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股票通市場熱點官网

那些记忆中的“年味儿”

时间:2025-04-27 00:04:14来源:

貼對聯

 

  殺年豬、年味儿喝旺湯、那记過新年,忆中這是年味儿我市大多數農家迎接新年的方式。在中國人所有的那记節日裏,最讓人期盼和心動的忆中就是春節。一元複始,年味儿萬象更新。那记中國人是忆中最講究年味兒的,無論是年味儿誰,對過年一點都不會怠慢。那记

  從什麽時候開始我們感覺到了春節的忆中年味兒?從什麽時候我們意識到,原來快過年了?年味儿經濟的發展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讓我們的那记年味兒變得不再那麽濃烈,可是忆中期盼的心情並沒有減少。請跟隨記者的走訪,回憶不同時代的年味兒。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

  平時省吃儉用隻為過年

  周忠英是雨城區上裏鎮村民,生於上世紀50年代,今年已經58歲了。周忠英回憶起兒時的過年,忍不住感慨如今的好時代:“我們那時候好窮嘛,飯都吃不起,最盼望的就是過年了。那時不會像現在這樣,一家人殺幾頭豬過年。隻能平時節省點,過年才有條件買肉,還要蒸米饃饃,打湯圓粉子。”

  年過半百的周忠英感慨,現在平常的日子都比以前過年吃得好穿得好,可是她仍然盼望著過年。周忠英有兩個兒子,一個在攀枝花成家立業了,一個在雅安工作,一大家人聚在一起的時候不多,但是春節都會回家團圓。一起放爆竹、吃年飯、包湯圓、打牌娛樂,這就是周忠英的盼頭。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

  好事兒都趕在春節

  劉士全是普通的打工族,今年34歲了,記憶中的年味兒是寫春聯、趕大集、穿新衣、包餃子、做臘肉……她說一生中最值得回憶的趣事仿佛都集中在了春節。雖然當時經濟條件不是很好,物質上仍顯貧乏,但濃鬱的年味讓人記憶猶新。她回憶說:“女孩子天生愛漂亮,平時喊家長買新衣服,家長都會說過年再買。過年還有一個盼頭就是壓歲錢,大人給幾塊錢都高興得不得了。”現在吃穿住行各個方麵都比以前豐富得多,可劉士全卻感覺人們過春節的方式越來越機械,缺少了以前那種期盼感,她說:“以前很多東西都是家人自己做的,現在都買得到了,少了那種參與其中的感覺。”

  作為80後的陳芳,如今是我市一名公務員,想起記憶中的年味兒,她說:“過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好耍,父母親的兄弟姐妹多,過年的時候,所有小朋友聚到一起又鬧又跳的。我記得有一年爸爸給我們買了很多煙花、玩具,我們耍瘋了。吃的也多,還可以拿到壓歲錢,雖然隻有幾塊錢,但是我們還是非常滿足。”陳芳感歎說,可能這也是成長的煩惱,長大了煩惱的事情也多了,失去了兒時那種快樂。

  90後、00後

  吃喝玩樂的好時節

  最盼望過年的始終是小朋友,生在新時代,長在陽光裏的90後、00後,他們的年味兒可謂是精彩紛呈。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小朋友,在他們眼中,春節就是一個歡樂的海洋。不僅可以吃到許多好吃的,收到各種各樣的禮物,還可以去親戚朋友家拜年,而壓歲錢也比以前豐厚了很多。

  過年旅遊成了他們的主要活動。市民陳先生的兒子今年8歲,陳先生說:“過春節和家人團年以後,我們都會出去旅遊,帶孩子去看看外麵的世界,感受不同的新年氛圍,對孩子的成長也有幫助。”

  李婷是我市某大學的學生,作為90後大學生,她記憶中的年味兒就是全家人團圓,以及和同學好友歡聚。她說:“過年就是一個字,忙!忙著和家裏人團聚,也忙著和同學一起耍。每年還沒有玩兒夠,不知不覺就開學了。”但是今年過年,她卻有自己的打算,她要去雲南的一家青年旅店當義工。她回憶,有一次和父母去雲南旅遊,認識了在青年旅店當義工的大學生,她覺得非常有意義,既能看到美麗的風景,又能學到一些課本以外的知識,提高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記者 王敏子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