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勵誌,选择愛我家鄉,多暑多放飛夢想”暑期小學生夏令營 參加夏令營、期欢旅遊,乐也在這個炎熱的选择暑假,補習班、多暑多培訓班不再是期欢我市中小學學生的唯一選擇。隨著家長思想觀念的乐也轉變,我市中小學生的选择暑假生活也在悄然發生著改變。 【變化】 參加夏令營 長見識 看家鄉巨變 7月20日,多暑多雨城區“感恩勵誌,期欢愛我家鄉,乐也放飛夢想”為主題的选择暑期小學生夏令營開營,吸引了全區學生和家長近90名。多暑多開營後短短幾天時間,期欢同學們已感受到活動的豐富多彩。 參觀中裏嘉陽小區的農業博物館、新區住戶、中裏鎮幼兒園、隴西河廊橋,上裏廟圷水井家園等,親眼見證災後家鄉農村發生的巨大變化;聆聽原雨城區武裝部政委宋利民爺爺以“親曆在雅安解放的日子”為題的講座,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尋訪上裏古鎮紅色足跡,聽導遊講述當年紅軍在上裏的革命戰鬥故事,孩子們紛紛為紅軍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所感動。 為拓展同學們的能力,夏令營還特別開展“紅領巾小視角,看家鄉大變化”的采訪活動,由10名營員組成紅領巾小記者團,通過采訪搬進新居的住戶、新聞媒體記者、社會群眾等,讓孩子們深切感受黨、國家、社會、人民對災區家鄉建設的關心支持。 “通過此次夏令營活動,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們愛家鄉、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提高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質,深化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夏令營活動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這樣的形式和活動得到了一同參加夏令營活動的家長的讚同。 “我非常支持孩子來參加類似的夏令營活動,孩子喜歡,參與熱情高,還能在活動中學知識、長見聞,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比呆在培訓學校學習好。”學生家長張女士表示,以後假期生活會給兒子安排一些有意義的戶外活動,尊重孩子的意願,讓他健康成長。 親子旅行 遊山水 寓教於行 2日,市區某事業單位職工高先生帶著兒子和妻子到達成都,幾個小時候後,他們將飛往海南三亞。 像高先生這樣帶著孩子親子旅遊的家長很多。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和家長思維方式的轉變,“讀萬卷書行萬裏路”越來越為大多數家長認同。 記者走訪市區多家旅行社,發現很多旅行社推出了針對學生的旅遊方案,如畢業遊、夏令營、特色親子遊產品,其中親子遊深受學生和家長喜愛。暑期裏,學生和家長成了旅行社消費的主要人群。 有旅行社透露,旅遊價格方麵,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是遊客出行人數較往年有所增加”,該旅行社負責人介紹,今年幾位同齡學生或幾個家庭一起結伴出遊的情況較多。正值酷暑,炎熱難耐,近段時間以來,去往海濱城市及雲南等地避暑的遊客最多。 今年初三剛畢業的學生李璐就是其中一位。前幾日,她剛同父母一道從雲南旅行回來,八月她還計劃和同學去爬峨眉山。“反正暑假那麽多天,在家呆著不是補課就是看電視,何不趁著假期出去長長見識呢。”李璐說,上個假期她因為要中考,哪裏都沒敢去,天天在培訓班和家裏兩頭跑,沒有激發太多學習興趣,反而浪費了很多休息時間。 李璐的媽媽趁著孩子中考完,也專門請了年假帶孩子出去散心,納涼。“以往想著孩子要學習,假期裏都讓她補課,今年孩子主動提出想換一種方式過暑假,我們也讚成。” 據了解,假期裏帶孩子出去遊玩的父母不在少數,不過大多數由於工作原因,不能走得太遠,我市碧峰峽風景區、上裏古鎮等景區,成了很多父母與孩子納涼的好去處。 家長們認為,親子時光給他們帶來了久違的幸福。 【建議】 合理規劃 享受個性假期 隨著社會的開放,年齡的增大,很多學生對自由支配自己假期的渴望逐漸強烈起來。不少同學表示,不願意再一味地聽從父母的安排,呆在家裏做作業或是上補習班。他們更願意積極行動起來,用自己的計劃打動父母,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快樂暑假。 高一學生張果在放假之初,就擬定了一份詳細的暑假計劃,其中包括具體的學習時間,自己喜愛的運動時間,以及旅遊時間,計劃具體到了每一天。“拿給父母看時,沒想到他們一下就同意了。”張果笑言,爸爸表揚他有了獨立思考和規劃的能力,並囑咐他要按照計劃表嚴格執行。 “學生們應該結合自己的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合理地規劃假期。”在了解到張果的計劃後,雨城七中教師衛建表示讚同,並就“如何合理安排暑假計劃”給學生們支招。 衛建說,最合理的暑假計劃應該建立在學生自主規劃、自主管理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理性地選擇、規劃。現在很多學生的暑假更多地是由父母規劃,孩子被動地接受,在這種心存抵觸的情況下扭曲地度過,寒暑假反而會給學生們帶來額外的壓力。 “教育的本質是讓人生活得更美好,教育應該首先讓孩子們學會做人、學會對自己負責,繼而才能對家庭和社會負責。” 衛建表示,合理的暑假計劃一定要結合自身的興趣和需要,麵對強硬的父母時,用自己合理的規劃去說服他們。同時他提醒,家長們要尊重孩子們的意願,給予其發展的空間,也要在學生們想法不周全時,及時給予指導。 記者 衛柳如 記者手記: 假期,理應是孩子的快樂時光。可是,眼下見諸報端和網絡更多的是,名目繁多的培訓班和補習班“搶占”了孩子們的假期,讓他們疲憊不堪。在這種背景下,我市部分中小學學生家長勇於放手 、樂於陪伴、敢於讓孩子做主的勇氣著實令人鼓舞,值得點讚。 孩子本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引導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沒有權利替他們做主,強求他們連假 期時間也要關在各種類型的教室裏,接受所謂的“學習”。我們能做的是,其實是尊重他們的興趣, 善待他們的天性,讓他們在大自然中、在與人的自然交往中,認識世界、認識我們身處的社會、認 識自我,學會探索,學會感恩,這樣他們才會擁有快樂的能力。 記者 衛柳如
“感恩勵誌,选择愛我家鄉,多暑多放飛夢想”暑期小學生夏令營
參加夏令營、期欢旅遊,乐也在這個炎熱的选择暑假,補習班、多暑多培訓班不再是期欢我市中小學學生的唯一選擇。隨著家長思想觀念的乐也轉變,我市中小學生的选择暑假生活也在悄然發生著改變。
【變化】
參加夏令營
長見識 看家鄉巨變
7月20日,多暑多雨城區“感恩勵誌,期欢愛我家鄉,乐也放飛夢想”為主題的选择暑期小學生夏令營開營,吸引了全區學生和家長近90名。多暑多開營後短短幾天時間,期欢同學們已感受到活動的豐富多彩。
參觀中裏嘉陽小區的農業博物館、新區住戶、中裏鎮幼兒園、隴西河廊橋,上裏廟圷水井家園等,親眼見證災後家鄉農村發生的巨大變化;聆聽原雨城區武裝部政委宋利民爺爺以“親曆在雅安解放的日子”為題的講座,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尋訪上裏古鎮紅色足跡,聽導遊講述當年紅軍在上裏的革命戰鬥故事,孩子們紛紛為紅軍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所感動。
為拓展同學們的能力,夏令營還特別開展“紅領巾小視角,看家鄉大變化”的采訪活動,由10名營員組成紅領巾小記者團,通過采訪搬進新居的住戶、新聞媒體記者、社會群眾等,讓孩子們深切感受黨、國家、社會、人民對災區家鄉建設的關心支持。
“通過此次夏令營活動,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們愛家鄉、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提高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質,深化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夏令營活動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這樣的形式和活動得到了一同參加夏令營活動的家長的讚同。 “我非常支持孩子來參加類似的夏令營活動,孩子喜歡,參與熱情高,還能在活動中學知識、長見聞,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比呆在培訓學校學習好。”學生家長張女士表示,以後假期生活會給兒子安排一些有意義的戶外活動,尊重孩子的意願,讓他健康成長。
親子旅行
遊山水 寓教於行
2日,市區某事業單位職工高先生帶著兒子和妻子到達成都,幾個小時候後,他們將飛往海南三亞。
像高先生這樣帶著孩子親子旅遊的家長很多。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和家長思維方式的轉變,“讀萬卷書行萬裏路”越來越為大多數家長認同。
記者走訪市區多家旅行社,發現很多旅行社推出了針對學生的旅遊方案,如畢業遊、夏令營、特色親子遊產品,其中親子遊深受學生和家長喜愛。暑期裏,學生和家長成了旅行社消費的主要人群。
有旅行社透露,旅遊價格方麵,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是遊客出行人數較往年有所增加”,該旅行社負責人介紹,今年幾位同齡學生或幾個家庭一起結伴出遊的情況較多。正值酷暑,炎熱難耐,近段時間以來,去往海濱城市及雲南等地避暑的遊客最多。
今年初三剛畢業的學生李璐就是其中一位。前幾日,她剛同父母一道從雲南旅行回來,八月她還計劃和同學去爬峨眉山。“反正暑假那麽多天,在家呆著不是補課就是看電視,何不趁著假期出去長長見識呢。”李璐說,上個假期她因為要中考,哪裏都沒敢去,天天在培訓班和家裏兩頭跑,沒有激發太多學習興趣,反而浪費了很多休息時間。
李璐的媽媽趁著孩子中考完,也專門請了年假帶孩子出去散心,納涼。“以往想著孩子要學習,假期裏都讓她補課,今年孩子主動提出想換一種方式過暑假,我們也讚成。”
據了解,假期裏帶孩子出去遊玩的父母不在少數,不過大多數由於工作原因,不能走得太遠,我市碧峰峽風景區、上裏古鎮等景區,成了很多父母與孩子納涼的好去處。
家長們認為,親子時光給他們帶來了久違的幸福。
【建議】
合理規劃 享受個性假期
隨著社會的開放,年齡的增大,很多學生對自由支配自己假期的渴望逐漸強烈起來。不少同學表示,不願意再一味地聽從父母的安排,呆在家裏做作業或是上補習班。他們更願意積極行動起來,用自己的計劃打動父母,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快樂暑假。
高一學生張果在放假之初,就擬定了一份詳細的暑假計劃,其中包括具體的學習時間,自己喜愛的運動時間,以及旅遊時間,計劃具體到了每一天。“拿給父母看時,沒想到他們一下就同意了。”張果笑言,爸爸表揚他有了獨立思考和規劃的能力,並囑咐他要按照計劃表嚴格執行。
“學生們應該結合自己的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合理地規劃假期。”在了解到張果的計劃後,雨城七中教師衛建表示讚同,並就“如何合理安排暑假計劃”給學生們支招。
衛建說,最合理的暑假計劃應該建立在學生自主規劃、自主管理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理性地選擇、規劃。現在很多學生的暑假更多地是由父母規劃,孩子被動地接受,在這種心存抵觸的情況下扭曲地度過,寒暑假反而會給學生們帶來額外的壓力。
“教育的本質是讓人生活得更美好,教育應該首先讓孩子們學會做人、學會對自己負責,繼而才能對家庭和社會負責。”
衛建表示,合理的暑假計劃一定要結合自身的興趣和需要,麵對強硬的父母時,用自己合理的規劃去說服他們。同時他提醒,家長們要尊重孩子們的意願,給予其發展的空間,也要在學生們想法不周全時,及時給予指導。
記者 衛柳如
記者手記:
假期,理應是孩子的快樂時光。可是,眼下見諸報端和網絡更多的是,名目繁多的培訓班和補習班“搶占”了孩子們的假期,讓他們疲憊不堪。在這種背景下,我市部分中小學學生家長勇於放手 、樂於陪伴、敢於讓孩子做主的勇氣著實令人鼓舞,值得點讚。
孩子本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引導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沒有權利替他們做主,強求他們連假 期時間也要關在各種類型的教室裏,接受所謂的“學習”。我們能做的是,其實是尊重他們的興趣, 善待他們的天性,讓他們在大自然中、在與人的自然交往中,認識世界、認識我們身處的社會、認 識自我,學會探索,學會感恩,這樣他們才會擁有快樂的能力。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