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股票通市場熱點官网

用爱心温暖亲人 以行动诠释孝道

时间:2025-04-27 23:20:15来源:

  人物名片

  劉惠君,用爱女,心温漢族,暖亲出生於1965年5月27日,人行是动诠道一名普通的退休婦女。

  在石棉縣水廠的释孝住宿樓裏,一提到劉惠君,用爱居民們都舉手稱讚。心温老年癡呆的暖亲婆婆、高齡的人行母親和智力障礙的兒子是她肩上的“重擔”,她沒有抱怨,动诠道而是释孝給予他們無微不至的照顧,在平凡的用爱生活中演繹著點點滴滴的親情故事。

  一顆孝順之心

  2011年,心温劉惠君的暖亲婆婆突患老年癡呆,她主動挑起大梁,扛起贍養老人的重擔,而這一擔就是10年。

  在這期間,婆婆因病常常做一些讓她哭笑不得的尷尬事情,例如婆婆總是不認識她,不要她近身,甚至絕食。

   “我是你的女兒啊。”每當這個時候,她總能耐心以對,不厭其煩地在婆婆耳邊輕聲細語地說著。

  10年時間,三千多個日日夜夜裏,劉惠君從未間斷地每日幫婆婆擦洗、按摩,時常帶婆婆到外麵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

   除了是一名媳婦,她同樣還是一位女兒。

   劉惠君的家裏還有一位92歲高齡的母親,自2017年來因高齡行走不便,出門都需要坐輪椅,更別說在家裏的飲食起居。

   因此,劉惠君又成了母親的“貼身保姆”。除了日常的衣食起居悉心照顧外,她還會陪著母親拉拉家常、談談瑣事,讓老人擺脫孤獨和寂寞。

   整齊擺放的藥品、一應俱全的生活用品、幹淨整潔的被褥和衣服……生活中隨處可見她在照顧母親生活上的無微不至。

  一顆關愛之心

   在女兒、媳婦、母親等眾多的身份中,母親這個身份更是劉惠君的羈絆。

劉惠君帶母親外出散步

   32年前,伴隨著全家人的希望,劉惠君的兒子誕生了。然而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出生不久的孩子被診斷為先天性智力障礙。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萎靡後,她擦幹眼淚,用弱小的身板撐起兒子的天地,不管自己多苦多累都要給他一個溫暖的家,為了治好兒子的病,她帶兒子四處求醫,因為孩子是先天性的智力發育遲緩,還伴有精神方麵的疾病,除了吃藥控製沒有更好的辦法。

   麵對醫生對兒子下達的“判決書”,劉惠君心疼不已,可她從來都沒有放棄,還是定期帶兒子檢查,不厭其煩地教他說話、吃飯、洗漱、穿衣,就連上廁所都要手把手地教。

   如此周而複始,在劉惠君無微不至的精心照料下,兒子已經能與常人簡單交流,能自主吃飯、穿衣,能一個人在門口散步。

  大多數人提起劉惠君的兒子都表示,他心地善良,每每看到街上有乞討的殘疾人,他都會捐錢,看到小朋友也會分享自己的零食,他大方、樂觀、善良、愛笑、有禮貌,他的種種行為與習慣都是劉惠君用耐心和愛一點一滴培養的。

  一顆體貼之心

  要照顧年邁的老人和生病的兒子,劉惠君夫婦生活可想而知的拮據和艱辛,可他們也有自己的排解方式。

  每天,劉惠君忙完後做好飯菜在家裏等丈夫下班,跟他說說話,訴說著一天的酸甜苦辣。而丈夫回到家後也會一起做家務,一起照顧老人和孩子。

  麵對別人對她的肯定與讚賞,她總是說:“多虧我的丈夫,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是一家人的功勞。”

  劉惠君表示,生活裏還有很多艱辛,她都選擇淡忘,雖然歲月在她臉上留下了痕跡,讓她不再年輕,但她的笑臉一定是丈夫心中最美的笑容。

  做家務、照顧老人和兒子占據了劉惠君生活的全部,但在生活的重壓下,她依舊坦然麵對生活。她坦言,堅持與努力並不為證明什麽,隻為一個家庭好好延續下去。

  一家人相親相愛、甘苦與共,才是世界上真正幸福。劉惠君用矢誌不渝地的愛使得一家人舒心愉快地生活,以自己崇高的道德素養演繹著人間純真的孝德情懷。

   好人寄語:麵對生活的接連打擊,我總能笑著坦然麵對,因為我知道日子即使再苦,生活也要繼續。我要盡自己最大力量,給予這個家庭最溫暖的愛。

  道德點評:一路走來,劉惠君的艱辛不言而喻,她用自己的付出築牢了一個家,雖然日子艱苦,但仍然微笑麵對,而這就是生活的本味。

  本報記者  鄭瑤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