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市人省農業廳下發關於開展2015年省現代青年農場主計劃調訓工作的参加通知,我市11人通過審核,全省青年將參加全省現代青年農場主培育計劃。现代對於他們而言,农场創業發展有了新的主培依托。 即將踏上培育之旅的育计“準”現代青年農場主們,對於此次培育有著怎樣的市人期盼與夢想?培育計劃能否幫助他們實現夢想? 需要啥? 求技術、求政策 陽超: 名山區某苗木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参加 2012年組織成立合作社,全省青年以經營茶苗、现代獼猴桃樹苗、农场綠化苗木等為主,主培年產值3000萬元以上,育计合作社成員目前150多戶,市人每年為每戶社員創收達10萬元以上。 要實現合作社的可持續發展,提升技術是關鍵 在申報材料“文化程度”一欄,陽超填上了“中專”。 實際上,在他的合作社裏,他已經算是“高學曆”了。陽超告訴記者,他的合作社裏,成員主體為當地村民,大部分都是初中、中專,甚至小學文憑,文化層次普遍較低。有一部分靠種植經驗成了當地的種植大戶,並掙到了錢,但要實現合作社的持續健康發展,還得依靠先進、科學的種植技術。 據悉,陽超的合作社以銷售茶苗起家。迎合市場需求,近年來,合作社調整產業結構,延長產業鏈,陸續往高端良種茶苗發展,又種植起了獼猴桃樹苗、綠化苗木等。但陽超坦言,在對獼猴桃管理、庫存及高端良種茶苗的繁育等技術方麵,仍比較欠缺。 “茶苗供應市場逐漸趨於飽和,如何推陳出新,實現合作社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們一直思考的問題。”陽超說,要想一直發展下去,隻有不斷學習。“有機會參加這次青年農場主培育計劃,最希望能從專家、教授那裏學到先進的管理經驗、科學的種植技術。同時,希望能與全國各地的成功人士坐在一起探討學習。” 李莉:名山區養殖大戶。2001年開始發展生豬養殖,如今生豬年出欄量達3000至4000頭。 養殖生產投入大,見效慢,希望得到一些政策上的扶持、項目上的幫助 生豬養殖是一個生產周期長,投入多、風險大的行業。豬市的暴漲暴跌,常常讓養豬大戶摸不著頭腦。 與大多數生豬養殖大戶一樣,李莉最擔心兩大問題:一是疾病防控,二是資金周轉。豬一旦染病又得不到及時控製,養殖戶就會麵臨虧損。在疾病防控方麵,隨著養殖經驗不斷豐富,加上當地畜牧、農業部門隔三差五地前往基地實地探訪,生豬疾病防控對李莉來說,並不十分棘手。 令李莉最頭痛的是養豬場的資金周轉問題:“生豬養殖資金投入大,周期長,見效慢。生豬存欄多,就意味著錢轉化成了固定資產。若這時候趕上行情不好,需要資金應對卻一時提不出錢來;若行情好,想擴大養殖規模,拿不到貸款,就什麽也做不成。” 因此,對於參加青年農場主培育計劃,除了學習到先進的管理技術,以及應對市場波動的本領外,她更希望能得到一些政策上的扶持、項目上的幫助。 能給啥? 線上線下“雙培訓” 技術政策均到位 省現代青年農場主培育計劃,能否圓陽超、李莉這樣的青年農場主的夢想? 記者從市農業部門了解到,此次省現代青年農場主培育計劃的培育方式多樣,包括培訓指導、創業孵化、認定管理、政策扶持等,能有效為培育對象提供服務,提高培育質量。 在這些培育方式裏,有一些措施顯然能給陽超帶來欣喜與期盼。比如,在技術扶持方麵,將邀請優秀創業導師、成功創業人士、資深專業教師和熟悉產業發展人士授課,強化創業理念和創業技術培訓、現代農業生產經營知識和技術培訓,激發培育對象創業興業動力,提升生產經營水平和產業發展能力。 如果說這是“線下”的“一對多”扶持的話,那“線上”的“多對一”扶持更是有利於像陽超這樣的求技術心切的農場主解決疑難問題。市農業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農業部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將利用智慧農民雲平台為現代青年農場主培育對象提供在線教育培訓、在線管理考核。在這個“雲平台”上,我市青年農場主將有機會在線請教行業專家、在線交流技術問題。 而對於李莉來說,最讓她興奮的措施莫過於這條:通過申請加入現代青年農場主培養計劃的農戶將得到一係列資金幫扶,並可優先享受各級政策的扶持。其中,包括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的1萬元資助,以及郵儲銀行設立的專屬金融產品、配套金融服務等。 “當我看到這條培育措施時,我就看到了希望。”李莉說,相信這條培育措施會幫助到很多青年農場主解決實際困難。 而實際上,省現代青年農場主培育計劃能給予的還遠不止這些。比如,“智慧農民雲平台”還可以為現代青年農場主培育對象提供農村電子商務對接、信息推送等跟蹤服務,幫助他們延伸產業鏈,“觸電”網絡,解決產銷問題;對具備較好產業基礎的培育對象,重點給予擴大產業規模、強化市場開拓、提升產業持續發展能力等方麵的指導。對其他培育對象,按自願原則組成3-5人的創業團隊,組織進入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或農業企業的實體基地進行創業孵化,為培育對象提供提升創業能力的實踐平台。 市農業部門相關負責人稱,相信通過這次培育計劃,將在我市帶動形成一批創業能力強、技術水平高的青年農場主隊伍。 記者 蔣龍華
21日,市人省農業廳下發關於開展2015年省現代青年農場主計劃調訓工作的参加通知,我市11人通過審核,全省青年將參加全省現代青年農場主培育計劃。现代對於他們而言,农场創業發展有了新的主培依托。
即將踏上培育之旅的育计“準”現代青年農場主們,對於此次培育有著怎樣的市人期盼與夢想?培育計劃能否幫助他們實現夢想?
需要啥?
求技術、求政策
陽超: 名山區某苗木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参加 2012年組織成立合作社,全省青年以經營茶苗、现代獼猴桃樹苗、农场綠化苗木等為主,主培年產值3000萬元以上,育计合作社成員目前150多戶,市人每年為每戶社員創收達10萬元以上。
要實現合作社的可持續發展,提升技術是關鍵
在申報材料“文化程度”一欄,陽超填上了“中專”。
實際上,在他的合作社裏,他已經算是“高學曆”了。陽超告訴記者,他的合作社裏,成員主體為當地村民,大部分都是初中、中專,甚至小學文憑,文化層次普遍較低。有一部分靠種植經驗成了當地的種植大戶,並掙到了錢,但要實現合作社的持續健康發展,還得依靠先進、科學的種植技術。
據悉,陽超的合作社以銷售茶苗起家。迎合市場需求,近年來,合作社調整產業結構,延長產業鏈,陸續往高端良種茶苗發展,又種植起了獼猴桃樹苗、綠化苗木等。但陽超坦言,在對獼猴桃管理、庫存及高端良種茶苗的繁育等技術方麵,仍比較欠缺。
“茶苗供應市場逐漸趨於飽和,如何推陳出新,實現合作社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們一直思考的問題。”陽超說,要想一直發展下去,隻有不斷學習。“有機會參加這次青年農場主培育計劃,最希望能從專家、教授那裏學到先進的管理經驗、科學的種植技術。同時,希望能與全國各地的成功人士坐在一起探討學習。”
李莉:名山區養殖大戶。2001年開始發展生豬養殖,如今生豬年出欄量達3000至4000頭。
養殖生產投入大,見效慢,希望得到一些政策上的扶持、項目上的幫助
生豬養殖是一個生產周期長,投入多、風險大的行業。豬市的暴漲暴跌,常常讓養豬大戶摸不著頭腦。
與大多數生豬養殖大戶一樣,李莉最擔心兩大問題:一是疾病防控,二是資金周轉。豬一旦染病又得不到及時控製,養殖戶就會麵臨虧損。在疾病防控方麵,隨著養殖經驗不斷豐富,加上當地畜牧、農業部門隔三差五地前往基地實地探訪,生豬疾病防控對李莉來說,並不十分棘手。
令李莉最頭痛的是養豬場的資金周轉問題:“生豬養殖資金投入大,周期長,見效慢。生豬存欄多,就意味著錢轉化成了固定資產。若這時候趕上行情不好,需要資金應對卻一時提不出錢來;若行情好,想擴大養殖規模,拿不到貸款,就什麽也做不成。”
因此,對於參加青年農場主培育計劃,除了學習到先進的管理技術,以及應對市場波動的本領外,她更希望能得到一些政策上的扶持、項目上的幫助。
能給啥?
線上線下“雙培訓”
技術政策均到位
省現代青年農場主培育計劃,能否圓陽超、李莉這樣的青年農場主的夢想?
記者從市農業部門了解到,此次省現代青年農場主培育計劃的培育方式多樣,包括培訓指導、創業孵化、認定管理、政策扶持等,能有效為培育對象提供服務,提高培育質量。
在這些培育方式裏,有一些措施顯然能給陽超帶來欣喜與期盼。比如,在技術扶持方麵,將邀請優秀創業導師、成功創業人士、資深專業教師和熟悉產業發展人士授課,強化創業理念和創業技術培訓、現代農業生產經營知識和技術培訓,激發培育對象創業興業動力,提升生產經營水平和產業發展能力。
如果說這是“線下”的“一對多”扶持的話,那“線上”的“多對一”扶持更是有利於像陽超這樣的求技術心切的農場主解決疑難問題。市農業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農業部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將利用智慧農民雲平台為現代青年農場主培育對象提供在線教育培訓、在線管理考核。在這個“雲平台”上,我市青年農場主將有機會在線請教行業專家、在線交流技術問題。
而對於李莉來說,最讓她興奮的措施莫過於這條:通過申請加入現代青年農場主培養計劃的農戶將得到一係列資金幫扶,並可優先享受各級政策的扶持。其中,包括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的1萬元資助,以及郵儲銀行設立的專屬金融產品、配套金融服務等。
“當我看到這條培育措施時,我就看到了希望。”李莉說,相信這條培育措施會幫助到很多青年農場主解決實際困難。
而實際上,省現代青年農場主培育計劃能給予的還遠不止這些。比如,“智慧農民雲平台”還可以為現代青年農場主培育對象提供農村電子商務對接、信息推送等跟蹤服務,幫助他們延伸產業鏈,“觸電”網絡,解決產銷問題;對具備較好產業基礎的培育對象,重點給予擴大產業規模、強化市場開拓、提升產業持續發展能力等方麵的指導。對其他培育對象,按自願原則組成3-5人的創業團隊,組織進入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或農業企業的實體基地進行創業孵化,為培育對象提供提升創業能力的實踐平台。
市農業部門相關負責人稱,相信通過這次培育計劃,將在我市帶動形成一批創業能力強、技術水平高的青年農場主隊伍。
記者 蔣龍華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