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結核病防治成果顯著,結核病疫情年年下降,努力2016年活動性肺結核發病率較2010年下降了50%左右,消除從2010年的结核1038例減少到了2016年的483例。發病群體年齡段集中在45歲至54歲之間。病危從發病群體的共同職業分布來看,以農民居多,努力農民群體患病的消除有365例,占總人數的结核75.57% 今(24)日是第22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今年的病危活動主題是“社會共同努力,消除結核危害”。共同 關於結核,我市現狀如何?消除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防治? 為了讓廣大市民正確認識、防治結核病,结核記者采訪了市疾控中心慢病所所長王顯貴。病危 我市結核病發病率 呈明顯下降趨勢 近年來,我市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顯示,我市結核病疫情較往年呈明顯下降趨勢。 每年“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來臨之際,市疾控中心都會牽頭組織我市各縣(區)疾控部門,走上街頭開展結核病防治宣傳係列活動。同時,在日常工作中,我市各級疾控部門堅持長期開展宣傳活動、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采取多種形式,深入和持久地開展全民預防結核病及相關知識的普及宣傳。 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市結核病防治成果顯著,結核病疫情年年下降,2016年活動性肺結核發病率較2010年下降了50%左右,從2010年的1038例減少到了2016年的483例。 “根據我市2016年疫情監測,我市全年發現活動性結核病人483例,發病群體年齡段集中在45歲至54歲之間。”王顯貴分析說,就2016年雅安活動性肺結核患者職業分布來看,以農民居多,農民群體患病的有365例,占總人數的75.57%。農村人口患病主要是因為45歲至54歲年齡段的農民往往是家中的主要勞動力和經濟支柱,在日常勞作中這類人群體力支出大,承擔的精神壓力也大,免疫力不穩定,健康易受影響;除此之外,45歲至54歲年齡段的中年人如果身體弱,且患有糖尿病等慢性基礎性疾病的,感染結核杆菌後更易發病。 遠離結核病 了解肺結核傳播途徑很重要 王顯貴介紹,結核病又叫“癆病”,由結核杆菌引起,主要侵害人體肺部,發生肺結核。肺結核是法定乙類傳染病,通過含有結核杆菌飛沫和塵埃傳播。得了肺結核如發現不及時,治療不徹底,會對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給患者和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肺結核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王顯貴表示,日常生活中肺結核的傳播途徑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肺結核病人通過咳嗽、咳痰、打噴嚏將結核菌播散到空氣中,健康人吸入帶有結核菌的飛沫即可能受到感染;與肺結核病人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學習的人都是肺結核病人的密切接觸者,有可能感染結核菌,應及時到醫院去檢查排除;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塵肺病人、老年人等都是容易發病的人群,應每年定期進行結核病檢查。 王顯貴介紹,人受到結核杆菌感染後,不一定發生結核病,是否發病主要與感染病菌的數量和身體抵抗力有關。 那麽,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預防結核病呢?王顯貴提醒說,嬰幼兒應按照國家免疫計劃,及時接種卡介苗。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勤洗手,常通風,多曬衣被,注意個人和室內衛生,積極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咳嗽、打噴嚏要掩住口鼻,不要對著他人;不與結核病患者親密接觸。如發現連續咳嗽、咳痰超過兩個星期,應立即去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檢查。如與肺結核病人有密切接觸,也應及時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 結核病可治愈 患者治療期間不可擅自停藥 結核病90%發生在肺部,日常中最常見的結核病就是肺結核。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患上了肺結核呢? 王顯貴介紹,肺結核病的一個重要症狀就是連續咳嗽、咳痰達兩周以上,如果同時痰中帶有血絲,就極有可能得了肺結核。“其他常見症狀還有胸痛、盜汗、午後低燒、全身疲乏、食欲減退等,出現這些問題之後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肺結核可治愈!”王顯貴表示,對於大多數肺結核病人來說,可以通過規範的治療獲得痊愈,但前提是遵循醫生的用藥指導,嚴格按照醫囑服藥及複查,臨床中初次治療對抗結核藥物敏感的肺結核患者,95%以上可以達到治愈。 “治療過程中,需要多種藥物一起服用,患者需要遵從醫囑準時服藥,不能輕易停藥或自行調換藥物,否則也容易產生耐藥性。”王顯貴強調說,常規的肺結核治療周期約6至8個月,患者需要接受係統性治療,但是有的患者在接受治療後,不適症狀會在短期內得到明顯改善,不咳嗽也不咳痰,這時患者以為疾病痊愈,就停止用藥,結果導致已經被抑製的結核杆菌重新大量繁殖,形成慢性排菌,甚至導致多部位並發症,或是身體產生耐藥性。 王顯貴特別提醒,結核病可治愈,患者治療期間不能擅自停藥。 去專業機構 診治肺結核病有優惠政策 如果出現了結核病的疑似症狀,是不是隨便找一家醫療機構就診呢?這是很多市民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其實不然。結核病防治有專業機構,通常是由國家設立的診斷、治療和管理結核病的專業機構,醫務人員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並經過專業培訓,技術操作嚴格遵循國家規範。在我國,省、市、縣三級都設有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包括結核病防治所、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和結核病定點醫院(具體可谘詢當地疾控中心/結防所)。 王顯貴介紹,目前雅安的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有市、縣(區)級疾控中心和縣級人民醫院,此外市人民醫院為我市耐多藥結核病定點診治醫院,按照國家規定對肺結核病人提供優惠的診斷治療。 國家對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有沒有優惠政策呢? 王顯貴介紹,在各地的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為初次就診的肺結核可疑症狀者或疑似肺結核患者提供免費胸片和痰塗片檢查,為初次確診並治療的肺結核患者和複治塗陽肺結核患者提供免費抗結核治療藥品(包括國家標準化治療方案中規定的抗結核藥品、注射器和注射用水)。同時,我國肺結核診療優惠政策不受戶籍限製,也就是說流動人口無論走到哪裏,都可以和當地居民一樣,享有國家的診療優惠政策。 需要說明的是,由於抗結核藥物對肝腎功能可能產生一定的損害,為了及時發現藥物的副作用,在治療過程中需要監測肝腎功能,而這部分檢查的費用不在國家規劃免費項目範圍內。有的患者還需要服用保肝、保腎藥物,這些費用也不在國家規劃免費項目範圍內,不過可以通過新農合、城鎮醫保、貧困結核病人救助等途徑按規定進行一定比例的報銷。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高菲菲
近年來我市結核病防治成果顯著,結核病疫情年年下降,努力2016年活動性肺結核發病率較2010年下降了50%左右,消除從2010年的结核1038例減少到了2016年的483例。發病群體年齡段集中在45歲至54歲之間。病危從發病群體的共同職業分布來看,以農民居多,努力農民群體患病的消除有365例,占總人數的结核75.57%
今(24)日是第22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今年的病危活動主題是“社會共同努力,消除結核危害”。共同
關於結核,我市現狀如何?消除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防治?
為了讓廣大市民正確認識、防治結核病,结核記者采訪了市疾控中心慢病所所長王顯貴。病危
我市結核病發病率
呈明顯下降趨勢
近年來,我市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顯示,我市結核病疫情較往年呈明顯下降趨勢。
每年“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來臨之際,市疾控中心都會牽頭組織我市各縣(區)疾控部門,走上街頭開展結核病防治宣傳係列活動。同時,在日常工作中,我市各級疾控部門堅持長期開展宣傳活動、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采取多種形式,深入和持久地開展全民預防結核病及相關知識的普及宣傳。
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市結核病防治成果顯著,結核病疫情年年下降,2016年活動性肺結核發病率較2010年下降了50%左右,從2010年的1038例減少到了2016年的483例。
“根據我市2016年疫情監測,我市全年發現活動性結核病人483例,發病群體年齡段集中在45歲至54歲之間。”王顯貴分析說,就2016年雅安活動性肺結核患者職業分布來看,以農民居多,農民群體患病的有365例,占總人數的75.57%。農村人口患病主要是因為45歲至54歲年齡段的農民往往是家中的主要勞動力和經濟支柱,在日常勞作中這類人群體力支出大,承擔的精神壓力也大,免疫力不穩定,健康易受影響;除此之外,45歲至54歲年齡段的中年人如果身體弱,且患有糖尿病等慢性基礎性疾病的,感染結核杆菌後更易發病。
遠離結核病
了解肺結核傳播途徑很重要
王顯貴介紹,結核病又叫“癆病”,由結核杆菌引起,主要侵害人體肺部,發生肺結核。肺結核是法定乙類傳染病,通過含有結核杆菌飛沫和塵埃傳播。得了肺結核如發現不及時,治療不徹底,會對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給患者和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肺結核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王顯貴表示,日常生活中肺結核的傳播途徑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肺結核病人通過咳嗽、咳痰、打噴嚏將結核菌播散到空氣中,健康人吸入帶有結核菌的飛沫即可能受到感染;與肺結核病人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學習的人都是肺結核病人的密切接觸者,有可能感染結核菌,應及時到醫院去檢查排除;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塵肺病人、老年人等都是容易發病的人群,應每年定期進行結核病檢查。
王顯貴介紹,人受到結核杆菌感染後,不一定發生結核病,是否發病主要與感染病菌的數量和身體抵抗力有關。
那麽,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預防結核病呢?王顯貴提醒說,嬰幼兒應按照國家免疫計劃,及時接種卡介苗。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勤洗手,常通風,多曬衣被,注意個人和室內衛生,積極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咳嗽、打噴嚏要掩住口鼻,不要對著他人;不與結核病患者親密接觸。如發現連續咳嗽、咳痰超過兩個星期,應立即去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檢查。如與肺結核病人有密切接觸,也應及時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
結核病可治愈
患者治療期間不可擅自停藥
結核病90%發生在肺部,日常中最常見的結核病就是肺結核。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患上了肺結核呢?
王顯貴介紹,肺結核病的一個重要症狀就是連續咳嗽、咳痰達兩周以上,如果同時痰中帶有血絲,就極有可能得了肺結核。“其他常見症狀還有胸痛、盜汗、午後低燒、全身疲乏、食欲減退等,出現這些問題之後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肺結核可治愈!”王顯貴表示,對於大多數肺結核病人來說,可以通過規範的治療獲得痊愈,但前提是遵循醫生的用藥指導,嚴格按照醫囑服藥及複查,臨床中初次治療對抗結核藥物敏感的肺結核患者,95%以上可以達到治愈。
“治療過程中,需要多種藥物一起服用,患者需要遵從醫囑準時服藥,不能輕易停藥或自行調換藥物,否則也容易產生耐藥性。”王顯貴強調說,常規的肺結核治療周期約6至8個月,患者需要接受係統性治療,但是有的患者在接受治療後,不適症狀會在短期內得到明顯改善,不咳嗽也不咳痰,這時患者以為疾病痊愈,就停止用藥,結果導致已經被抑製的結核杆菌重新大量繁殖,形成慢性排菌,甚至導致多部位並發症,或是身體產生耐藥性。
王顯貴特別提醒,結核病可治愈,患者治療期間不能擅自停藥。
去專業機構
診治肺結核病有優惠政策
如果出現了結核病的疑似症狀,是不是隨便找一家醫療機構就診呢?這是很多市民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其實不然。結核病防治有專業機構,通常是由國家設立的診斷、治療和管理結核病的專業機構,醫務人員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並經過專業培訓,技術操作嚴格遵循國家規範。在我國,省、市、縣三級都設有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包括結核病防治所、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和結核病定點醫院(具體可谘詢當地疾控中心/結防所)。
王顯貴介紹,目前雅安的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有市、縣(區)級疾控中心和縣級人民醫院,此外市人民醫院為我市耐多藥結核病定點診治醫院,按照國家規定對肺結核病人提供優惠的診斷治療。
國家對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有沒有優惠政策呢?
王顯貴介紹,在各地的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為初次就診的肺結核可疑症狀者或疑似肺結核患者提供免費胸片和痰塗片檢查,為初次確診並治療的肺結核患者和複治塗陽肺結核患者提供免費抗結核治療藥品(包括國家標準化治療方案中規定的抗結核藥品、注射器和注射用水)。同時,我國肺結核診療優惠政策不受戶籍限製,也就是說流動人口無論走到哪裏,都可以和當地居民一樣,享有國家的診療優惠政策。
需要說明的是,由於抗結核藥物對肝腎功能可能產生一定的損害,為了及時發現藥物的副作用,在治療過程中需要監測肝腎功能,而這部分檢查的費用不在國家規劃免費項目範圍內。有的患者還需要服用保肝、保腎藥物,這些費用也不在國家規劃免費項目範圍內,不過可以通過新農合、城鎮醫保、貧困結核病人救助等途徑按規定進行一定比例的報銷。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高菲菲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