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是安全青少年兒童安全事故的高發期。 如何放心和安全過暑假?过暑本期記者整理了關於未成年人安全上網、警惕高考詐騙和謹記防溺水的假安记知識,讓學生們安全過暑假。全知 檢察官支招 讓孩子安全上網 漫長的识谨假期如何讓孩子“安全”上網,防止孩子們無節製網遊、安全過度消費……這是过暑很多家長關心的話題,而家長和孩子們的假安记多次鬥智鬥勇中,以家長告敗居多。全知 據了解,识谨今年以來,安全僅雅安市檢察機關受理的过暑9至12歲中小學生因擅自充值網遊案件就有7起,導致家庭財產損失10萬餘元。假安记因此,全知愉快的识谨假期除了要加強孩子的生命安全教育外,還應該高度重視未成年人的網絡遊戲安全。對於孩子的假期,檢察官表示,應該給予孩子更多陪伴、更多關愛、更多享受。 檢察官建議: 孩子接觸網絡遊戲,也是增長見識、拓寬知識的一種途徑,家長不能一味地拒絕、製止,而是需要分享、控製。那麽家長應該怎麽做呢?從家長做起,適度使用手機,培養體育、文藝、勞動等興趣愛好;不將自己的微信或者身份證信息給孩子打遊戲,引導孩子用未成年人的身份信息從正規網站下載網絡遊戲,控製玩耍時間,分享遊戲心得;借助網絡外力,關聯孩子手機號碼或遊戲賬號,隱形監管孩子遊戲時間和限額消費;保護好家庭財產賬戶安全,具有支付功能的微信、支付寶等APP,銀行賬號、交易密碼等重要信息不要讓孩子知道;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理性對待孩子犯錯,不要一味指責孩子,告知孩子衝動消費後要及時溝通,便於父母留證止損。 高考結束 謹防招生詐騙 聽說我同學已經拿到定向招生的“內部指標”了,不知道怎麽弄的……高考結束,某些不法分子就開始蠢蠢欲動了。他們利用非法途徑獲取大量考生及家長信息,以謀取錢財為目的進行詐騙,“關心則亂”的考生和家長容易上當受騙。以下詐騙套路,請了解。 1.混淆學曆類型招生詐騙。騙子利用當前高校辦學形式多樣化的情況,故意混淆普通高等教育與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成人高等教育、現代遠程教育等的區別,把考生介紹到普通高等教育院校之外的其他辦學機構學習,從中斂財。 提示:普通高校招生需要通過正規渠道報名考試、填報誌願、投檔錄取。 2.“幫助錄取”詐騙。騙子利用考生提供的身份證號、準考證號等信息,冒充考生家長或親戚,在招生錄取現場谘詢點查詢考生投檔軌跡,鑽家長和考生對錄取信息不了解的空子。 提示:高考錄取工作嚴格按照錄取規則,依據考生高考成績和誌願進行錄取,符合錄取條件的考生,不打招呼、不找關係、不遞條子,也要按規定投檔和錄取。 3.偽造錄取通知書詐騙。騙子偽造錄取通知書,詐騙考生錢財。 提示:錄取通知書由招生高校直接郵寄給已錄取考生,接收錄取通知書時無須向任何人或單位繳納任何費用。對莫名收到的錄取通知書,要上網查詢確認錄取結果。 無論是哪個單位或者個人提供資助,不應要求學生到ATM機或網上進行雙向互動操作。如有類似要求的,請先向老師和當地教育部門谘詢,千萬不要擅自按照對方要求操作轉賬,以免上當受騙。 掌握防溺水知識 讓孩子安全度假 暑假是青少年溺水意外高發期。據統計溺水是造成中小學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殺手”。家長如何預防孩子溺水?以下8個防溺水要點,家長們要牢記。 不要私自下水遊泳,家長時刻看護;堅持讓孩子穿高質量的浮身物;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動身體,避免出現抽筋等現象;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東西,有可能被嗆住;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鬧,防止嗆水窒息;教孩子學習遊泳,並學習心肺複蘇等技能;不到不熟悉、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遊泳;不熟悉水性、水下情況不明時,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如果遇見有人溺水,該如何施救? 如果發現有人溺水,首先要大聲呼救,叫更多的人來幫忙;發現溺水者後,可充分利用現場器材,如繩、木板、救生圈等,也可以將衣服連在一起當作繩索;需要下水救溺水人的時候,一定要大聲告訴他,不要驚慌,有人在救你;下水救人時,不要從正麵接近,防止被溺水者抓、抱;若被抱住,應放手自沉,溺水者便會放開;救人者應繞到溺水者的背後或潛入水下,從其左腋下繞過胸部,然後握其右手,以仰遊姿勢將其拖向岸邊,也可以在其背後拉腋窩拖帶上岸;施救者若不熟悉水性或不了解現場水情,不應輕易下水,應呼救或報警。 記者 李曉明
暑期是安全青少年兒童安全事故的高發期。 如何放心和安全過暑假?过暑本期記者整理了關於未成年人安全上網、警惕高考詐騙和謹記防溺水的假安记知識,讓學生們安全過暑假。全知
檢察官支招
讓孩子安全上網
漫長的识谨假期如何讓孩子“安全”上網,防止孩子們無節製網遊、安全過度消費……這是过暑很多家長關心的話題,而家長和孩子們的假安记多次鬥智鬥勇中,以家長告敗居多。全知
據了解,识谨今年以來,安全僅雅安市檢察機關受理的过暑9至12歲中小學生因擅自充值網遊案件就有7起,導致家庭財產損失10萬餘元。假安记因此,全知愉快的识谨假期除了要加強孩子的生命安全教育外,還應該高度重視未成年人的網絡遊戲安全。對於孩子的假期,檢察官表示,應該給予孩子更多陪伴、更多關愛、更多享受。
檢察官建議: 孩子接觸網絡遊戲,也是增長見識、拓寬知識的一種途徑,家長不能一味地拒絕、製止,而是需要分享、控製。那麽家長應該怎麽做呢?從家長做起,適度使用手機,培養體育、文藝、勞動等興趣愛好;不將自己的微信或者身份證信息給孩子打遊戲,引導孩子用未成年人的身份信息從正規網站下載網絡遊戲,控製玩耍時間,分享遊戲心得;借助網絡外力,關聯孩子手機號碼或遊戲賬號,隱形監管孩子遊戲時間和限額消費;保護好家庭財產賬戶安全,具有支付功能的微信、支付寶等APP,銀行賬號、交易密碼等重要信息不要讓孩子知道;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理性對待孩子犯錯,不要一味指責孩子,告知孩子衝動消費後要及時溝通,便於父母留證止損。
高考結束
謹防招生詐騙
聽說我同學已經拿到定向招生的“內部指標”了,不知道怎麽弄的……高考結束,某些不法分子就開始蠢蠢欲動了。他們利用非法途徑獲取大量考生及家長信息,以謀取錢財為目的進行詐騙,“關心則亂”的考生和家長容易上當受騙。以下詐騙套路,請了解。
1.混淆學曆類型招生詐騙。騙子利用當前高校辦學形式多樣化的情況,故意混淆普通高等教育與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成人高等教育、現代遠程教育等的區別,把考生介紹到普通高等教育院校之外的其他辦學機構學習,從中斂財。
提示:普通高校招生需要通過正規渠道報名考試、填報誌願、投檔錄取。
2.“幫助錄取”詐騙。騙子利用考生提供的身份證號、準考證號等信息,冒充考生家長或親戚,在招生錄取現場谘詢點查詢考生投檔軌跡,鑽家長和考生對錄取信息不了解的空子。
提示:高考錄取工作嚴格按照錄取規則,依據考生高考成績和誌願進行錄取,符合錄取條件的考生,不打招呼、不找關係、不遞條子,也要按規定投檔和錄取。
3.偽造錄取通知書詐騙。騙子偽造錄取通知書,詐騙考生錢財。
提示:錄取通知書由招生高校直接郵寄給已錄取考生,接收錄取通知書時無須向任何人或單位繳納任何費用。對莫名收到的錄取通知書,要上網查詢確認錄取結果。
無論是哪個單位或者個人提供資助,不應要求學生到ATM機或網上進行雙向互動操作。如有類似要求的,請先向老師和當地教育部門谘詢,千萬不要擅自按照對方要求操作轉賬,以免上當受騙。
掌握防溺水知識
讓孩子安全度假
暑假是青少年溺水意外高發期。據統計溺水是造成中小學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殺手”。家長如何預防孩子溺水?以下8個防溺水要點,家長們要牢記。
不要私自下水遊泳,家長時刻看護;堅持讓孩子穿高質量的浮身物;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動身體,避免出現抽筋等現象;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東西,有可能被嗆住;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鬧,防止嗆水窒息;教孩子學習遊泳,並學習心肺複蘇等技能;不到不熟悉、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遊泳;不熟悉水性、水下情況不明時,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如果遇見有人溺水,該如何施救?
如果發現有人溺水,首先要大聲呼救,叫更多的人來幫忙;發現溺水者後,可充分利用現場器材,如繩、木板、救生圈等,也可以將衣服連在一起當作繩索;需要下水救溺水人的時候,一定要大聲告訴他,不要驚慌,有人在救你;下水救人時,不要從正麵接近,防止被溺水者抓、抱;若被抱住,應放手自沉,溺水者便會放開;救人者應繞到溺水者的背後或潛入水下,從其左腋下繞過胸部,然後握其右手,以仰遊姿勢將其拖向岸邊,也可以在其背後拉腋窩拖帶上岸;施救者若不熟悉水性或不了解現場水情,不應輕易下水,應呼救或報警。
記者 李曉明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