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股票通市場熱點官网

“6·14” 我们一起去献血

时间:2025-04-28 00:33:56来源:

  血液被譽為“生命之河”,生命的去献存在一刻也離不開它。

  有了血,那個戴口罩得白血病的去献孩子就可能重返校園;有了血,那名因大出血而奄奄一息·14產婦或許就能當上媽媽;有了血,無數生命垂危的去献重症患者才能重獲新生……

  為鼓勵更多的人無償獻血,宣傳和促進全球血液安全規劃·14實施,挽救那些需要輸血救命的去献患者,自2004年起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146月14日定為“世界獻血者日”。今年6月14日是去献第14個“世界獻血者日”,今年·14活動口號是:“你能做什麽?”

  自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實施以來,我市廣大無償獻血者捐出的去献一滴滴鮮血,挽救了一個又一個生命·14據不完全統計,去献自國家實施無償獻血政策以來·14我市約有19萬人次參與無償獻血,采集血液約60噸,拯救患者30萬人次。

  每年我市各級醫療機構要開展各類手術上萬台次,臨床中需要輸血就診的患者不計其數,血液的供給挽救了一個又一個生命,一滴滴鮮血的背後,是無數獻血者和血站人的默默付出。

  因為獻血者的愛心奉獻,才有拯救患者生命的血液;因為血站人的辛勤工作,涓涓熱血才能安全救治患者。

  “世界獻血者日”到來之際,我們應該一起去獻血,加入獻血者隊伍。

  “世界獻血者日”到來之際,我們應該記住並感恩他們——獻血者和血站人。

  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獻血者”的聲音和“血站人”的故事吧!


  世界獻血者日 聽聽獻血者的聲音


  他們是普通人,懷著一顆無私的愛心,用熱血挽救了一個又一個寶貴的生命。

  他們,就是獻血者。

  “世界獻血者日”到來之際,走近我市各行各業的獻血者,傾聽他們的感人故事,感受他們的無私大愛。

  醫生: 楊銳

  “隻要有需要,我就捋袖子”

  自走上醫務工作崗位,他便加入了獻血者隊伍,一堅持就是13年。

  他是市人民醫院放射科醫生楊銳。提及獻血,他說:“隻要有需要,我就捋袖子,這隻是舉手之勞!”

  每年,市人民醫院都會組織開展無償獻血活動,每次獻血活動現場,總能見到楊銳的身影。他總是和科室裏的同事們一起早早趕到采血點,習慣性地伸出臂膀獻出自己的涓涓熱血,或200毫升、或300毫升、或400毫升,一次又一次。

  楊銳獻血的年頭同他穿上白大褂的時間一樣。楊銳說,參加工作的第一年開始了他人生中第一次獻血,這些年來除了特殊情況外,獻血的道路上他從不缺席。

  “作為醫務工作者,深知臨床用血的重要性,自己小小的舉動,就能拯救那些需要救治的病患,對我而言獻血就是醫者救死扶傷的責任。”楊銳講,每次獻完血心情都很好,獻血本身對身體無害,還有利於自身新陳代謝,希望更多人加入獻血者隊伍。

  軍人:馬文明

  “獻血也是保衛人民的一種方式”

  31歲的湖北人馬文明是滎經縣武警中隊的指導員,他17歲入伍來到雅安,今年是他來雅的第14個年頭,早已把雅安當作第二故鄉。

  提及雅安,馬文明有說不完的故事。他說,能在雅安當兵是他一輩子的記憶,而能夠在部隊生涯中參加無償獻血活動,同樣是他兵營生活中一件值得回味的經曆。

  談到獻血,馬文明有一段特殊的經曆。由於他的體質偏瘦,有輕微貧血,剛入伍那幾年身體不是很好,好多次部隊組織無償獻血活動,他都因體檢不達標而未能參與。

  “每次看到戰友們捋袖獻血,拿到紅色的獻血本時,就很羨慕!”馬文明說,為此他暗下決心把身體調養好,讓體檢達標能夠獻血。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番努力後馬文明如願以償,2014年他開始了人生中第一次獻血。

  到今年,馬文明已累計獻血800毫升,他說他會一直堅持下去。

  “捐獻可以再生的血液,拯救不可重來的生命。作為保家衛國的軍人,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用滴滴鮮血詮釋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馬文明說,對他而言,獻血也是保衛人民的一種方式,作為駐地軍人,他願意奉獻這份愛心。

  教師:袁寧

  “獻血就是一種習慣”

  2017年春節,正月初一,袁寧正和家人一起沉浸在節日的幸福時光裏,突然電話鈴聲響起,“市人民醫院一位白血病患者急需輸血小板,您有空來血站獻血嗎?”

  掛斷電話的袁寧二話沒說,當即推掉了當天上午的家庭聚會安排,前往血站獻血小板。

  為救治生命垂危的患者,第一時間、毫不猶豫伸出胳膊捐獻血液,這樣的場景發生在袁寧身上已經很多次,每一次他都義不容辭地站出來,奉獻愛心他從不停步。

  袁寧是我市一名人民教師,多年來他一直堅持獻血,他既是我市資深無償獻血者,又是我市無償獻血誌願服務先行者。這些年來,在他的影響下,他的家人、朋友都相繼加入獻血者隊伍。

  一本又一本獻血證,記錄了他這些年的愛心軌跡:從獻全血到獻血小板,他堅持獻血19年,獻血總量近2萬毫升,這個數字相當於4個成年人的血液總量。

  “獻血對我來說,就是一種習慣。”今年54歲的袁寧表示,他將堅持獻血至國家法定獻血年限60歲。袁寧說:“現在我已經54歲了,雖然我不能改變年齡的長度,但我可以改變生活的寬度,在今後的生活中我將更加珍惜每一次獻血的機會,希望能夠幫助到更多的病人。”

  警察:苟存龍

  “第三次獻血終於如願以償”

  2016年“世界獻血者日”活動現場,人民警察苟存龍終於如願以償實現了自己的獻血夢,成功捐獻血液400毫升,今年“世界獻血者日”他打算再次獻血。

  “參與無償獻血,先後經曆兩次‘失敗’,最終在第三次獻血時如願以償。”苟存龍說。

  故事要從苟存龍17歲說起,苟存龍上中學時就有獻血的夢想,在他心目中獻血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因為捐獻血液可以拯救生命。

  苟存龍17歲那年,在街頭遇見了采血車,當時的他特別想獻血,主動報名登記填表,當把登記表送達采血護士手中時,采血護士告訴他,他未滿國家法定獻血年齡18周歲,暫時不能獻血,苟存龍第一次獻血因年齡不夠而失敗了。

  直到2015年,苟存龍參加工作,工作的第一年局裏組織了無償獻血活動,他當年獻血夢再次被激起,主動報名參與,可就在獻血當天因為頭一天吃的食物過於油膩,他的體檢未通過,獻血行動再次以“失敗”而告終。

  2016年“世界獻血者日”,苟存龍作為警察群體代表再次主動參與無償獻血活動,這一次他提前兩天注意作息和飲食,終於如願成功捐獻血液400毫升。

  苟存龍說,有了成功的開始,他會一直堅持獻血。

  公務員:張偉

  “克服‘暈針’後,獻血就容易多了”

  5月24日,雨城區組織開展“雨城黨旗紅 熱血鑄生命”2017年無償獻血活動,雨城區各單位黨員幹部積極參與。

  在當天眾多的獻血誌願者中,有一位獻血者給血站工作人員及獻血者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采血現場,這位獻血誌願者很緊張,還未開始額頭就滿是汗珠。

  他是雨城區區委辦工作人員,名叫張偉。血站工作人員一番詢問中,大家才得知張偉從小就暈針。

  當天,張偉在同事們的邀約下一起來到采血現場。從小就怕針、暈針的他鼓足勇氣準備試一試,經過登記、體檢後,張偉走上了采血車。

  “當時很緊張,想的是既然去了就不能退出,大不了抽血時咬咬牙、眼睛一閉就過去了!”張偉講,采血時他的心情十分忐忑,好在護士嫻熟的技術一針紮準,最終他克服了恐懼心理,成功獻血400毫升。

  “克服‘暈針’後,獻血就容易多了。”張偉說,獻血是一件助人為樂的事,今後他將繼續堅持下去,爭取做到每年獻血一次。

  市民:宦昌榮

  “會將獻血行動一直堅持下去”

  80後宦昌榮,自2007年以來,10年間不間斷參與獻血。目前,他的獻血總量已達6800毫升,醫生說,按救一個病人需800毫升血液計算,他獻的血可救8個人。

  2007年,21歲的宦昌榮偶然在街頭遇到血站流動采血車,采血車上無償獻血的標語打動了他,他便毫不猶豫報名參與了人生第一次獻血。

  宦昌榮說,當時獻完血後,采血護士給他發放了一把紀念雨傘,上麵印有無償獻血標識,當天剛好在下雨,回家時他打著獻血得到的紀念雨傘,心情無比激動,覺得獻血很光榮。

  從此,宦昌榮便成為了一名定期無償獻血者,他每年堅持獻血2次,至今已有10年。

  如今,宦昌榮還加入了我市血小板捐獻隊伍,每次有患者急需血小板時,他總是隨叫隨到。

  對於未來,宦昌榮許下承諾:“隻要身體健康,隻要符合獻血標準,我就會將獻血行動一直堅持下去,直到不能獻為止。”

  誌願者:樂文琴

  “隻要有人需要我就願意做”

  54歲的樂文琴是我市蘆山縣普普通通的農民,從2013年開始,她堅持無償獻血,至今已累計獻血9次,捐獻血液3600毫升。

  如今,她不僅是獻血誌願者,還是我市獻血誌願服務者。

  樂文琴一有空就參與到血站的無償獻血活動中,在活動中她擔當獻血誌願服務者,指導前去獻血的市民登記、填表,或在采血車上為獻血者送上一杯熱水、纏上止血繃帶、發放獻血紀念品。

  對於參與獻血和做獻血誌願服務者,樂文琴沒有過多的言語。她說:“這對普通老百姓來講,就是舉手之勞,隻要有人需要我就願意做。”

  樂文琴說,她把獻血和做獻血誌願者列入了她生活的一部分,隻要有時間她就去做。

  在樂文琴的影響和帶領下,她身邊有近20名村民相繼加入了無償獻血隊伍,她的家人也加入了獻血者隊伍。


  世界獻血者日 聽聽“血站人”的故事


  他們是工作者,懷著對職業的敬畏,堅守在崗位上為一個又一個寶貴的生命護航。

  他們,就是血站人。

  “世界獻血者日”到來之際,走進雅安市中心血站,傾聽他們的感人故事,感受他們的無私奉獻。

工作在一線的血站采血醫護人員

血站工作人員正在進行血液各項指標的安全檢測

  他們愛崗  為生命采好每一袋血

  選擇了醫護人員這個職業,就是選擇了平凡和奉獻,選擇了血站采血醫護人員這個職業,就是選擇了默默無聞。

  雅安市中心血站有16名采血醫護人員,他們每天分布在不同采血崗位點,不管是刮風下雨,還是節假日,他們始終輪流堅守在崗位上,從不缺席。

  因為忙碌,因為長時間的彎腰為獻血者查體、采血,他們中90%的人都患上了腰椎疾病,但他們一直堅守崗位。

  每天在獻血屋、采血房車、流動采血車上,他們麵帶微笑,為身體健康且充滿愛心的市民提供服務,用一袋袋鮮血,去挽救那些生命垂危的病人。

  每逢節假日,當人們合家團聚,攜手逛街休閑時,正是血站采血醫護人員最忙碌的時候。

  當有人經過獻血屋抬頭張望時,他們會微笑著問上一句“想了解一下無償獻血嗎?”

  有人不了解無償獻血,會問:“獻血會感染疾病嗎?”“無償獻血,為何醫院病人有償使用?”

  碰到這些問題時,她們會很耐心地解釋:“我們使用的是符合國家標準的一次性耗材。”“血液是無價的,但在采集過程中有檢驗、耗材等成本的費用。”耐心的解答換來市民的理解。

  而當有人掰著手指計算著時間,剛滿6個月的獻血間隔期就手持獻血證,興衝衝地來到獻血屋獻血時,他們感到特別欣慰,有這麽多人理解並支持獻血事業,自己多一點奉獻,多一點堅守,等待用血的病人就多一分希望、家庭就多一分安寧、社會就多一分安定。

  工作中,血站采血醫護人員需要不斷提高技術操作水平,尤其是采血護士要做到采血一針率,采血時他們要做到快、準、穩、輕,以減少獻血者的疼痛感。在整個獻血過程中,他們要適時地和獻血者交流,講解血液生理知識,宣傳法律法規,告知獻血注意事項,用他們的微笑和問候幫助獻血者克服緊張恐懼的心理,使獻血者留下一次美好的獻血經曆。在此過程中,他們還需要不斷地學習和總結,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對待不同的獻血者,采取不同的方式,用他們較高的素養和樂觀進取的精神去感染每一位獻血者。

  血站采血醫護人員是醫療線上一群特殊的白衣天使,他們把真誠的愛心無私奉獻給每一位獻血者,把嚴謹的責任心奉獻給所熱愛的事業,他們的堅守隻為生命采好每一袋血。

  “世界獻血者日”我們應該向這些白衣天使們道一聲:謝謝,你們辛苦了!

  他們敬業  保障每一袋血液的安全

  在雅安市中心血站,有一群特殊的幕後工作者,他們是血站獻血服務科、血液檢驗科、供血服務科的工作人員。

  一袋鮮血采集後要經過數十道工序進行檢驗和製備,醫院裏用的每一袋血,都是他們辛勤勞作後的成果。

  他們為了守護生命,即便是節假日也經常加班,默默地奉獻著,保障著每一袋血液的安全。

  為了工作他們時常會舍小家為大家,分享發生在他們身邊的故事,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他們。

  每年春節,是他們最繁忙的時候,當春節期間,你還在品嚐除夕夜的團圓宴時,當你還在享受合家歡的幸福時,當你還沉浸在朋友圈裏搶“紅包”的喜悅中時……

  血站獻血服務科、血液檢驗科、供血服務科的工作人員也許正在崗位上忙碌著,用辛勤的付出挽救一個個素不相識的生命——病人不會因為過節而不生病,血站工作人員更不會因為過節而停歇,因為醫院裏隨時會有生命垂危的病患需要血液。

  就拿2017年春節來說吧,從除夕夜到正月初六,濃鬱的年味絲毫沒有讓血液檢驗科和血液製備科等科室的工作人員放鬆堅守崗位的神經。

  正月初一,在市人民醫院,一名白血病患者急需輸入血小板;正月初二,在天全縣中醫醫院,一名18歲的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急需洗滌紅細胞;正月初三,在市人民醫院,一名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急需輸入血小板救治……

  春節裏,一個又一個急救用血電話,讓雅安市中心血站堅守在一線崗位的職工們焦急萬分。他們一邊向值班領導匯報,一邊聯係符合血型的無償獻血誌願者,隨時準備采集製備血液發往醫院。

  “節假日,如果我們不在崗位,萬一有危重病人需要輸血怎麽辦?遇到緊急搶救病患時,就算深夜也得趕到單位工作。”這是雅安市中心血站獻血服務科、血液檢驗科、供血服務科工作人員們樸實的話語,話語背後透露出的是他們對工作的堅守。

  平日裏,他們的手機總是24小時開機、隨叫隨到,始終堅守在采供血崗位上,因為他們肩負著向全市40多家醫院供應血液的任務,他們保障著每一袋血液的質量安全。

  “世界獻血者日”到來之際,我們應該向這些堅守崗位的血站人道一聲:謝謝,你們辛苦了!

  他們奉獻  在最需要的時候出現

  雅安市中心血站全站有58名職工,除去我們熟知的采血醫護人員和獻血服務科、血液檢驗科、供血服務科的工作人員,還有許多鮮為人知默默奉獻在工作崗位的血站人,比如行政領導班子成員、後勤工作人員、血站采血車司機等。

  雅安市中心血站是一個團結的大家庭,無論什麽崗位,大家都格外熱愛這個家,隻要家裏有事情,他們總是在需要的時候出現。

  為了確保我市臨床用血供給需求,雅安市中心血站會定期組織無償獻血活動,而每一次獻血活動的開展,總凝聚著血站各條崗位戰線工作人員的汗水,從血站領導班子成員,到采血車司機,他們總會默契配合,圓滿完成每一次采血任務。

  比如:每次開展采血活動,血站領導班子成員及後勤工作人員總會精心組織、安排、策劃、協調,確保每一次采血活動的圓滿完成;在我市的無數次臨床用血告急時,血站站長總是第一時間出現,組織協調安排血液供給,保障我市臨床用血需求;在“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蘆山強烈地震中,麵對震後救援,血站所有科室團結一致,在領導班子的帶領下,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第一時間滿足我市各級醫療機構救援用血;當出現急需救治的危重患者時,血站領導班子成員曾無數次為患者協調救命血……

  關於血站人的堅守,有著許許多多感人的故事。

  就在上個月,我市一名高齡產婦產後大出血,急需0型血小板,然而近期我市O型血小板告急,求救電話打來時已經是晚上10點過,血站領導班子接到消息後,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在排查找不到合適的獻血者後,血站立即向眉山、樂山等離雅安最近的血站調集血液,遺憾的是眉山、樂山等地也沒有O型血小板,血站立即麵向全省征集,獲悉成都市中心血站有庫存,血站立即派司機和工作人員前往成都市中心血站取血。

  當晚已經休息的血站司機張兵枝,接到電話後立馬從雅安出發前往成都市中心血站取血。

  “時間就是生命,不容耽擱一分一秒!”當晚,張兵枝等人抵達成都市中心血站時已經淩晨2點,取到救命血後,立即駕車返雅。

  最終,血液及時送到,產婦成功獲救。

  對於雅安血站人來說,這樣的不眠夜,時有發生,為了患者的安危,他們總是在最需要的時候出現。

  說到雅安血站人在患者最需要的時候出現,還不得不提雅安市中心血站裏的“活血庫”——血站工作人員中不少人是獻血者,他們就是血站的“活血庫”,在病患有需求的時候,他們同其他獻血者一樣,同樣會伸出臂膀捐獻血液。

  “世界獻血者日”,我們應該向雅安市中心血站這個愛心滿滿的大家庭點讚!

  後記:

  正是因為有很多像楊銳、馬文明、袁寧、宦昌榮、苟存龍、張偉、樂文琴一樣的無償獻血者,無數患者的生命才得以救治;正是因為有血站職工堅守崗位的奉獻,才讓無數的危重患者得到救治,讓無數的家庭免於遭受失去親人的痛苦。

  如今,在雅安,無償獻血已深入人心,無償獻血誌願者隊伍不斷壯大,目前年采血量已突破4.5噸。今年我市已連續10年5次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市”(兩年一評)稱號。

  因為獻血者和血站人的付出,才保障了我市臨床用血的供給和安全。

  生命無價,愛心無價,奉獻無價。

  在“世界獻血者”這個特殊的節日裏,讓我們一起向獻血者和血站人致敬!

  感恩他們,“6·14”,我們一起去獻血吧!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高菲菲

【部分雅安無償獻血者群像】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