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報/北緯網訊 2月8日,前哨岗正值元宵節,站好天氣陰冷,疫情疫情雅安市人民醫院第二院區門口,守住該院兒科醫生馬補古正坐在一個臨時搭建的防护“棚子”裏。原來,前哨岗這是站好醫院設在大門口的體溫監測點。 一張桌子、疫情疫情兩把椅子、守住一個烤火爐,防护這就是前哨岗監測點全部設備。桌上粘貼著一張張小便條,站好有車輛要進入醫院時,疫情疫情馬補古就拿上體溫槍,守住測量車上每個人的防护體溫,然後在小便條上寫上時間和體溫,讓他們貼在自己身上。馬補古為開車來醫院的市民測體溫 疫情發生以來,馬補古大部分時間都在這個監測點上。他說:“我們科室就我一個男生,這個地方又冷,這時候我一定要上。”馬補古的記錄本上,寫著每位測量者的體溫,到當日下午3點,已有600多條記錄了。“晚上做夢都還夢見自己在測體溫!”馬補古笑著說。 該醫院門診樓大門口還設立了預檢分診點,為所有進入醫院的人員進行一次體溫測量和詢問,並為他們貼上一個小便條。 “不僅是家屬和病人,醫護人員、工作人員隻要進入醫院,都需要測量體溫,做簡單登記。”該院二院區一站式服務中心負責人鍾英說。 預檢分診點的工作看似簡單,但實際操作並不輕鬆,這兩天監測登記者就有1600至1800人次。為了不漏掉每個進入醫院的發熱病人,預檢分診點醫務人員手持測溫儀,認真監測著每一位進入門診大廳的人,不停詢問病史並詳細記錄在冊。 “請過來測一下體溫。”“有沒有和外地人接觸過?”預檢分診點的工作人員每天都重複著這幾句話。“這樣的工作有些重複和單調,但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鍾英說,如果監測到發熱的病人,就要從預檢分診點通過專門通道引領到發熱門診,發熱門診的醫生再根據病人情況做進一步檢查。 記者 魯妮娜
雅安日報/北緯網訊 2月8日,前哨岗正值元宵節,站好天氣陰冷,疫情疫情雅安市人民醫院第二院區門口,守住該院兒科醫生馬補古正坐在一個臨時搭建的防护“棚子”裏。原來,前哨岗這是站好醫院設在大門口的體溫監測點。
一張桌子、疫情疫情兩把椅子、守住一個烤火爐,防护這就是前哨岗監測點全部設備。桌上粘貼著一張張小便條,站好有車輛要進入醫院時,疫情疫情馬補古就拿上體溫槍,守住測量車上每個人的防护體溫,然後在小便條上寫上時間和體溫,讓他們貼在自己身上。
馬補古為開車來醫院的市民測體溫
疫情發生以來,馬補古大部分時間都在這個監測點上。他說:“我們科室就我一個男生,這個地方又冷,這時候我一定要上。”馬補古的記錄本上,寫著每位測量者的體溫,到當日下午3點,已有600多條記錄了。“晚上做夢都還夢見自己在測體溫!”馬補古笑著說。
該醫院門診樓大門口還設立了預檢分診點,為所有進入醫院的人員進行一次體溫測量和詢問,並為他們貼上一個小便條。
“不僅是家屬和病人,醫護人員、工作人員隻要進入醫院,都需要測量體溫,做簡單登記。”該院二院區一站式服務中心負責人鍾英說。
預檢分診點的工作看似簡單,但實際操作並不輕鬆,這兩天監測登記者就有1600至1800人次。為了不漏掉每個進入醫院的發熱病人,預檢分診點醫務人員手持測溫儀,認真監測著每一位進入門診大廳的人,不停詢問病史並詳細記錄在冊。
“請過來測一下體溫。”“有沒有和外地人接觸過?”預檢分診點的工作人員每天都重複著這幾句話。“這樣的工作有些重複和單調,但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鍾英說,如果監測到發熱的病人,就要從預檢分診點通過專門通道引領到發熱門診,發熱門診的醫生再根據病人情況做進一步檢查。
記者 魯妮娜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