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全縣仁義鄉永興村新村一角 2014年底,天全縣仁義鄉永興村新村聚居點(匯源新村)建成。养成一開始,好习村民們對小區式的惯共住宅環境不是很習慣。如今,建新3年過去了,四好這裏的养成村民逐漸轉變了觀念,養成了新習慣,好习積極投入到“住上好房子,惯共過上好日子,建新養成好習慣,四好形成好風氣”的养成“四好”新村建設中。 近段時間,好习正是惯共貫徹落實《雅安市新村聚居點管理條例》(下稱《條例》)的關鍵時期,匯源新村裏也掀起了學習的建新熱潮。 踴躍繳納管理費 7月26日上午9點,匯源新村管委會二樓的會議室來了不少新村居民。會議室裏人頭攢動,氣氛熱烈,猶如當天的天氣一樣火熱。 “大家安靜一下,下麵我們開始學習《雅安市新村聚居點管理條例》。”自管委主任王澤元見人到得差不多了,連忙整頓會場秩序,組織大家開始學習。 臨近中午12點,宣傳學習會議結束,王澤元和其他自管委委員以及村幹部才鬆了一口氣。顧不上吃飯,大家又聚在一起統計當天收到的部分綜合管理服務費。“今天是《條例》出台以來第四次組織大家學習,”王澤元說,通過大家主動繳納綜合管理服務費看來,這次學習的效果很好。 這是匯源新村管委會3年來第一次收取管理費,參會的業主中,有21戶當場繳納了共計2920元的費用。其餘業主因為錢沒帶夠等種種原因,表示將盡快繳納。 “業主踴躍繳納管理費的行為充分體現了他們思想上的轉變。”新村村委會主任楊洪芬說,綜合管理服務費對於匯源新村來說還是一個“新生事物”,從傳統農村散戶到聚居點小區居民,大家能夠如此迅速地接受,這與3年多來居住環境的改善和大家思想觀念的轉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匯源新村共187戶737人,來自仁義鄉不同的村組。3年來,新村自管委和村委特別注重感恩教育和思想行為規範教育,有效轉變了村民們的觀念和行為,為《條例》的貫徹落實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積極支持《條例》實施 63歲的楊信華是匯源新村的居民,入住新村前居住在溪口村5組,對於新村的生活他很滿意。“居住環境好了,基礎設施也比以前完善了。”楊信華說,現在就是讓搬回去住都不回去了。 楊信華的家約144平方米,裝修得很漂亮,並且整理得幹幹淨淨。楊信華回憶,以前的住房也寬敞,但到處都擺放著農具等雜物,疏於打理。搬進新家後,衛生習慣改了不少,看到哪裏髒了馬上就打掃。 “以前用旱廁,上了衛生間不習慣衝水;愛亂擺亂放、隨地扔果皮紙屑、隨地吐痰……”說起剛剛入住小區時的不良習慣,楊信華自己都忍不住笑了。 當天,楊信華也參加了《條例》的學習,對於自管委收取管理費的問題,他認“該收”。他說,這筆費用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是為了更好地管理小區,主動繳納管理費是每一名小區業主的義務和責任。 新村自管委負責人和當地村民紛紛表示,《條例》的出台實施,有助於全麵推進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為新村進一步發展帶來了契機,大家堅決擁護和支持。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肖科
天全縣仁義鄉永興村新村一角
2014年底,天全縣仁義鄉永興村新村聚居點(匯源新村)建成。养成一開始,好习村民們對小區式的惯共住宅環境不是很習慣。如今,建新3年過去了,四好這裏的养成村民逐漸轉變了觀念,養成了新習慣,好习積極投入到“住上好房子,惯共過上好日子,建新養成好習慣,四好形成好風氣”的养成“四好”新村建設中。
近段時間,好习正是惯共貫徹落實《雅安市新村聚居點管理條例》(下稱《條例》)的關鍵時期,匯源新村裏也掀起了學習的建新熱潮。
踴躍繳納管理費
7月26日上午9點,匯源新村管委會二樓的會議室來了不少新村居民。會議室裏人頭攢動,氣氛熱烈,猶如當天的天氣一樣火熱。
“大家安靜一下,下麵我們開始學習《雅安市新村聚居點管理條例》。”自管委主任王澤元見人到得差不多了,連忙整頓會場秩序,組織大家開始學習。
臨近中午12點,宣傳學習會議結束,王澤元和其他自管委委員以及村幹部才鬆了一口氣。顧不上吃飯,大家又聚在一起統計當天收到的部分綜合管理服務費。“今天是《條例》出台以來第四次組織大家學習,”王澤元說,通過大家主動繳納綜合管理服務費看來,這次學習的效果很好。
這是匯源新村管委會3年來第一次收取管理費,參會的業主中,有21戶當場繳納了共計2920元的費用。其餘業主因為錢沒帶夠等種種原因,表示將盡快繳納。
“業主踴躍繳納管理費的行為充分體現了他們思想上的轉變。”新村村委會主任楊洪芬說,綜合管理服務費對於匯源新村來說還是一個“新生事物”,從傳統農村散戶到聚居點小區居民,大家能夠如此迅速地接受,這與3年多來居住環境的改善和大家思想觀念的轉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匯源新村共187戶737人,來自仁義鄉不同的村組。3年來,新村自管委和村委特別注重感恩教育和思想行為規範教育,有效轉變了村民們的觀念和行為,為《條例》的貫徹落實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積極支持《條例》實施
63歲的楊信華是匯源新村的居民,入住新村前居住在溪口村5組,對於新村的生活他很滿意。“居住環境好了,基礎設施也比以前完善了。”楊信華說,現在就是讓搬回去住都不回去了。
楊信華的家約144平方米,裝修得很漂亮,並且整理得幹幹淨淨。楊信華回憶,以前的住房也寬敞,但到處都擺放著農具等雜物,疏於打理。搬進新家後,衛生習慣改了不少,看到哪裏髒了馬上就打掃。
“以前用旱廁,上了衛生間不習慣衝水;愛亂擺亂放、隨地扔果皮紙屑、隨地吐痰……”說起剛剛入住小區時的不良習慣,楊信華自己都忍不住笑了。
當天,楊信華也參加了《條例》的學習,對於自管委收取管理費的問題,他認“該收”。他說,這筆費用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是為了更好地管理小區,主動繳納管理費是每一名小區業主的義務和責任。
新村自管委負責人和當地村民紛紛表示,《條例》的出台實施,有助於全麵推進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為新村進一步發展帶來了契機,大家堅決擁護和支持。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肖科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