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夏天
(資料圖片)
五指山下,海南早稻已經垂下沉甸甸的古梯稻穗,進入夏收倒計時。田块天天記者來到海南省五指山市毛陽鎮牙胡村,农田看到青黃交錯的两份料稻田呈階梯狀,從山腳盤繞向上。收入速
牙胡梯田自清代成形,海南最高落差有160餘階,古梯綿延2150畝。田块天天駐毛陽鎮牙胡村委會振興工作隊隊員石雲峰告訴記者,农田為了保護生態和水源,两份料梯田裏不能打藥,收入速稻米產量低。海南
近年來,古梯牙胡村不斷探索如何切實保障糧食穩定安全供給,田块天天又能拓寬農民增收致富的渠道,以村集體為主體,因地製宜地走出一條農旅結合、保糧增收的路子,實現“一塊農田、兩份收入”。
村集體組織村民自籌約60萬元,村委會申領250萬元海南省級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依托古梯田開發建設景區,培訓村民擔任景區工作人員,開著電瓶車拉遊客看梯田,村民定點擺攤售賣農產品。
記者在牙胡村看到,村口設有保安亭、停車場,村委會對麵是一棟黎族民居特色的遊客服務中心及農產品展銷中心,門前停放著8輛電瓶車,正在各處忙碌的村幹部和村民身著黎族服飾。
牙胡村距離高速公路出口不到10分鍾車程,吸引了一些自駕遊遊客。來自廣東韶關的胡先生一家三口慕名而來。“就想帶著孩子看看古梯田,近距離接觸水稻。”胡先生說。
在村裏的農產品展銷中心展台上,5斤裝山蘭米標價100元,包裝還印有“線上貨架”入口,遊客可以掃碼進入“牙胡梯田農產品店”小程序購買。
“今年‘五一’期間,每天有七八百人進村,景區農旅收入達22萬元。”石雲峰說。
村民王輝蘭家有4畝田在梯田裏,“以前兩三年種一次水稻,隻顧自家吃,現在一年種4畝兩季稻,一年收益大概15000元。”王輝蘭說。記者了解到,村集體以10元一斤收購山蘭稻穀,8元一斤收購香米稻穀,村民種水稻收益大大提升。
為了呈現更美梯田景觀,村民們主動端起“旅遊飯”,更加積極種水稻,稻田麵積從去年的500餘畝上升至今年的1000餘畝。下一步,村裏還將繼續擴大水稻種植麵積,探索開辟登山和叢林遊樂項目,以滿足更多遊客的需求。
在全村幹事創業的氛圍下,牙胡梯田煥發新顏,村民的精神麵貌也煥然一新。“回到村裏幫忙搞鄉村振興,在景區當電瓶車司機,每月有2500元的工資,也不耽誤幹農活。”25歲的村民王康從城市打工人變為鄉村振興“新農人”,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
(文章來源:金融時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