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18)日,雅安中國·雅安國際熊貓·動物與自然電影周主題活動之一——“山水·自然”主題攝影展將在四川農業大學行政綜合樓與廣大市民見麵。土尽100多幅作品將反映雅安鄉村的山水摄影風土人情,其中三分之一的自然展作品出自當地農民之手。麥田守望者樂隊主唱蕭瑋在雅安拍攝的雅安作品也將同時展出。 村民 拍自己的土尽生活 從2007年起,國內環保機構——“山水自然保護中心”開始為中國西南山地的山水摄影鄉村社區提供“鄉村之眼”影像紀錄培訓,並為他們提供基於影像的自然展交流平台。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相關負責人黃鷹告訴記者,雅安“鄉村之眼” 是土尽一次人與自然關係的草根化的表達嚐試,旨在幫助西南山地的山水摄影鄉村社區百姓用自己的視角,記錄自己的自然展傳統文化和質樸的自然保護觀,以及他們對環境變遷的雅安擔憂與展望。 今年6月,土尽該機構在雅安開展了“鄉村之眼”項目的山水摄影第5期活動,目的是以不同的視覺記錄“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地”的人們生活狀況,以及這裏的環境。該機構在我市天全縣紫石鄉大仁煙村、蘆山縣太平鎮大河村、寶興縣磽磧鄉順山村、寶興縣蜂桶寨澤根村這4個鄉村尋找了12位村民參加此項活動。 大仁煙村黨支部書記樊翼、大河村村民楊世貴、順山村村民張忠萍等,他們中有的平生第一次拿起相機,有的自學《美學》,都有著樸實的情懷。他們在上裏古鎮接受了專業的攝影攝像培訓,並且得到了山水自然保護中心提供的相機。 隨後這短短一個月,12名學員在家鄉記錄下了許多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及身邊有意思的事。跟隨他們的鏡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生活在“大熊貓遺產地”的本地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家鄉、自然環境、鄉土生活、風俗習慣,以及如何看待“人和自然”的關係。 《如今的茶馬古道》、《紅靈山廟會》、《鄉村婚禮》、《地裏的花園》……數十個主題的照片近40幅,每個畫麵都極富感染力。這些作品將在今(18)日四川農業大學行政綜合樓舉辦的“山水·自然”主題攝影展中與市民見麵,村民們拍攝的作品占所有作品的三分之一。 明星 加入記錄的行列 城市誌願者的加入,更是架起了鄉村和城市交流的橋梁。今年6月至7月,在12名鄉村學員短短的拍攝過程中,山水自然保護中心邀請了8位城市誌願者定期拜訪他們,幫助收集圖片、整理圖片故事、探討拍攝主題等。對於年輕的城市誌願者而言,這是一次結交鄉村朋友的機會,也是引導他們關注中國西部鄉村自然環境和民生狀況的一次“接地氣”的生動課堂。 黃鷹表示,該活動讓社區百姓自己拿起攝像機或照相機,已不再是關注“專業和業餘”的區別,而是不同視角下的一種影像體驗。“鄉村之眼”已不簡單是一個工具,更是一種態度,在這裏更需要的是聆聽、理解和反思。 7月底,麥田守望者樂隊主唱蕭瑋作為攝影師、環保誌願者也加入到走訪社區的活動中。他舉起相機,用另一個視角來看看“大熊貓遺產地”的另一種風貌。 “我喜歡雅安,尤其是寶興的蜂桶寨自然保護區。”16日,參加本屆電影周的蕭瑋提前來到雅安,抓緊一切時間接近雅安的自然。 在本報記者采訪時蕭瑋說,他在今年7月底來到雅安,待了足足10天,跑遍了此次“鄉村之眼”活動開展的每一個村莊,拍了上千張照片,記錄當地村民的生活與風俗。 《大河村的手藝人》、《苟毅一家》、《修壩、開礦與抓魚》……蕭瑋將自己拍攝的作品整理成冊,一共4個主題包含了雅安鄉村的打鐵人、養蜂人、鄉村的孩子、山村的風景等,圖片唯美且震撼。蕭瑋在雅安拍攝的圖片都可以在此次影展中看到。 蕭瑋告訴記者,參加這次活動給他感觸很深,他喜歡在村子裏四處走,與相識的村民聊天。 “我對這裏向往,而他們想著讓後輩離開。這是一種圍城一般的向往。”蕭瑋說,雅安這些村民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們樸實、樂觀。他認為,外界人希望這些地方的人們要保護生態,但是他們的生存問題卻很少被人關注。 他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城市與這些鄉村加強溝通,關注這裏的村民可持續發展的問題,為雅安的生態維護出一份力。 記者 周琦
今(18)日,雅安中國·雅安國際熊貓·動物與自然電影周主題活動之一——“山水·自然”主題攝影展將在四川農業大學行政綜合樓與廣大市民見麵。土尽100多幅作品將反映雅安鄉村的山水摄影風土人情,其中三分之一的自然展作品出自當地農民之手。麥田守望者樂隊主唱蕭瑋在雅安拍攝的雅安作品也將同時展出。
村民 拍自己的土尽生活
從2007年起,國內環保機構——“山水自然保護中心”開始為中國西南山地的山水摄影鄉村社區提供“鄉村之眼”影像紀錄培訓,並為他們提供基於影像的自然展交流平台。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相關負責人黃鷹告訴記者,雅安“鄉村之眼” 是土尽一次人與自然關係的草根化的表達嚐試,旨在幫助西南山地的山水摄影鄉村社區百姓用自己的視角,記錄自己的自然展傳統文化和質樸的自然保護觀,以及他們對環境變遷的雅安擔憂與展望。
今年6月,土尽該機構在雅安開展了“鄉村之眼”項目的山水摄影第5期活動,目的是以不同的視覺記錄“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地”的人們生活狀況,以及這裏的環境。該機構在我市天全縣紫石鄉大仁煙村、蘆山縣太平鎮大河村、寶興縣磽磧鄉順山村、寶興縣蜂桶寨澤根村這4個鄉村尋找了12位村民參加此項活動。
大仁煙村黨支部書記樊翼、大河村村民楊世貴、順山村村民張忠萍等,他們中有的平生第一次拿起相機,有的自學《美學》,都有著樸實的情懷。他們在上裏古鎮接受了專業的攝影攝像培訓,並且得到了山水自然保護中心提供的相機。
隨後這短短一個月,12名學員在家鄉記錄下了許多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及身邊有意思的事。跟隨他們的鏡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生活在“大熊貓遺產地”的本地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家鄉、自然環境、鄉土生活、風俗習慣,以及如何看待“人和自然”的關係。
《如今的茶馬古道》、《紅靈山廟會》、《鄉村婚禮》、《地裏的花園》……數十個主題的照片近40幅,每個畫麵都極富感染力。這些作品將在今(18)日四川農業大學行政綜合樓舉辦的“山水·自然”主題攝影展中與市民見麵,村民們拍攝的作品占所有作品的三分之一。
明星 加入記錄的行列
城市誌願者的加入,更是架起了鄉村和城市交流的橋梁。今年6月至7月,在12名鄉村學員短短的拍攝過程中,山水自然保護中心邀請了8位城市誌願者定期拜訪他們,幫助收集圖片、整理圖片故事、探討拍攝主題等。對於年輕的城市誌願者而言,這是一次結交鄉村朋友的機會,也是引導他們關注中國西部鄉村自然環境和民生狀況的一次“接地氣”的生動課堂。
黃鷹表示,該活動讓社區百姓自己拿起攝像機或照相機,已不再是關注“專業和業餘”的區別,而是不同視角下的一種影像體驗。“鄉村之眼”已不簡單是一個工具,更是一種態度,在這裏更需要的是聆聽、理解和反思。
7月底,麥田守望者樂隊主唱蕭瑋作為攝影師、環保誌願者也加入到走訪社區的活動中。他舉起相機,用另一個視角來看看“大熊貓遺產地”的另一種風貌。
“我喜歡雅安,尤其是寶興的蜂桶寨自然保護區。”16日,參加本屆電影周的蕭瑋提前來到雅安,抓緊一切時間接近雅安的自然。
在本報記者采訪時蕭瑋說,他在今年7月底來到雅安,待了足足10天,跑遍了此次“鄉村之眼”活動開展的每一個村莊,拍了上千張照片,記錄當地村民的生活與風俗。
《大河村的手藝人》、《苟毅一家》、《修壩、開礦與抓魚》……蕭瑋將自己拍攝的作品整理成冊,一共4個主題包含了雅安鄉村的打鐵人、養蜂人、鄉村的孩子、山村的風景等,圖片唯美且震撼。蕭瑋在雅安拍攝的圖片都可以在此次影展中看到。
蕭瑋告訴記者,參加這次活動給他感觸很深,他喜歡在村子裏四處走,與相識的村民聊天。
“我對這裏向往,而他們想著讓後輩離開。這是一種圍城一般的向往。”蕭瑋說,雅安這些村民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們樸實、樂觀。他認為,外界人希望這些地方的人們要保護生態,但是他們的生存問題卻很少被人關注。
他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城市與這些鄉村加強溝通,關注這裏的村民可持續發展的問題,為雅安的生態維護出一份力。
記者 周琦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