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康,国宝金絲猴文化學者、传播攝影師。到全10月20日至24日,世界他帶著《大熊貓——珍稀可愛的国宝寶寶》大熊貓主題郵集、金絲猴攝影集作品,传播在第七屆世界經濟論壇2019“一帶一路”俄羅斯峰會上展出。到全這部郵集曾在今年4月舉辦的世界四川省第14屆郵展上獲得開放類金獎。一位金絲猴文化學者,国宝為什麽要編組一部大熊貓主題郵集?传播 “大熊貓、金絲猴是到全中國四大國寶動物,均在雅安被首次科學發現。世界作為雅安人,国宝希望自己能夠為推進大熊貓文化傳播做點有意義的传播事情,把家鄉的到全國寶介紹給更多人、傳播到全世界,用獨特的載體形式,大力弘揚和傳播中國的‘雙寶’文化。”薛康說。 多方奔波 挖掘珍貴史料 1869年,《法國國家自然曆史博物館之新檔案》第五卷發表了一篇鑒定報告,將法國博物學家阿爾芒·戴維在中國四川省發現的“黑白熊”鑒定為一個新物種。從此,大熊貓走入人類科學研究視野,“發現——保護”再到“科研——放歸”,大熊貓科學發現150年間,雅安與大熊貓一並走向世界。 出生在寶興縣的薛康,自小與大熊貓、金絲猴同棲一隅,其生活地與大熊貓、金絲猴發現地——鄧池溝,直線距離不超過50公裏,對這對“雙寶”有一種特殊情結。“為什麽不做點有意義的事情,向世人傳播大熊貓、金絲猴的故事呢?”2015年退居二線後,一直熱愛攝影與集郵的薛康,決定把二者結合起來,利用開放類郵集的特點和優勢,編組《金絲猴——生態家園的精靈》郵集,先後在省、全國和世界郵展上榮獲大獎,在此基礎上,他又開始構思大熊貓主題郵集,力圖形成資源獨有的“雙寶”紙類郵集,以一種獨特的載體形式,弘揚和傳播中國“雙寶”文化。 為充分講好科學發現大熊貓的故事,薛康決定以法國友人來熊貓故鄉參觀訪問和熊貓故鄉人回訪法國為線索,向全世界展現大熊貓作為中國國寶和外交使者,走出國門、傳播友誼的故事。他想方設法,托人從法國國家自然曆史博物館,查找到了美國作家海倫·M·福克斯1949年根據戴維日記節選整理的《戴維日記》,上麵詳細記載了戴維1869年在四川寶興近9個月的傳教、考察經曆。 “從中可以得知,寶興不僅是全球首隻大熊貓的科學發現地,還是全球首隻金絲猴的科學發現地。”通過薛康多方收集,編組了5框郵集,由60張貼片、105個品種、336件元素構成,共185枚郵品,包含有馬爾迪封、郵政支票廣告、花式戳等在內的19世紀郵品,有全世界第一批大熊貓明信片、第一枚熊貓郵票和第一個熊貓郵局郵戳的極限片,有記述戴維來中國探險的1880年法國《旅行家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第一版《戴維日記》,也有現存巴黎的大熊貓“出生證”蓋鮮章的複印件等珍貴史料。與此同時,郵集還通過熊貓故鄉人遠赴法國的騎遊宣傳,呼籲人們在觀賞熊貓的同時,更要關愛野生動物,保護生態環境,共同構建和諧美好的“地球家園”。 在製作郵集的過程中,薛康與“大熊貓文化全球推廣大使”周孟棋編輯出版了《雙寶150——科學發現大熊貓、金絲猴150周年》中英文雙語攝影畫冊,精心選取了他們近年來跟蹤拍攝的大熊貓、金絲猴照片150幅,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會長陳鳳學、法國國家自然曆史博物館館長布魯諾·戴維特還為畫冊作了序。 今年9月,帶著專題攝影畫冊和大熊貓主題郵集,薛康在法國參加了“熊貓擁抱世界——大熊貓走向世界150周年展覽暨紀念中法建交55周年曆史文化展”活動,現場向布魯諾·戴維特贈送了畫冊,還參觀了存有大熊貓、金絲猴模式標本在內的珍稀野生動物標本館,場麵極其壯觀。 “機會太難得了,大熊貓既是國寶,也是中法友誼的使者和見證者,活動後,我們還前往戴維的故鄉埃斯佩萊特市參觀考察,與戴維家族第四代後裔交流,進一步收集相關素材資料。”薛康感慨道。 發揮優勢 做強“雙寶”名片 因為科學發現大熊貓,鄧池溝名揚世界,它周邊400平方公裏,被全部納入蜂桶寨鄉自然保護區紅線範圍。今年1月,這裏又迎來一件大事——大熊貓國家公園雅安管理分局掛牌。結合大熊貓科學發現150周年,今年以來,我市開展了一係列大熊貓文化發掘與傳播推廣活動,全力打造“國際熊貓城”,做靚寶興縣“熊貓老家”、滎經縣大熊貓國家公園南入口、石棉縣中國大熊貓放歸之鄉和雨城區碧峰峽大熊貓文化慢生活康養地等品牌。 “作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大熊貓有著憨態可掬的形象,它成為最具辨識度的中國文化符號。雅安應發揮‘雙寶’科學發現地的優勢,在依托大熊貓文化這個IP的同時,挖掘弘揚金絲猴文化,將大熊貓、金絲猴打造成雅安的‘雙寶’文化名片,這樣既可以廣泛調動社會參與大熊貓、金絲猴保護的積極性,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也能更好地宣傳推介雅安,促進雅安綠色高質量發展。”薛康說。 薛康認為,雅安在主動承擔“天府三九大”重點任務時,可以進一步打好“大熊貓文化從雅安走向世界”這張牌,一方麵“請進來”,組織有關專家學者召開論壇,挖掘整理大熊貓文化;另一方麵“走出去”,麵向社會征集邀請一批傳播使者,推動大熊貓文化的傳播。與此同時,雅安各相關縣區可發揮區位優勢、文化優勢、生態優勢,與省內外相關縣區結成對子,共同推動大熊貓生態保護和大熊貓文化研究。 雅安日報/北緯網首席記者 張婧
薛康,国宝金絲猴文化學者、传播攝影師。到全10月20日至24日,世界他帶著《大熊貓——珍稀可愛的国宝寶寶》大熊貓主題郵集、金絲猴攝影集作品,传播在第七屆世界經濟論壇2019“一帶一路”俄羅斯峰會上展出。到全這部郵集曾在今年4月舉辦的世界四川省第14屆郵展上獲得開放類金獎。一位金絲猴文化學者,国宝為什麽要編組一部大熊貓主題郵集?传播
“大熊貓、金絲猴是到全中國四大國寶動物,均在雅安被首次科學發現。世界作為雅安人,国宝希望自己能夠為推進大熊貓文化傳播做點有意義的传播事情,把家鄉的到全國寶介紹給更多人、傳播到全世界,用獨特的載體形式,大力弘揚和傳播中國的‘雙寶’文化。”薛康說。
多方奔波 挖掘珍貴史料
1869年,《法國國家自然曆史博物館之新檔案》第五卷發表了一篇鑒定報告,將法國博物學家阿爾芒·戴維在中國四川省發現的“黑白熊”鑒定為一個新物種。從此,大熊貓走入人類科學研究視野,“發現——保護”再到“科研——放歸”,大熊貓科學發現150年間,雅安與大熊貓一並走向世界。
出生在寶興縣的薛康,自小與大熊貓、金絲猴同棲一隅,其生活地與大熊貓、金絲猴發現地——鄧池溝,直線距離不超過50公裏,對這對“雙寶”有一種特殊情結。“為什麽不做點有意義的事情,向世人傳播大熊貓、金絲猴的故事呢?”2015年退居二線後,一直熱愛攝影與集郵的薛康,決定把二者結合起來,利用開放類郵集的特點和優勢,編組《金絲猴——生態家園的精靈》郵集,先後在省、全國和世界郵展上榮獲大獎,在此基礎上,他又開始構思大熊貓主題郵集,力圖形成資源獨有的“雙寶”紙類郵集,以一種獨特的載體形式,弘揚和傳播中國“雙寶”文化。
為充分講好科學發現大熊貓的故事,薛康決定以法國友人來熊貓故鄉參觀訪問和熊貓故鄉人回訪法國為線索,向全世界展現大熊貓作為中國國寶和外交使者,走出國門、傳播友誼的故事。他想方設法,托人從法國國家自然曆史博物館,查找到了美國作家海倫·M·福克斯1949年根據戴維日記節選整理的《戴維日記》,上麵詳細記載了戴維1869年在四川寶興近9個月的傳教、考察經曆。
“從中可以得知,寶興不僅是全球首隻大熊貓的科學發現地,還是全球首隻金絲猴的科學發現地。”通過薛康多方收集,編組了5框郵集,由60張貼片、105個品種、336件元素構成,共185枚郵品,包含有馬爾迪封、郵政支票廣告、花式戳等在內的19世紀郵品,有全世界第一批大熊貓明信片、第一枚熊貓郵票和第一個熊貓郵局郵戳的極限片,有記述戴維來中國探險的1880年法國《旅行家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第一版《戴維日記》,也有現存巴黎的大熊貓“出生證”蓋鮮章的複印件等珍貴史料。與此同時,郵集還通過熊貓故鄉人遠赴法國的騎遊宣傳,呼籲人們在觀賞熊貓的同時,更要關愛野生動物,保護生態環境,共同構建和諧美好的“地球家園”。
在製作郵集的過程中,薛康與“大熊貓文化全球推廣大使”周孟棋編輯出版了《雙寶150——科學發現大熊貓、金絲猴150周年》中英文雙語攝影畫冊,精心選取了他們近年來跟蹤拍攝的大熊貓、金絲猴照片150幅,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會長陳鳳學、法國國家自然曆史博物館館長布魯諾·戴維特還為畫冊作了序。
今年9月,帶著專題攝影畫冊和大熊貓主題郵集,薛康在法國參加了“熊貓擁抱世界——大熊貓走向世界150周年展覽暨紀念中法建交55周年曆史文化展”活動,現場向布魯諾·戴維特贈送了畫冊,還參觀了存有大熊貓、金絲猴模式標本在內的珍稀野生動物標本館,場麵極其壯觀。
“機會太難得了,大熊貓既是國寶,也是中法友誼的使者和見證者,活動後,我們還前往戴維的故鄉埃斯佩萊特市參觀考察,與戴維家族第四代後裔交流,進一步收集相關素材資料。”薛康感慨道。
發揮優勢 做強“雙寶”名片
因為科學發現大熊貓,鄧池溝名揚世界,它周邊400平方公裏,被全部納入蜂桶寨鄉自然保護區紅線範圍。今年1月,這裏又迎來一件大事——大熊貓國家公園雅安管理分局掛牌。結合大熊貓科學發現150周年,今年以來,我市開展了一係列大熊貓文化發掘與傳播推廣活動,全力打造“國際熊貓城”,做靚寶興縣“熊貓老家”、滎經縣大熊貓國家公園南入口、石棉縣中國大熊貓放歸之鄉和雨城區碧峰峽大熊貓文化慢生活康養地等品牌。
“作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大熊貓有著憨態可掬的形象,它成為最具辨識度的中國文化符號。雅安應發揮‘雙寶’科學發現地的優勢,在依托大熊貓文化這個IP的同時,挖掘弘揚金絲猴文化,將大熊貓、金絲猴打造成雅安的‘雙寶’文化名片,這樣既可以廣泛調動社會參與大熊貓、金絲猴保護的積極性,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也能更好地宣傳推介雅安,促進雅安綠色高質量發展。”薛康說。
薛康認為,雅安在主動承擔“天府三九大”重點任務時,可以進一步打好“大熊貓文化從雅安走向世界”這張牌,一方麵“請進來”,組織有關專家學者召開論壇,挖掘整理大熊貓文化;另一方麵“走出去”,麵向社會征集邀請一批傳播使者,推動大熊貓文化的傳播。與此同時,雅安各相關縣區可發揮區位優勢、文化優勢、生態優勢,與省內外相關縣區結成對子,共同推動大熊貓生態保護和大熊貓文化研究。
雅安日報/北緯網首席記者 張婧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