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股票通市場熱點官网

让古树更“古” 让名木更“名”

时间:2025-04-27 15:30:54来源:

  雅安日報/北緯網訊  4日至5日,古省人大常委會委員、让古让名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鄧良基率隊來雅調研《四川省古樹名木保護條例》貫徹實施及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情況。树更

  全市古樹名木共1212株,木更名一級古樹170株、古名木5株,让古让名二級古樹198株、树更三級古樹839株。木更名調研組一行先後來到雨城區、古名山區、让古让名滎經縣開展實地調研。树更在雨城區青衣江路西段,木更名實地察看了黃桷樹保護工作情況;在雨城區張家山公園,古聽取了古樹名木群保護工作情況;在雨城區碧峰峽鎮,让古让名調研了“中國最美紅豆樹”保護工作情況;在名山區蒙頂山天蓋寺,树更了解了古銀杏樹群落和七株千年茶樹(小喬木型)群落保護工作情況;在滎經縣雲峰寺,實地察看了寺內近200株參天古楨楠組成的楠木群落,尤其是2株被譽為“中國楨楠王”的千年古楨楠保護工作情況;在滎經縣龍蒼溝鎮,調研了大熊貓公園南入口建設情況。

  調研組充分肯定了我市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鄧良基指出,古樹名木是人類綠色瑰寶,承載著社會發展和自然變遷的痕跡,是珍貴的植物基因資源、寶貴的景觀資源、獨特的生態文化資源,具有多重的重要價值。保護好古樹名木意義重大,是傳承弘揚生態文明思想,演繹綠水青山故事的生動實踐。要進一步貫徹落實《四川省古樹名木保護條例》,進一步加快古樹名木鑒定、審核、認定和公布工作,按照“一樹一策”的要求,為每棵古樹名木的品種、樹齡、曆史意義等建檔,確保每棵古樹名木有身份標識,精準保護古樹名木;要做好病蟲害防治、生存環境改善、日常養護管理等保護工作,讓古樹更“古”,讓名木更“名”。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伊林、副主任彭學鬆先後陪同調研。

  陳瀟

  記者  伍悅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