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森康養莊園裏建在林間的“別墅” 雨城區上裏鎮白馬村,萬森康養莊園坐落於其清秀深幽的森林山林之間。“再有1個月時間,康养我們這裏就要忙起來了。动地方”萬森康養莊園總經理蔡興介紹說,发展发展作為上市公司四川助老之家健康產業公司開發打造的森林萬森康養莊園綜合體項目,依托得天獨厚的康养生態優勢,為遊客打造了一個健康養生的动地方勝地。 近年來,发展发展雨城區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森林森林康養等特色旅遊項目,康养萬森康養莊園作為雨城區第一個社會投資的动地方康養項目於2017年落地。萬森的发展发展到來,一方麵助推了當地現有農家樂提檔升級;另一方麵又充分發揮了當地生態綠色優勢,森林不僅豐富了生態旅遊的康养內容,也讓當地老百姓收獲了實惠。 依托森林優勢發展生態康養 4月8日,陽光明媚,上午剛剛送走了一批在這裏體驗森林康養的會員,蔡興總算能在午後難得的清閑下來。泡上一杯清茶,曬著暖洋洋的陽光,看著不遠處鬱鬱蔥蔥的樹林,心中湧出一股愜意之情。 “四川助老之家健康產業公司是一家為社區居家養老提供服務的公司,旗下有70多家機構,15萬會員。”蔡興說,2017年,萬森康養莊園作為公司的一個會員服務點,在雨城區上裏鎮白馬村投資建設。來這裏,就是看中這兒的良好生態環境,這裏有著高達90%的森林覆蓋率,負氧離子極為豐富,夏季涼爽宜人。 2017年5月1日開始運營,到10月國慶這段時間裏,萬森康養莊園入住率達到100%。如此之高的入住率,一方麵是因為有著充足的會員支撐,另一方麵固然也與這裏良好的生態環境分不開。蔡興還記得接待的第一批來自成都黃忠社區的84位客人,從下車就爆發出對周圍良好森林環境的驚歎的情景。 “現在做旅遊和以前不同了。”蔡興說,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思想也在隨之變化,生態、健康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因此,森林康養這種健康的新形式是符合發展規律的事情,也是很有潛力的發展方向。 正是秉承著生態康養的理念,萬森康養莊園裏處處都能見到生態的影子。這裏建設了生態蔬菜園、林間步道……萬森二字,就是代表萬畝森林之意。生態環境優勢,讓來過這裏的遊客流連忘返,現在,萬森康養莊園成為了避暑休閑的好去處,每到夏季更是呈現出一房難求的火爆景象。 帶動周邊群眾得實惠 萬森康養莊園入駐白馬村,不僅引來了遊客,更是帶動了當地的發展。白馬村雖然緊鄰上裏古鎮,還擁有著名的白馬泉景點,但卻是貧困村。萬森康養莊園發展森林康養項目,引導有條件的農家樂按照鄉村酒店進行建設,為遊客打造健康養生的勝地,為這裏帶來了旅遊的生機。 “我們用的豬肉、雞肉、雞蛋等,都是從附近村民哪裏收購來的生態產品。”蔡興說,為了將生態健康進行到底,這些農副產品都是由公司到指定農戶家收購,必須符合不用飼料喂養的條件。而這些生態產品也獲得遊客的青睞,今年年豬節,10頭生態豬不到1天就銷售一空的景象還曆曆在目。 公司發展帶動地方發展是社會責任。蔡興介紹,萬森康養莊園除了核心管理層人員而外,其餘工作人員都是從白馬村周邊招聘,其中還有一些是貧困戶。為他們提供工作崗位,提高收入,也是公司為扶貧所做的一點貢獻。 今年48歲的白馬村村民景蓮花在萬森康養莊園負責生態蔬菜園的種植工作。她曾是白馬村的一名貧困戶。2017年,萬森康養莊園建成後,她來到這裏工作,算是這裏的“元老”。有了這份工作後,她家在2017年底就脫了貧,對於萬森,景蓮花有著感恩的心。 “現在一個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離家就10多分鍾的路程,在這裏工作真的很不錯。”景蓮花說,在家門口就能務工,還不耽誤照顧家裏,這樣的好事還真被自己遇上了。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肖科
萬森康養莊園裏建在林間的“別墅”
雨城區上裏鎮白馬村,萬森康養莊園坐落於其清秀深幽的森林山林之間。“再有1個月時間,康养我們這裏就要忙起來了。动地方”萬森康養莊園總經理蔡興介紹說,发展发展作為上市公司四川助老之家健康產業公司開發打造的森林萬森康養莊園綜合體項目,依托得天獨厚的康养生態優勢,為遊客打造了一個健康養生的动地方勝地。
近年來,发展发展雨城區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森林森林康養等特色旅遊項目,康养萬森康養莊園作為雨城區第一個社會投資的动地方康養項目於2017年落地。萬森的发展发展到來,一方麵助推了當地現有農家樂提檔升級;另一方麵又充分發揮了當地生態綠色優勢,森林不僅豐富了生態旅遊的康养內容,也讓當地老百姓收獲了實惠。
依托森林優勢發展生態康養
4月8日,陽光明媚,上午剛剛送走了一批在這裏體驗森林康養的會員,蔡興總算能在午後難得的清閑下來。泡上一杯清茶,曬著暖洋洋的陽光,看著不遠處鬱鬱蔥蔥的樹林,心中湧出一股愜意之情。
“四川助老之家健康產業公司是一家為社區居家養老提供服務的公司,旗下有70多家機構,15萬會員。”蔡興說,2017年,萬森康養莊園作為公司的一個會員服務點,在雨城區上裏鎮白馬村投資建設。來這裏,就是看中這兒的良好生態環境,這裏有著高達90%的森林覆蓋率,負氧離子極為豐富,夏季涼爽宜人。
2017年5月1日開始運營,到10月國慶這段時間裏,萬森康養莊園入住率達到100%。如此之高的入住率,一方麵是因為有著充足的會員支撐,另一方麵固然也與這裏良好的生態環境分不開。蔡興還記得接待的第一批來自成都黃忠社區的84位客人,從下車就爆發出對周圍良好森林環境的驚歎的情景。
“現在做旅遊和以前不同了。”蔡興說,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思想也在隨之變化,生態、健康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因此,森林康養這種健康的新形式是符合發展規律的事情,也是很有潛力的發展方向。
正是秉承著生態康養的理念,萬森康養莊園裏處處都能見到生態的影子。這裏建設了生態蔬菜園、林間步道……萬森二字,就是代表萬畝森林之意。生態環境優勢,讓來過這裏的遊客流連忘返,現在,萬森康養莊園成為了避暑休閑的好去處,每到夏季更是呈現出一房難求的火爆景象。
帶動周邊群眾得實惠
萬森康養莊園入駐白馬村,不僅引來了遊客,更是帶動了當地的發展。白馬村雖然緊鄰上裏古鎮,還擁有著名的白馬泉景點,但卻是貧困村。萬森康養莊園發展森林康養項目,引導有條件的農家樂按照鄉村酒店進行建設,為遊客打造健康養生的勝地,為這裏帶來了旅遊的生機。
“我們用的豬肉、雞肉、雞蛋等,都是從附近村民哪裏收購來的生態產品。”蔡興說,為了將生態健康進行到底,這些農副產品都是由公司到指定農戶家收購,必須符合不用飼料喂養的條件。而這些生態產品也獲得遊客的青睞,今年年豬節,10頭生態豬不到1天就銷售一空的景象還曆曆在目。
公司發展帶動地方發展是社會責任。蔡興介紹,萬森康養莊園除了核心管理層人員而外,其餘工作人員都是從白馬村周邊招聘,其中還有一些是貧困戶。為他們提供工作崗位,提高收入,也是公司為扶貧所做的一點貢獻。
今年48歲的白馬村村民景蓮花在萬森康養莊園負責生態蔬菜園的種植工作。她曾是白馬村的一名貧困戶。2017年,萬森康養莊園建成後,她來到這裏工作,算是這裏的“元老”。有了這份工作後,她家在2017年底就脫了貧,對於萬森,景蓮花有著感恩的心。
“現在一個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離家就10多分鍾的路程,在這裏工作真的很不錯。”景蓮花說,在家門口就能務工,還不耽誤照顧家裏,這樣的好事還真被自己遇上了。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肖科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