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股票通市場熱點官网

【网络中国节·春节】广州荔湾:叹非遗品粤韵 西关民俗陪你过大年!

时间:2025-04-27 07:50:34来源:

荔灣又稱西關,网络湾叹是中国州荔嶺南文化中心核心區。1月16日,节春节广“福兔迎新荔俗賀歲——2023西關民俗嘉年華”正式啟動!非遗老西關永慶坊將重現傳統西關民俗活動,韵西為期10天,关民过持續至25日(大年初四)。俗陪


【資料圖】

荔灣區將首次把傳統廣府年俗“帶進”粵劇藝術博物館,网络湾叹邀請千位市民遊客在悠揚的中国州荔曲藝聲中,一起“開油鑊”,节春节广感受最接地氣的非遗“廣府傳統年俗”。同時,韵西市民遊客有機會畫上粵劇大妝,关民过穿著粵劇戲服,俗陪“化身”粵劇名伶,网络湾叹“走進”粵劇文化。

千人“開油鑊”,祈願新年家肥屋潤

年廿四,開油鑊;年廿八,洗邋遢;年三十,行花街……自成一派的“廣府年俗”是廣府文化中極為重要的其中一部分。在其中,象征著來年“家肥屋潤”的開油鍋,更是廣府年俗中極具特色的一部分。

為了更好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荔灣區根據“廣府年俗”習慣,在臘月二十五至臘月二十七(1月16日至18日)期間,把粵劇藝術博物館西園前廣場“化身”為荔灣“家庭小廚房”。邀請市民遊客齊齊來“家中”做客,一起“開油鑊”,為市民遊客送上紅紅火火的新春祝福。舉辦期間每天10:00-16:30,市民遊客可以有序體驗製作油角,並將製作好的油角帶回家。

“我們更希望通過年俗體驗,讓更多本地年輕人、來廣定居的‘新廣州人’以及遊客關注到廣府文化、關注傳統非遺文化,讓這些優秀的曆史文化得以更好地傳承。”荔灣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廣府年俗文化有著美好的寓意,更是廣府文化重要的一部分,讓年輕一代認識傳統、了解傳統、感受傳統,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

“化身”粵劇名伶,與粵劇文化“對話”

“昭君出塞無悲意,一曲荔枝天下知。”從“白腔”開創者白駒榮到“紅腔”開創者紅線女,提起粵劇,廣東人記憶深處是一位位粵劇名伶、一場場引人入勝的演出。而在粵劇文化中,戲劇服裝、特色妝麵也是重要組成部分。

今年,荔灣區將打破常規,通過畫大妝、穿戲服、學戲劇等方式,打造“沉浸式”粵劇文化傳承空間。現場陳設有小生、花旦、武生等行當戲服,主辦方將邀請專業粵劇化妝師為市民遊客化戲妝、裝扮粵劇戲服,體驗粵劇行當角色。臘月二十五至大年初四(1月16日至25日),每天限10個名額,市民可現場報名參與。屆時將有百名觀眾有機會“化身”粵劇名伶,從內而外,感受粵劇的魅力。

與此同時,粵劇藝術博物館碑記廣場還開設“粵學粵樂”粵劇表演體驗區,將有專業粵劇老師教授市民遊客學習體驗粵劇身段表演、水袖、把子程式等。每天上、下午各邀請50組家庭參與體驗,體驗環節包括粵劇演出片段欣賞、戲服試穿體驗、舞台表演程式學習等。

百場演出,帶你走進“非遺文化”

嘉年華期間,主辦方還將以粵劇藝術博物館為中心,在粵劇藝術博物館湧邊沿途開設非遺文化市集,並邀請廣繡、泥塑、廣式涼果、西關禮餅、木印、欖雕、剪紙等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非遺技藝和成果、售賣文創產品。粵劇藝術博物館“廣福台”、劇場、吉慶別館前等區域,還將為市民遊客送上近百場囊括實景展演、“快閃”等不同形式的粵劇表演。

此外,嘉年華期間,主辦方還邀請了區內書法家在粵劇藝術博物館吉慶別館前廣場現場揮毫寫春聯。館內賀香樓前空地更設置了手工製作活動攤位,邀請市民遊客體驗畫臉譜、押花、剪紙、拓印、彩燈等手工製作項目。

從“開油鑊”到沉浸式體驗粵劇文化再到近距離接觸非遺並把書法家送出的福氣“帶回家”。市民遊客可以在悠揚的曲藝聲中,遊覽西關傳統建築,體驗傳統廣府年俗,了解各式傳統非遺文化,感受非遺的魅力,並將非遺文化“帶回家”。

(文章來源:南方網)

標簽: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