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青山為伴,将担记汉與草木為鄰。当写“90後”黨員幹部劉世明是秦岭漢濱區人,從2022年8月來漢陰縣鐵佛寺鎮農業綜合服務站報道的山林深处寺镇第一天起,就肩負起守護著鐵佛寺鎮23.4萬畝山林的阴县職責。2023年度,铁佛他的林业刘世辛勤付出得到了各級林業部門認可表彰,先後榮獲市級、干部縣級林業工作先進個人及鎮級優秀幹部榮譽稱號。将担记汉
紮根農村愛青山“我從小生長在城市裏,当写大學後又留校任教,秦岭對農村一無所知。山林深处寺镇”鐵佛的阴县山山水水,給了這個城市少年無盡的铁佛喜悅,也給了他無數的林业刘世挑戰。從市裏驅車90公裏,進入北部山區後,首先要克服的就是這一彎又一彎的盤山路,為了應對身體的不適,他開始調整生活作息。晨起伴著薄霧裏的雞鳴,換上運動鞋,從慢跑開始,3公裏、5公裏、10公裏……持續的晨跑,不僅讓他的身體迅速適應大山深處的環境,更錘煉了他堅韌不拔的優秀品質。“記得第一次到山頭巡林時我完全分不清馬尾鬆和鬆樹。”劉世明說,“但幹一行愛一行、幹一行精一行,我給自己‘加油充電’,利用各種方式學習相關知識。”為了盡快熟悉業務,他積極向老同誌請教、向兄弟鄉鎮取經,並利用業餘時間研讀了大量涉及林政資源管護、森林防火等工作的書籍。“世明很善於學習,一年到頭,他在山裏、林子裏轉悠的時間比在辦公室多多了,對鐵佛的溝溝坎坎、一草一木了然於心。”農綜站站長徐小鬆介紹說。不到兩年時間,20多萬畝山林,哪裏有古樹名木、哪裏存在火災隱患、哪個片區需要重點巡查預防,都刻在他的腦子裏。
躬身實踐護青山雖隻是一位普通的林業幹部,但他主動思考、積極謀劃,用積累的經驗和勇敢的實踐構築起最堅強的防線。從每年10月份起,在長達8個月的重點森林防火期裏,劉世明巡視、宣傳、培訓的工作就沒斷過。一件防風夾克,一雙沾著泥土的運動鞋,就是他的“日常穿搭”。1月20日16時左右,正在整理護林員合同的劉世明接到模擬火情報告電話:水廠路上有火情,煙霧較大。他腦海中立即出現一個場景:報告所述地點是桑園,附近沒有森林,不必過分擔憂,但產業園裏雜草幹枯,也不能掉以輕心。“馬主席,水廠路上發現火情,我現在馬上帶人去滅火。”他一邊向上級匯報情況,一邊按照應急預案迅速組織人員攜帶工具奔赴現場。“鄧支書,這塊地幹草多,趁著還沒起風,先把左邊坎上的草割掉,以防向上蔓延。”觀察起火點後,劉世明迅速做出安排,“請滅火組立即戴上防護麵罩進入既定區域滅火,煙霧大務必注意安全。”隨著鐵鏟拍滅最後一縷火苗,防火演練圓滿收官。“每次防火演練我都參加了,這個小夥體力比我們跑慣了山路的老農民還好,有他在,我們森林防火工作底氣更足了!”四合村老支書鄧澤成說。
眷戀滿懷守青山孩子是每一個家庭的核心,也是社會的希望與未來。劉世明充分把握“大手拉小手”係列宣講活動的時機,多次走進鎮域學校宣講“森林資源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等知識。為了使宣傳效果達到更優,他提前到學校向孩子們了解近期關注的熱點話題。再把宣傳內容和孩子們感興趣的遊戲、動漫IP高度粘合,製作成精美的ppt、動畫片,設計印製能抓住孩子眼球的宣傳單頁。“我喜歡聽樹的課,這是我在課上回答問題得到的獎品”,幼兒園大班的哲哲高高地舉著紅色楓葉書簽滿臉驕傲。在巡山的途中,世明把好看的樹葉、小花、野果收集起來,簡單處理後,作為給孩子們的小小獎勵。既能鼓勵孩子們積極參加活動,又能科普這些花果樹葉中蘊藏的知識。在農村,田間地頭和農家小院才是宣教的主陣地。和孩子們不同,這些飽經風霜的鄉親們有著自己的見解。“總書記說了,咱們秦嶺是中華的祖脈。保護森林樹木就是保護秦嶺的根脈枝葉。”山裏農民的樸實讓人感動。“各位老輩子,你們在這兒生活了幾十年,對這兒的一草一木都比我這外地人懂得多,咋能讓樹長得好,保護得好,你們是我的老師。”給這些一生勞碌的前輩們充分的尊重,是世明宣講活動舉辦成功的秘訣。向前輩們學習實地經驗,再將林木保護、森林防火科學知識傳授給他們,言語的一來一回間,他用自己熱情、真實、樸實和接地氣的講解方式,讓每一次宣傳都深入人心。在一次次的走訪、宣講中,同事口裏的“小劉”已然成了百姓心中的“劉老師”。他堅信,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作為一名林業人、一名森林防火工作人員,我將用全部精力守護這青山。”劉世明目光堅定,語氣鏗鏘。
編輯:李西明
編審:餘濤 黃琪雅
終審:鍾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