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14時許,老党一位古稀老人興致勃勃地走進本報新聞資訊中心,员手雅安將三頁信箋紙送到記者眼前,抄关上麵流利抄寫著本報刊登過的爱故有關他的愛心故事。 在電腦普及時代,事展尚對有關文章隻需通過互聯網搜索引擎作相應操作,好风即可為我所用。老党顯然,员手雅安老人不會電腦操作。抄关那麽,爱故他為什麽不嫌麻煩手抄在紙上?事展尚又作何用途? 他叫劉華誠,今年75歲,好风是老党原雅安市(現雨城區)工商聯副會長兼秘書長,是员手雅安有著57年黨齡的老黨員。1996年8月退休後,抄关退而不“休”,相繼擔任雨城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並被聘為雨城區關工委社會公益事業工作團團長。 “《雅安日報》刊登的這個愛心故事,是我親曆的,我把它抄寫整理出來,是要通過區關工委辦公室傳給省關工委主辦的《關愛明天》刊物。”老人說,“這樣做,可以多一個傳遞雅安故事的渠道,讓更多的人看到我們雅安的純樸與真情。” 2008年3月28日,雨城區孔坪鄉關龍村3組村民黃永盛在全家遭遇一場火災之後,進城租店賣山藥、筍子,創業“闖”出了一條成功路。前不久,本報以《舉家進城以店養家熊熊大火之後絕處逢生》為題,報道了黃永盛在社會關愛中奮起的經曆。劉華誠看到本報的報道後,眼前一亮:“當時,我協調動員許多愛心人士給黃永盛送去關愛。而如果沒有雅安好的發展環境,一個遭遇火災的家庭,怎麽能夠振作起來闖出一條新路?我們為什麽不用關愛故事展示雅安的純樸風尚和拚搏、創業的好環境呢?” 於是,劉華誠取出紙筆,根據自己的親曆親聞,抄寫報道並整理成3頁紙的稿件走進了本報。 雨城區關工委辦公室有關人員介紹,劉華誠退休10多年來,通過做協調工作,累計幫助解決了39名貧困學生讀書難的問題,協調為128名殘疾人、‘五保戶’等捐助40000餘元資助金和300多件衣物。劉華誠在傳遞愛心中,還動員、聘請了6位知名民營企業家擔任關工委關愛團名譽團長,協調整合了關愛工作的社會資源。 “沒有良好的創業環境,黃永盛就不可能絕處逢生。”劉華誠說,“用好各種載體展示雅安風采,築巢引‘鳳’,也是為建設國際化區域性生態城市貢獻力量。我們就是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做力所能及的事。” 記者當即將劉華誠老人的手抄稿打印成電子文檔,調傳到雨城區關工委辦公室。 據了解,11月4日,雨城區關工委辦公室對劉華誠抄寫整理的稿件作了認真校對之後,已通過有關渠道轉至省關工委《關愛明天》編輯部。 記者彭華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