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收到一個快遞,快递上麵蓋有“國家某部委鮮章”,竟成邀請參加全麵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犯罪而且還要發放“扶貧金”。帮凶這是快递妥妥的詐騙,不僅騙取錢財,竟成還可能讓受害人成為電信詐騙洗錢幫凶。犯罪 貪圖小利陷入騙局 今年6月,帮凶家住雅安的快递張先生突然收到一個快遞,裏麵裝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文件頭的竟成一份文件,告知張先生被國家抽中,犯罪成為領取“專項扶貧資金”的帮凶人選。希望其將錢用於國內消費,快递改善生活,竟成帶動經濟流通,犯罪支援國家經濟建設。 張先生看到這是“財政部”發的文件後,信任度在其心中直線上升。於是,他通過手機掃描文件上的二維碼,下載了一款名叫“圓夢”的APP,從而一步步陷入了騙子編織的圈套。 “您好,請問是要申請大業圓夢扶貧款嗎?請提供身份信息,並按格式提交。”在“圓夢”APP上,詐騙分子冒充國務院扶貧辦事處工作人員與張先生溝通,獲取了他的身份證、電話、地址等信息。 隨後,騙子將一張偽造的“中國扶貧登記後台”截圖發給張先生,告知將有“168萬元扶貧資金”發放給他。同時,為了讓謊言不被拆穿,騙子還告知,根據保密法,不能將這一事情透露給其他人。 接下來,詐騙分子告知張先生,三天後會將“扶貧資金”發放至其登記的銀行賬戶內。但三天過去,張先生銀行賬戶並未有任何款項到賬,經詢問對方後得知,由於其銀行卡“流水綜合評分”不足,無法下發“扶貧款”,需要對銀行賬戶進行“包裝”重新評分後,才能放款。 而所謂的“包裝”,就是騙子把“詐騙贓款”轉入張先生賬戶,讓其在線下櫃台取出,再存入他們指定的銀行卡中,從而將“黑錢”洗白。 當心淪為電詐幫凶 “打一筆款給我,完了再轉出去就行,也沒有什麽損失,完成評分還有扶貧款。”在騙子的“洗腦”下,張先生深陷其中。 由於張先生住在雅安某縣,其部分銀行卡在雅安另一縣城辦理。兩地相距數十公裏,為了得到“扶貧款”,他多次乘車往返兩地取現匯款9筆,共計37萬元。 在取現匯款期間,為了騙過銀行工作人員,詐騙分子手把手教張先生編織各種轉賬理由。同時,還承諾為其報銷“路費、生活補助”。 幾天後,完成“賬戶重新評分”後的張先生在家等待對方消息時,發現自己銀行卡突然被凍結,“扶貧款”也無法提現,在不斷追問下,對方也慢慢開始不回複消息,張先生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於是立即報警。 “銀行卡被凍結,是因為卡內涉嫌轉詐騙贓款。”接警民警告知張先生,所謂的“刷流水、賬戶重新評分”其實就是用其銀行卡接收涉詐資金,再轉到指定賬戶內完成“洗錢”。一旦按照對方要求操作,就會淪為犯罪分子的幫凶,不僅銀行卡會被凍結,還會麵臨法律的製裁。 目前,與37萬元涉詐資金相關聯的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民警提醒,利用快遞郵寄詐騙資料的作案手法多見,以“國家鄉村振興文件”“申領扶貧資金”騙取受害人錢財的手段隻是其中之一。大家在收到不明快遞時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見碼就掃,不要下載陌生APP,也不要輕易添加陌生好友,以免掉進騙子的陷阱。 警惕任何需要用自己銀行賬戶或第三方支付平台轉賬“刷流水”的行為,增強防範意識,不要被不法分子利用。 本報記者 李曉明
突然收到一個快遞,快递上麵蓋有“國家某部委鮮章”,竟成邀請參加全麵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犯罪而且還要發放“扶貧金”。帮凶這是快递妥妥的詐騙,不僅騙取錢財,竟成還可能讓受害人成為電信詐騙洗錢幫凶。犯罪
貪圖小利陷入騙局
今年6月,帮凶家住雅安的快递張先生突然收到一個快遞,裏麵裝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文件頭的竟成一份文件,告知張先生被國家抽中,犯罪成為領取“專項扶貧資金”的帮凶人選。希望其將錢用於國內消費,快递改善生活,竟成帶動經濟流通,犯罪支援國家經濟建設。
張先生看到這是“財政部”發的文件後,信任度在其心中直線上升。於是,他通過手機掃描文件上的二維碼,下載了一款名叫“圓夢”的APP,從而一步步陷入了騙子編織的圈套。
“您好,請問是要申請大業圓夢扶貧款嗎?請提供身份信息,並按格式提交。”在“圓夢”APP上,詐騙分子冒充國務院扶貧辦事處工作人員與張先生溝通,獲取了他的身份證、電話、地址等信息。
隨後,騙子將一張偽造的“中國扶貧登記後台”截圖發給張先生,告知將有“168萬元扶貧資金”發放給他。同時,為了讓謊言不被拆穿,騙子還告知,根據保密法,不能將這一事情透露給其他人。
接下來,詐騙分子告知張先生,三天後會將“扶貧資金”發放至其登記的銀行賬戶內。但三天過去,張先生銀行賬戶並未有任何款項到賬,經詢問對方後得知,由於其銀行卡“流水綜合評分”不足,無法下發“扶貧款”,需要對銀行賬戶進行“包裝”重新評分後,才能放款。
而所謂的“包裝”,就是騙子把“詐騙贓款”轉入張先生賬戶,讓其在線下櫃台取出,再存入他們指定的銀行卡中,從而將“黑錢”洗白。
當心淪為電詐幫凶
“打一筆款給我,完了再轉出去就行,也沒有什麽損失,完成評分還有扶貧款。”在騙子的“洗腦”下,張先生深陷其中。
由於張先生住在雅安某縣,其部分銀行卡在雅安另一縣城辦理。兩地相距數十公裏,為了得到“扶貧款”,他多次乘車往返兩地取現匯款9筆,共計37萬元。
在取現匯款期間,為了騙過銀行工作人員,詐騙分子手把手教張先生編織各種轉賬理由。同時,還承諾為其報銷“路費、生活補助”。
幾天後,完成“賬戶重新評分”後的張先生在家等待對方消息時,發現自己銀行卡突然被凍結,“扶貧款”也無法提現,在不斷追問下,對方也慢慢開始不回複消息,張先生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於是立即報警。
“銀行卡被凍結,是因為卡內涉嫌轉詐騙贓款。”接警民警告知張先生,所謂的“刷流水、賬戶重新評分”其實就是用其銀行卡接收涉詐資金,再轉到指定賬戶內完成“洗錢”。一旦按照對方要求操作,就會淪為犯罪分子的幫凶,不僅銀行卡會被凍結,還會麵臨法律的製裁。
目前,與37萬元涉詐資金相關聯的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民警提醒,利用快遞郵寄詐騙資料的作案手法多見,以“國家鄉村振興文件”“申領扶貧資金”騙取受害人錢財的手段隻是其中之一。大家在收到不明快遞時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見碼就掃,不要下載陌生APP,也不要輕易添加陌生好友,以免掉進騙子的陷阱。
警惕任何需要用自己銀行賬戶或第三方支付平台轉賬“刷流水”的行為,增強防範意識,不要被不法分子利用。
本報記者 李曉明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