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11月18日),国际國際油價擴大跌幅至逾1%,油价愿违續創六周新低,创周並延續隔夜大跌勢頭。新低因此前有報導稱,美国美國要求大型原油消費國考慮協作釋放油儲以降低油價。抛储
北京時間16:01,政令NYMEX原油期貨下跌1.35%至76.50美元/桶;ICE
兩市隔夜重創逾2.5%,创周遠離上個月創下的新低多年高位。美國政府要求他國釋放儲備,美国適逢部分由能源價格飆升推動的抛储通脹壓力開始產生政治影響。盡管國際能源署和OPEC最近幾周曾表示,政令未來幾個月將有更多的供應。
全球石油行業對2021年需求激增反應遲緩,導致全球能源成本和通脹壓力飆升。隨著經濟複蘇以及公路、鐵路和航空旅行的恢複,全球石油需求已回升至接近疫情前的水平。
但供應恢複得沒那麽快,所以為了跟上需求,該行業正在動用庫存。美國和盟國之前曾就釋放戰略石油儲備進行過協調,例如在2011年利比亞戰爭期間。利比亞是OPEC成員國。
日本產業省的一位官員表示,美國已請求東京當局合作應對油價上漲,但他無法確認該請求是否包括協調釋放庫存。這位官員說,根據法律,日本不能釋放油儲來降低價格。
一名韓國官員也證實,美國已要求首爾當局釋放部分石油儲備,“我們正在徹底審查美國的要求,但是我們不會因為油價上漲而釋放石油儲備。我們可以在供求失衡的情況下釋放石油儲備,但不是為了應對油價上漲。”
但能源谘詢公司FGE警告說,發達國家的石油庫存處於六年來的低點,油市供需平衡可能不會迅速改變,“雖然價格可能會從上個月的峰值下降,但目前的低庫存狀況,使得油價未來幾個月內仍有飆升的風險。”
花旗集團分析師報告說:“如果美國政府下令釋放戰略儲備,這可能會發出一個強烈的政治信號,但是國內煉油廠不太可能得到額外受益,因為輕質油的產量似乎已經達到了極限。”
他們指的是生產汽油和其他汽車燃料的利潤。況且,美國原油生產商也不願在鑽探上超額支出。此前,他們已經因為新增鑽探負債累累而遭到投資者“懲罰”。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最新報告稱,美國原油庫存上周意外下降,截至11月12日當周,原油庫存減少210.1萬桶,分析師此前預期為增加120萬桶。煉廠在冬季取暖季節前增加產量,燃料價格上升也提高了煉廠的利潤率。
上周,煉廠開始加工更多原油,出口量也增加,這表明對美國石油的需求普遍強勁。盡管美國連續兩周從其戰略儲備中釋放了300多萬桶原油,因拜登政府尋求降低整體燃料成本,但原油庫存仍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