齊,很多住戶不願意交錢。”高華慶說,麵臨這樣的情況,他們隻能向社區反映。社區工作人員每天下午下班後到大院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常常忙到晚上十點,還需要社區民警出麵協調才能勉強將化糞池疏通費用湊齊。
隨著幫扶單位深入幫扶、入戶宣傳等,大院居民的思想觀念逐步發生了改變。居民們看到大院環境在幫扶單位幫扶下變得越來越好,心裏十分開心。於是很多人開始重視自己居住的環境衛生,遇到亂停亂放、亂扔垃圾的情況都會主動向自管委和社區反映。“今年8月初我們湊齊疏通化糞池的費用就比以前順利多了。”高華慶說,不到一個月時間,除了個別住戶外,其他住戶都將費用交齊了。
此外,隻要居民發現有外來車輛進入大院也會自發阻攔並勸離,有私家車的住戶也會自覺整齊停放車輛。亂扔垃圾的居民少了,地麵變得幹淨整潔。底樓住戶積極配合相關部門,拆除了全部的私搭亂建,大院通道變得寬敞暢通起來。“還有不少居民想引進物業公司管理,希望自己居住的大院管理越來越規範。”
路徑探索
做足前期摸排 製定整改方案
整改項目順利推進取得成效
在整治老舊大院的過程中,幫扶單位雨城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謀定而後動,充分做足了前期摸排工作,嚴格製定了整改方案,讓整改成效落到實處。並長期派工作人員到現場值守查看,保證了整改項目順利推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關鍵詞
充分了解 發現問題
“接到上級文件後,我們並沒有立即著手開始整治,而是先到大院所在的鬥膽社區與社區工作人員深入交流溝通,充分了解大院的曆史背景、存在的問題和現狀。”雨城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張丹丹說,他們了解到西門北路15號大院是三十年前所建,由於公司解體長期無人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基礎設施老舊、破損;許多大院居民思想認識不到位、缺乏主人翁意識;某些居民渴望改變大院環境但又缺乏強有力的組織來領導實施。
了解背景後,幫扶單位工作人員還到大院實地走訪查看,了解居民的想法、聆聽居民的心聲。按照大院實際情況對症下藥,製定了相應的整改方案,確定要整改的項目,並預約施工方到現場查看,做預算比選。
加強宣傳 聯合執法
在整治過程中,底樓住戶私搭亂建現象較為嚴重。
為了保證拆除過程順利進行,減少拆除工作的難度和阻力,幫扶單位提前幾天就到大院入戶宣傳,充分做足了私搭亂建住戶的思想工作。在拆除過程中,幫扶單位聯合街道辦、社區、公安、交警、城管部門一起到現場,底樓住戶積極配合,確保拆除工作順利進行。
在整治大院僵屍車的過程中,幫扶單位又聯合社區、交警部門到現場,共同尋找、聯係僵屍車車主,並一起做車主的思想工作,確保了大院居民將僵屍車拖走,緩解了大院停車位緊張的問題,“幫扶單位畢竟沒有執法權,部門聯合執法為我們很多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保障。”
建立長效機製 常態值守
為了保證大院環境衛生,幫扶單位聘請了一位保潔人員每天打掃大院,同時,幫扶單位還派出工作人員輪流到大院值守,一旦發現地麵髒了就立即打掃,看到不文明行為立即勸導。
“居民的思想認識確實在逐步轉變,幫扶單位還要進一步引導居民形成繳納物管費的習慣,引入物業公司管理大院。”張丹丹說,幫扶單位目前正在開展搜集居民心願卡的活動,有不少居民寫下的心願就是希望大院能夠引入物業公司加強管理,形成長效治理機製。
群眾聲音
西門北路15號大院居民王雪梅:
感激幫扶單位規範自身言行
我居住在市區西門北路15號大院已經30多年,是一名對大院有著深厚感情的老住戶,看到大院在幫扶單位的幫扶下環境越來越好,心裏十分開心。
每天進出看到幹淨整潔的院壩、整整齊齊停放的車輛,心裏就很愉悅,跟之前比起來,我們大院的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以前,大院人員複雜、租戶眾多,大院裏垃圾隨處可見,車輛亂停亂放、私搭亂建比比皆是,占據了大院公共通道,自己的家在這樣髒亂的環境裏,我都不好意思帶朋友到家裏玩。
如今,我和家人都非常感謝幫扶單位工作人員和社區人員為大院所做的一切,大院幹淨整潔了,我更願意帶親戚朋友到家裏玩耍。
西門北路15號大院底樓住戶高麗:
配合“雙創”工作拆除私搭亂建
非常感謝幫扶單位為我們改造大院,現在大院下水道不堵了,破損的井蓋、地麵也修複了,作為大院居民也應該為大院做點事。
我居住在底樓,以前大院無人管理,看到其他住戶私搭亂建多出了一些可以休閑的地方,我也有些心動,於是也在屋前私搭亂建。後來幫扶單位和社區人員上門宣傳,鄰居們都意識到,私搭亂建不僅讓大院看起來淩亂不堪,還會阻擋消防救援通道,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在幫扶單位和城管等部門聯合執法時,我積極配合拆除了自家的私搭亂建,大家都拆除之後,大院通道暢通了,看起來更加整潔有序。
西門北路15號大院居民範佳麗:
營造良好環境關鍵在於自己
我在大院居住十來年了,以前樓道牆麵上總是貼滿了各種牛皮癬小廣告,樓道裏也堆著很多雜物,亂七八糟看了就心煩。
自從幫扶單位開始幫扶後,就陸陸續續開始整治牛皮癬廣告,同時聯合社區人員將樓道雜物清理幹淨,經過幾次整治,如今大院單元樓的牆麵被粉刷得幹幹淨淨,再也看不到牛皮癬廣告,樓道上亂堆的雜物也被清理掉了,大院的環境越來越整潔,居住在這樣的環境下大家都很開心。
作為大院的一員,應該盡自己的所能為大院辦點事,大院是自己生活的地方,不應該一直指望幫扶單位營造良好環境,更應該多靠居民自己,希望通過自管委實現有效自治,讓大院能持續發展,維護好目前這個來之不易的良好環境,並讓大院變得越來越好。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彭豔霞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