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股票通市場熱點官网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40年发展日新月异

时间:2025-04-27 15:51:36来源:

美如畫的熊貓綠島公園

“百鎮建設行動”試點鎮寶興縣靈關鎮

寬闊的南外環線中段道路

大興鎮順路安置小區

姚橋新區一隅

  2018年,是面貌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來,新年春風化雨,发展風雨激蕩。日新乘著改革開放的月异東風,雅安的城乡城市建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雅安市城鄉規劃建設和住房保障局(以下簡稱“市住建局”)作為我市推動住房城鄉建設事業發展的面貌職能部門,以全麵貫徹落實國家、新年省、发展市的日新各項決策部署為己任,不斷創新城市建設發展理念,月异以城鄉規劃現代化、城乡科學化、面貌製度化建設為根本任務,新年以推進新型城鎮化為目標,緊緊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改革創新步伐,在城鄉規劃工作實踐中進行大膽探索,取得顯著成績,為加快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鄉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經過40年的不懈努力與奮鬥,雅安城鄉麵貌發生巨變,全市城鎮道路、橋梁、綠化、汙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快速發展,城鄉居民基本住房條件不斷改善,建築業、房地產業帶動城市建設發展日新月異,老舊小區改造、棚戶區改造使城市舊貌換新顏,大型商業綜合體、優秀商品住宅小區為城市增光添彩。改革開放40載,雅安住房城鄉建設事業發展經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精”的喜人嬗變。

  交通完善  城區東拓

  城市麵貌煥然一新

  “70後”鄧勝是一位老雅安人,回憶起童年時期的雅安城市,他還曆曆在目。

  “在我上小學的時候,也就是改革開放初期,現在的人民路到假日廣場一段就是整個市區的人流密集區;如今的北二路、康藏路那一片,住宅較少,多是廠房;而現在的姚橋新區,則算是離市中心比較遠的地方了。”鄧勝說,除了市區建成區麵積狹小、可活動區域不多外,當時的城市道路交通條件也比較落後,“市區的道路擁擠狹窄,路麵條件較差,記得那時市區隻有一個汽車站,大家要出遠門基本都在那裏乘車。”

  改革開放40年,雅安城市建設發生巨大變化,鄧勝也見證了雅安發展的點點滴滴。

  據數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市區建成區麵積擴大到26.5平方公裏,市區市政道路總長達199公裏,大中型橋梁達26座,路燈22512盞,城鎮路網密度基本能夠滿足居民出行需求。城市供水管道長度達309公裏,汙水管道長度達75.27公裏,雨水管道長度達53.2公裏,雨汙合流管道達152.21公裏。

  “過去的姚橋是一個依附在城市周邊,四處農田、房屋低矮,雖然遍地綠色,卻沒有城市味道的普通鄉鎮。轉眼之間,全是高樓大廈、康莊大道,絲毫沒有曾經的模樣。”鄧勝表示,姚橋新區之變就是雅安城市翻天覆地變化的一個縮影,是雅安發展變遷的一個標誌。

  如今,從姚橋新區到大興新區,市區不斷向東拓展,雅安城市建設步入快車道,城市麵貌煥然一新,市民也因城市化建設加快而受益。

  “要想富,先修路”,這是老百姓對“發展”二字的共性認識之一。改革開放40年,我市城市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隨著城市擴容,城市輔道支路縱橫分布,雅安城市交通大格局已初步形成。

  老城區在已有道路的基礎上進行改造提升,姚橋新區新建雅州大道、熊貓大道等路段;北外環線建成通車使過境車輛得到分流,市區康藏路等城市主幹道原來擁堵的交通狀況得到改善;南外環線建成通車後,在中心城區南部形成一個過境交通的便捷通道;新區大道、雨城大道、濱江東西南路等大興新區道路建成後,將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滿足市民多元生活訴求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同時,雨名快速通道、成雅快速通道等項目規劃建設工作也在有序推進。

  城市亮化  綠地增多

  人居生活環境極大改善

  “小時候最常去的地方,當然是張家山公園了。當時,市區可以休閑娛樂的地方很少,張家山公園是很多雅安人的兒時回憶。”市民李庭芬說,和過去相比,現在能休閑的地方太多了,熊貓綠島公園、桃花島公園,還有西康碼頭、熊貓大道沿河一帶的休閑綠地等,豐富了市民的生活。

  改革開放40年,我市的人居生活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城市生態功能不斷完善,城市綠地建設不斷優化——從2008年綠化覆蓋率22.4%和綠地率21.67%,上升到2017年的40.45%、34.98%;人均公園綠地麵積從2008年的7.88%上升到2017年的11.19%。

  抬頭見綠,出門有花。市民走出家門,就可以享受到城市公園綠地帶來的福利。

  2015年,北緯30度公園建成開園。公園內植被豐富、花草眾多,是一個趣味性、參與性的互動式生態文化體驗公園。

  2016年,張家山公園提升改造完成。“老牌”公園舊貌換新顏,市民的滿意度大大提高。

  2017年,熊貓綠島公園建成開園。作為我市首個大型公園,熊貓綠島公園位於市區水中壩,是一個集休閑、娛樂、體驗等為一體的多功能公園。該公園不僅滿足市民休閑娛樂的需求,而且填補了我市大型公園缺失的空白,成為城市名片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園還獲得英國景觀行業協會國家景觀獎。

  2018年初,位於大興新區的桃花島公園向市民開放。桃花島公園融入“海綿城市”建設理念,以保護修複為主要目的,注重自然性、可持續性和親水性,融入雅安地域文化特色,打造成為自然與人文相互襯托、傳統與現代相互融合,集休閑運動、科普教育、保護修複為一體的濕地公園。

  城市裏的大型公園逐漸增多,為市民提供更多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同時,城區道路綠化也逐步完善,街頭節點綠化得到改造建設,城市裏綠色越來越多、景觀越來越美。

  近年來,熊貓大道、雅州大道,碧峰峽路、雨名路等路段進行了綠化提升改造,使雅安街頭景觀大變樣。行走在雅安街頭,道路兩邊樹木成陰、鮮花綻放、綠草青青。人行道內鮮花綠草簇擁,車行道上綠陰成林,各式街頭綠化小景讓人流連忘返。

  這些街頭綠化中,天地仿佛成為一塊畫布,點綴著花草樹木。市民漫步其間,可將俗事拋之腦後,捕捉風的聲響、傾聽鳥的鳴叫,感受園林賦予生活的美好。

  蝸居到廣廈  安居到優居

  住房保障體係圓百姓安居夢

  改革開放40載,雅安城鎮住房建設也不斷得到改善。住房形態從“筒子樓”到“單元樓”再到“電梯公寓”,不斷升級換代;居民住房完成由住房緊缺到“居者有其屋”再到“住有所居,住有所樂”的華麗蛻變,人居條件、人居環境、人居品質等方麵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城鎮住房建設在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同時,也助推著城市發展。

  “我經曆過4次住房變遷,從剛開始參加工作分配的20平方米單間,到現在100平方米的商品房。過去,我從未想過會有如此好的條件。從住單間到電梯公寓,一路走來,我切實享受到雅安經濟發展的紅利,享受到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年過半百的市民孫德明說。

  同時,得益於2007年以來的實踐探索,一個以廉租房、公租房、棚戶區改造、安置房建設為主的住房保障體係在我市已基本形成。

  數據統計,自2007年實施住房保障工作以來,我市已累計開工建設公共租賃住房(含廉租住房)共計12438套,公共租賃住房(含廉租住房)分配惠及9835戶家庭。2009年至今,全市共改造各類棚戶區37450戶。

  “現在的房子比過去好太多。過去,我住在自家修建的農房裏,因年久失修有時還會漏雨;棚戶區改造讓我家搬進規範化的高樓,小區綠化充沛、設施齊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公園一般的環境。”家住雨城區魏家崗小區的魏瓊珍說。

  魏家崗小區僅僅是我市棚戶區改造的一個縮影,鬥膽片區安置房、城後路片區安置房、北郊片區安置房,以及大興穆家村安置房、順路村安置房等,見證了我市棚戶區改造進程。

  “有了房子,在城裏才有歸宿感。”56歲的李子雲享受到公租房政策,在市區迎新公租房小區已經居住3年,“租金不高,環境很好,做夢也沒想到能住上這麽好的房子。”

  居者有其屋——這是每一位市民的期盼。危舊房棚戶區改造,為市民構築和諧溫馨的新家園;公租房政策,讓暫時無力購房的群體,隻需要花不多的錢,就能在城市裏擁有一個溫暖的家……

  創新發展  大力培育

  深化拓展“百鎮建設行動”

  改革開放40載,我市廣大農村地區的發展也不斷得到提升。我市大力培育創建一個又一個特色城鎮,深化拓展“百鎮建設行動”,在充分發揮小城鎮聯結城鄉、輻射農村的重要作用基礎上,培育出國家級、省級特色小城鎮,進一步彰顯我市小城鎮自然、生態、文化的特色和優勢。

  2012年省住建廳施行“百鎮建設行動”試點鎮申報以來,我市積極開展“百鎮建設行動”試點鎮推動工作。到2020年,將通過市、縣(區)分級培育,力爭將現有7個試點鎮拓展至15個。其中,創建國家級特色鎮1個,省級特色鎮4個,市級特色鎮10個。

  截至目前,我市“百鎮建設行動”試點鎮拓展至14個,分別是:雨城區多營鎮、對岩鎮、上裏鎮、中裏鎮,名山區百丈鎮,滎經縣龍蒼溝鎮、花灘鎮,漢源縣九襄鎮、宜東鎮,蘆山縣飛仙關鎮、龍門鎮,寶興縣靈關鎮、隴東鎮,天全縣始陽鎮。

  在14個試點鎮中,創建省級特色小城鎮4個,分別是雨城區多營鎮、上裏鎮,寶興縣靈關鎮,滎經縣龍蒼溝鎮。其中,多營鎮也成功申報為國家級特色小鎮。

  實施“百鎮建設行動”,不僅完善我市村鎮的規劃修編,加強並推進試點鎮道路、排水、綠地等基礎設施建設,而且優化了農村人居生態環境,推進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補齊農村地區發展短板,讓農村發展與城市齊頭並進。

  與此同時,試點鎮還進行相關產業支撐培育,以產業帶動發展,以特色產業強鎮富鎮。在試點鎮的發展中,我市精準定位小城鎮的產業發展方向,製定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和扶持政策,推進了特色產業項目落地、發揮效益。

  40年櫛風沐雨,40年砥礪奮進。對雅安而言,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長足進步,城鄉一體化建設成效明顯,百姓生活質量節節攀升。然而發展並未止步,發展還在繼續,雅安綠色發展示範市的藍圖已繪就,未來美景可期可盼。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柳青 采寫 市住建局供圖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