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區周公山上的珍稀樹木混交林 今年以來,雨城區林業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继续省委、保持市委重要決策部署和雨城區五屆一次黨代會精神,各项工作抓好生態建設、稳步林業保護、推进產業發展和林業改革等工作,三增长森林麵積、继续林木蓄積、保持森林覆蓋率繼續保持“三增長”。各项工作截至目前,稳步雨城區林地麵積保持在115.6萬畝,推进林木蓄積達到559萬立方米,三增长森林覆蓋率71.55%,继续林業總產值達到42億元。保持 生態建設保護不鬆勁 長期以來,雨城區林業局把生態建設作為重要抓手深入推進。今年,雨城區林業局深入開展“綠美雨城”行動,加快村莊、景區、水係、道路綠化進程,新增綠化麵積10.03萬平方米。 截至目前,雨城區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14.89萬畝國有林、7.12萬畝集體國家級重點公益林和21.62萬畝退耕還林管護工作全麵完成,兌現退耕還林政策補助1611.8萬元、公益林補償105.2萬元。全年完成營造林5.12萬畝,其中新造林0.54萬畝、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竹林改造)2.3萬畝、封育管護2.28萬畝。 雨城區森林資源豐富,生態保護一直都是林業部門重點關注的工作,且保護力度不斷加強。 今年,雨城區林業局不僅從林業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國有、集體林地使用等方麵開展環保排查整改,同時自加壓力,對全區竹木加工企業進行環保排查整改,共排查涉林環保問題3類54個,全部完成整改。涉林違法犯罪打擊中,查處涉林案件30件,其中刑事案件13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2人;行政案件17件、處理違法行為人17人,行政罰款33.355萬元,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123.3萬元。 森林病蟲害防治中,雨城區實現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為零、無公害防治率98.68%、測報準確率99.89%、種苗產地檢疫率100%,“森防四率”全麵達標。雨城區林業有害生物省級中心測報點,成功晉升為國家級林業有害生物中心測報點。木材運輸管理檢查運輸車輛3378車(次),檢查木材45377.3立方米,薪柴1641噸,木材運輸秩序進一步規範。 扶貧工作作為該局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雨城區林業局著力實施生態扶貧專項計劃,安排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28.78萬元,對3349名貧困人口兌現公益林補償;安排退耕還林政策補助資金427萬元,對3.4萬貧困人口兌現政策補助。以惠民增收為著力點,加強對鳳鳴鄉貧困群眾扶持,發展以柳杉為主的短周期工業原料林和以油茶、雪梨、藤椒、老鷹茶等為主的特色經濟作物,指導“短、平、快”產業發展,多渠道增加林農收入,並在去年完成頂峰村脫貧任務的基礎上,今年全麵完成7戶20人的脫貧任務。 林業產業穩步推進 通過雨城區林業局上下的共同努力,今年雨城區林業產業規模呈現出穩步提升的局麵。 雨城區林業局圍繞“百億林竹產業”,加快林業產業發展。發展筍材兩用竹1500畝。扶持竹木加工企業,新增竹片加工廠13家,年竹材加工能力增加3.9萬噸。指導企業通過擴建廠房、新增流水生產線等措施提檔升級,進一步擴大產能,引導木材加工業向精深加工發展。同時,雨城區林業局還加強竹編產品研發、人員培訓和合作社組建工作,全年培訓人員600餘人次,新建竹編合作社4家,竹編合作社達到12家,竹編產值突破1000萬元。 今年,雨城區境內萬森康養莊園、周公山雲憩林莊、中裏雷竹產業園等生態森林旅遊基地基本建成,新培育森林康養基地1個,“家庭林場”6家,“森林人家(竹林人家)”20家,成功創建省級“森林小鎮”1個,區級“森林小鎮”4個,森林旅遊產值達到19.6億元。作為“產業路”和“民生路”的林區道路建設,全區完成160公裏建設,林區生產生活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 在林業改革中,雨城區林業局按照全國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工作年度計劃,完成了7個鄉鎮森林可持續經營方案編製,人工林撫育管理、試點效果監測、大徑級用材林培育、天然起源竹林經營管理、混交林試點、聯戶采伐試點、“六位一體”森林康養體係等7個試點工作任務。完成全省經濟林木果權抵押貸款改革試點年度任務。共頒發經濟林木(果)權證76本,123宗,麵積9560畝,累計授信及貸款達到1477萬元。 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工作也進一步推進,協助辦理林權不動產登記3起,發放林權抵押貸款4筆,貸款金額4180萬元,累計發放貸款達到66筆,貸款金額達62521萬元;完善林權糾紛調處機製,製定林權糾紛調處方案,調解遺留林權糾紛3起。 國有林場改革中,雨城區林業局按照《雨城區國有林場改革實施方案》,建立了屬性明確、布局優化、管理清晰的國有森林管理機構。同時通過購買森林管護等服務的形式保障區林業公司職工待遇,鼓勵林業公司建立激勵製度發展多種經營提高效益,進一步激發了公司職工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肖科
雨城區周公山上的珍稀樹木混交林
今年以來,雨城區林業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继续省委、保持市委重要決策部署和雨城區五屆一次黨代會精神,各项工作抓好生態建設、稳步林業保護、推进產業發展和林業改革等工作,三增长森林麵積、继续林木蓄積、保持森林覆蓋率繼續保持“三增長”。各项工作截至目前,稳步雨城區林地麵積保持在115.6萬畝,推进林木蓄積達到559萬立方米,三增长森林覆蓋率71.55%,继续林業總產值達到42億元。保持
生態建設保護不鬆勁
長期以來,雨城區林業局把生態建設作為重要抓手深入推進。今年,雨城區林業局深入開展“綠美雨城”行動,加快村莊、景區、水係、道路綠化進程,新增綠化麵積10.03萬平方米。
截至目前,雨城區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14.89萬畝國有林、7.12萬畝集體國家級重點公益林和21.62萬畝退耕還林管護工作全麵完成,兌現退耕還林政策補助1611.8萬元、公益林補償105.2萬元。全年完成營造林5.12萬畝,其中新造林0.54萬畝、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竹林改造)2.3萬畝、封育管護2.28萬畝。
雨城區森林資源豐富,生態保護一直都是林業部門重點關注的工作,且保護力度不斷加強。
今年,雨城區林業局不僅從林業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國有、集體林地使用等方麵開展環保排查整改,同時自加壓力,對全區竹木加工企業進行環保排查整改,共排查涉林環保問題3類54個,全部完成整改。涉林違法犯罪打擊中,查處涉林案件30件,其中刑事案件13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2人;行政案件17件、處理違法行為人17人,行政罰款33.355萬元,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123.3萬元。
森林病蟲害防治中,雨城區實現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為零、無公害防治率98.68%、測報準確率99.89%、種苗產地檢疫率100%,“森防四率”全麵達標。雨城區林業有害生物省級中心測報點,成功晉升為國家級林業有害生物中心測報點。木材運輸管理檢查運輸車輛3378車(次),檢查木材45377.3立方米,薪柴1641噸,木材運輸秩序進一步規範。
扶貧工作作為該局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雨城區林業局著力實施生態扶貧專項計劃,安排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28.78萬元,對3349名貧困人口兌現公益林補償;安排退耕還林政策補助資金427萬元,對3.4萬貧困人口兌現政策補助。以惠民增收為著力點,加強對鳳鳴鄉貧困群眾扶持,發展以柳杉為主的短周期工業原料林和以油茶、雪梨、藤椒、老鷹茶等為主的特色經濟作物,指導“短、平、快”產業發展,多渠道增加林農收入,並在去年完成頂峰村脫貧任務的基礎上,今年全麵完成7戶20人的脫貧任務。
林業產業穩步推進
通過雨城區林業局上下的共同努力,今年雨城區林業產業規模呈現出穩步提升的局麵。
雨城區林業局圍繞“百億林竹產業”,加快林業產業發展。發展筍材兩用竹1500畝。扶持竹木加工企業,新增竹片加工廠13家,年竹材加工能力增加3.9萬噸。指導企業通過擴建廠房、新增流水生產線等措施提檔升級,進一步擴大產能,引導木材加工業向精深加工發展。同時,雨城區林業局還加強竹編產品研發、人員培訓和合作社組建工作,全年培訓人員600餘人次,新建竹編合作社4家,竹編合作社達到12家,竹編產值突破1000萬元。
今年,雨城區境內萬森康養莊園、周公山雲憩林莊、中裏雷竹產業園等生態森林旅遊基地基本建成,新培育森林康養基地1個,“家庭林場”6家,“森林人家(竹林人家)”20家,成功創建省級“森林小鎮”1個,區級“森林小鎮”4個,森林旅遊產值達到19.6億元。作為“產業路”和“民生路”的林區道路建設,全區完成160公裏建設,林區生產生活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
在林業改革中,雨城區林業局按照全國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工作年度計劃,完成了7個鄉鎮森林可持續經營方案編製,人工林撫育管理、試點效果監測、大徑級用材林培育、天然起源竹林經營管理、混交林試點、聯戶采伐試點、“六位一體”森林康養體係等7個試點工作任務。完成全省經濟林木果權抵押貸款改革試點年度任務。共頒發經濟林木(果)權證76本,123宗,麵積9560畝,累計授信及貸款達到1477萬元。
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工作也進一步推進,協助辦理林權不動產登記3起,發放林權抵押貸款4筆,貸款金額4180萬元,累計發放貸款達到66筆,貸款金額達62521萬元;完善林權糾紛調處機製,製定林權糾紛調處方案,調解遺留林權糾紛3起。
國有林場改革中,雨城區林業局按照《雨城區國有林場改革實施方案》,建立了屬性明確、布局優化、管理清晰的國有森林管理機構。同時通過購買森林管護等服務的形式保障區林業公司職工待遇,鼓勵林業公司建立激勵製度發展多種經營提高效益,進一步激發了公司職工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肖科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