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有社會工作者(以下簡稱社工)嗎?市社你知道他們是做什麽的嗎?近年來,社工這一群體正悄然走進人們的工合生活。 在雅安,作联自從“4·20”蘆山強烈地震發生後,成立全國各地不少社工組織紛紛趕來,市社參與到災區的工合救援和重建工作中,讓雅安人在感恩之餘,作联心生敬意。成立因此,市社不少雅安人也身體力行,工合投入到社工服務中來。作联 做一個傳遞溫暖的成立人 每年的3月5日,是市社“學雷鋒紀念日”。 4日,工合李英早早來到雨城區南二路社區,作联等待著四川農業大學的20多位誌願者到來。今天,是他們開展“弘揚雷鋒精神 同創和諧社會”服務活動的日子。 雖然此前已經參加過多次誌願服務活動,但李英仍有些緊張,“以前都是以誌願者的身份參與社工活動;今天是我自己的社工機構第一次活動,我是組織者和發起人。”今年1月,李英申請注冊的“同創社工服務中心”成立。 2015年7月,李英作為誌願者,第一次參與到社工服務中來。“我記得那次活動是到名山區關愛留守兒童。”李英告訴記者,當天,愛心人士給孩子們帶去了書包、文具,醫護人員為孩子們檢查身體,社工和誌願者們一起陪孩子聊天、做遊戲,場麵十分溫馨,“看到娃娃們哈哈大笑,眼睛都亮起來了,我覺得自己的工作特別有意義。” 此後,李英陸續參與過近10次社工服務活動,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到雅安市兒童福利院和殘疾孩子們相處。“別的娃娃都高高興興的,隻有一個聾啞小朋友,孤零零地坐著,眼睛排斥地看著別人玩。”李英特別關照這位小朋友,兩人由陌生到熟悉,到最後,李英與這位小朋友擁抱了很久很久,“我突然覺得,愛心是不需要語言的,隻要用行動表達出來,對方就能感受到。” 也就是從那時候起,李英下定決心,要把社工當作自己的事業來做。2015年,她參加了雅安市社會工作人才初級培訓班,取得了初級證書;又和幾個朋友一起籌劃,成立了“同創社工服務中心”,“個人的力量畢竟太小,我要成立社工機構,招募更多人,一起傳遞溫暖。” 目前,服務中心已經成立,李英有自己的計劃,“現在最要緊的是多開展服務活動,在活動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才能鍛煉自己的‘隊伍’。”關於未來,李英有著更大的夢想,“我最希望的是能承擔一些與婦女、兒童相關的服務項目,盡自己的努力,為雅安的婦女兒童做點事。” 期待更多愛心人士加入 沿著雅上路,李英和誌願者們在南二路社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仔細清掃著排水溝裏的垃圾。 “多虧有這些誌願者的加入,不然就靠我們幾個工作人員,維護起來都很困難。”社區工作人員苟建群告訴記者,近年來,主動聯係社區進行誌願服務的社工組織漸漸多了起來,幾乎平均每月都有一次,“每次活動的主題不同,有的是搞清潔衛生,有的是關愛老人,有的是幫助兒童。” 社區文化是城市文明的載體。“我們的精力畢竟有限,社工人員有過專業的訓練,開展工作更有方法。”苟建群說,每一次社工組織開展的活動,都是對社區工作的有益補充,“期待有更多愛心人士加入。” 近年來,我市十分重視對社工專業化、職業化的引導。2015年,雅安市群團組織社會服務中心共開展了8期初級社工培訓,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和社工界領軍人物前來講課,我市共有1002人取得了市上頒發的初級社工證書。 為了將這1002名初級社工和我市原有社工、各社工服務機構有效地組織起來,今年初,服務中心還籌備成立了雅安市社會工作聯合會,雅安本土社工們有了自己的家。 “成立雅安社工聯,就是要以此更好地整合社會工作的力量,將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者的作用發揮到最大。”據介紹,社工聯剛成立不久,就已與市科協、川農大社科聯、雅安市反邪教協會、有關社區居委會等組織合作,開展慰問演出、公益論壇等活動5場次,擴大了本土社工的影響,展示了自己的服務能力,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果。 “今年,我們還將繼續加強社工人才的培養,完成中級社工460人、高級社工30人、社工督導10人的培養任務,讓市民享受更多專業社工的服務。”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山川
你身邊有社會工作者(以下簡稱社工)嗎?市社你知道他們是做什麽的嗎?近年來,社工這一群體正悄然走進人們的工合生活。
在雅安,作联自從“4·20”蘆山強烈地震發生後,成立全國各地不少社工組織紛紛趕來,市社參與到災區的工合救援和重建工作中,讓雅安人在感恩之餘,作联心生敬意。成立因此,市社不少雅安人也身體力行,工合投入到社工服務中來。作联
做一個傳遞溫暖的成立人
每年的3月5日,是市社“學雷鋒紀念日”。
4日,工合李英早早來到雨城區南二路社區,作联等待著四川農業大學的20多位誌願者到來。今天,是他們開展“弘揚雷鋒精神 同創和諧社會”服務活動的日子。
雖然此前已經參加過多次誌願服務活動,但李英仍有些緊張,“以前都是以誌願者的身份參與社工活動;今天是我自己的社工機構第一次活動,我是組織者和發起人。”今年1月,李英申請注冊的“同創社工服務中心”成立。
2015年7月,李英作為誌願者,第一次參與到社工服務中來。“我記得那次活動是到名山區關愛留守兒童。”李英告訴記者,當天,愛心人士給孩子們帶去了書包、文具,醫護人員為孩子們檢查身體,社工和誌願者們一起陪孩子聊天、做遊戲,場麵十分溫馨,“看到娃娃們哈哈大笑,眼睛都亮起來了,我覺得自己的工作特別有意義。”
此後,李英陸續參與過近10次社工服務活動,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到雅安市兒童福利院和殘疾孩子們相處。“別的娃娃都高高興興的,隻有一個聾啞小朋友,孤零零地坐著,眼睛排斥地看著別人玩。”李英特別關照這位小朋友,兩人由陌生到熟悉,到最後,李英與這位小朋友擁抱了很久很久,“我突然覺得,愛心是不需要語言的,隻要用行動表達出來,對方就能感受到。”
也就是從那時候起,李英下定決心,要把社工當作自己的事業來做。2015年,她參加了雅安市社會工作人才初級培訓班,取得了初級證書;又和幾個朋友一起籌劃,成立了“同創社工服務中心”,“個人的力量畢竟太小,我要成立社工機構,招募更多人,一起傳遞溫暖。”
目前,服務中心已經成立,李英有自己的計劃,“現在最要緊的是多開展服務活動,在活動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才能鍛煉自己的‘隊伍’。”關於未來,李英有著更大的夢想,“我最希望的是能承擔一些與婦女、兒童相關的服務項目,盡自己的努力,為雅安的婦女兒童做點事。”
期待更多愛心人士加入
沿著雅上路,李英和誌願者們在南二路社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仔細清掃著排水溝裏的垃圾。
“多虧有這些誌願者的加入,不然就靠我們幾個工作人員,維護起來都很困難。”社區工作人員苟建群告訴記者,近年來,主動聯係社區進行誌願服務的社工組織漸漸多了起來,幾乎平均每月都有一次,“每次活動的主題不同,有的是搞清潔衛生,有的是關愛老人,有的是幫助兒童。”
社區文化是城市文明的載體。“我們的精力畢竟有限,社工人員有過專業的訓練,開展工作更有方法。”苟建群說,每一次社工組織開展的活動,都是對社區工作的有益補充,“期待有更多愛心人士加入。”
近年來,我市十分重視對社工專業化、職業化的引導。2015年,雅安市群團組織社會服務中心共開展了8期初級社工培訓,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和社工界領軍人物前來講課,我市共有1002人取得了市上頒發的初級社工證書。
為了將這1002名初級社工和我市原有社工、各社工服務機構有效地組織起來,今年初,服務中心還籌備成立了雅安市社會工作聯合會,雅安本土社工們有了自己的家。
“成立雅安社工聯,就是要以此更好地整合社會工作的力量,將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者的作用發揮到最大。”據介紹,社工聯剛成立不久,就已與市科協、川農大社科聯、雅安市反邪教協會、有關社區居委會等組織合作,開展慰問演出、公益論壇等活動5場次,擴大了本土社工的影響,展示了自己的服務能力,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果。
“今年,我們還將繼續加強社工人才的培養,完成中級社工460人、高級社工30人、社工督導10人的培養任務,讓市民享受更多專業社工的服務。”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山川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