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提升後的羌江南路177 號大院 雨城區羌江南路177號大院是老舊大院,大院共有9棟樓200多戶住戶,部门大院的旧院業主委員會一度中斷,過去也未聘請物業對大院進行管理。换新 由於疏於管理,联包帮大院內私搭亂建嚴重,部门公共區域衛生差,旧院樓道間堆滿了各種雜物,换新車輛亂停放造成進出大院擁堵不堪。联包帮我市“雙創”工作啟動後,部门市審計局成為該大院的旧院“聯包幫”單位。經過數月的换新整改工作,如今,联包帮羌江南路177號大院的部门環境衛生、基礎設施等得到了極大改善。旧院 從小細節入手 改變大院麵貌 大院開始整改之前,市審計局相關領導多次聯係羌江南路社區並到大院實地走訪,了解羌江南路177號大院現狀和問題存在的原因。 自“聯包幫”開展以來,市審計局成立了以局黨組書記、局長任組長,班子成員任副組長,各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聯包幫”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聯包幫”工作推進會,加強與相關職能部門的聯係協作。“點對點”開展對接幫扶,有針對性地製定幫扶措施,全力確保大院各項工作得到切實解決。 市審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環境衛生方麵,重點針對大院垃圾散落、雜草叢生、小廣告亂貼、車輛亂停亂放等突出問題,安排人員連續多天進行集中整治,共清掃雜草雜物14處,清除“牛皮癬”300餘張,整理規範電瓶車、自行車70餘輛,在短時間內迅速扭轉了大院衛生髒亂差現象。 同時,市審計局不定期組織機關黨員、誌願者隊伍到大院開展宣傳發動、文明勸導、環境衛生清掃、黨員結對創建誌願服務活動,為大院營造了濃厚的“雙創”氛圍。 重新硬化路麵 解決多年“頑疾” 16日,記者來到該大院,首先看到的是門禁和通暢的大門,“以前這裏停了許多車輛,有時大門口都停滿了車,進出十分不便,現在好了,路麵鋪上了瀝青,也不再有擁堵的現象。”居住在大院裏的人對大院的變化感到欣喜。“多虧了幫扶單位,再也沒有積水了。”今年75歲的袁玉已經在該大院居住了20年,看到大院變化她感到高興,她說,以前路麵破損到處都是坑窪,一到下雨天到處都是積水,這一現象在幫扶單位市審計局的支持下得以解決。 居民支持 大院大變樣 “大院地麵破損嚴重,隻有硬化才能切實解決問題。”麵對大院的問題,“聯包幫”單位市審計局開出了良方,但問題接踵而至,對地麵硬化一樓住戶的花台必須拆除,這就影響到部分居民切身利益。88歲老黨員吳鳳珍成為大院同意拆除花台的第一人,家門口的花台第一個被拆除。“我是老幹部老黨員,為了大院環境我要起好帶頭作用。”吳鳳珍說。 而在改造大院時,用水用電等問題,不少大院住戶也給予了支持配合,9月底大院硬化施工正式開始,10月15日,隨著最後的瀝青鋪設完畢,大院的硬化施工全部結束。 “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我局已先後投入資金13餘萬元用於117號大院的整治工作,使大院硬件設備有了較大改善。”市審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規範管理 大院有了物業 為了更好讓177號大院規範化管理,最終實現大院常態化規範管理,大院成立業主委員會,目前,已將大院管理移交到了物業公司。 “小劉給你說件事,等會兒我女兒要回來拿衣服,以後也會在這裏吃飯,停車費不用交吧?”當大門口的物業管理人員聽到一住戶說到停車費,便上前解釋說:“大娘,隻要停車不是很久就不用交了,停一晚上或者一天還是要收費的。”居民口中的小劉正是新來的物業公司管理人員。 9月26日,在市審計局、大院業主委員會和羌江南路社區的溝通下,該大院與聘請第三方物業公司對大院進行管理。“有信心將大院管理好,現在已經規劃了30多個車位,車位將根據大院情況添加,滿足大院居民停車需求,下一步將規範電瓶車的停放。”物業公司經理說。為著眼建立長效機製,市審計局通過在177號大院設立文明宣傳欄、發放創衛宣傳資料等形式,引導大院居民養成良好習慣,提高文明素養。按照“自建、自管、自治”原則,加強大院日常管理,建設優美人居環境。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韓毅
改造提升後的羌江南路177 號大院
雨城區羌江南路177號大院是老舊大院,大院共有9棟樓200多戶住戶,部门大院的旧院業主委員會一度中斷,過去也未聘請物業對大院進行管理。换新
由於疏於管理,联包帮大院內私搭亂建嚴重,部门公共區域衛生差,旧院樓道間堆滿了各種雜物,换新車輛亂停放造成進出大院擁堵不堪。联包帮我市“雙創”工作啟動後,部门市審計局成為該大院的旧院“聯包幫”單位。經過數月的换新整改工作,如今,联包帮羌江南路177號大院的部门環境衛生、基礎設施等得到了極大改善。旧院
從小細節入手
改變大院麵貌
大院開始整改之前,市審計局相關領導多次聯係羌江南路社區並到大院實地走訪,了解羌江南路177號大院現狀和問題存在的原因。
自“聯包幫”開展以來,市審計局成立了以局黨組書記、局長任組長,班子成員任副組長,各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聯包幫”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聯包幫”工作推進會,加強與相關職能部門的聯係協作。“點對點”開展對接幫扶,有針對性地製定幫扶措施,全力確保大院各項工作得到切實解決。
市審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環境衛生方麵,重點針對大院垃圾散落、雜草叢生、小廣告亂貼、車輛亂停亂放等突出問題,安排人員連續多天進行集中整治,共清掃雜草雜物14處,清除“牛皮癬”300餘張,整理規範電瓶車、自行車70餘輛,在短時間內迅速扭轉了大院衛生髒亂差現象。
同時,市審計局不定期組織機關黨員、誌願者隊伍到大院開展宣傳發動、文明勸導、環境衛生清掃、黨員結對創建誌願服務活動,為大院營造了濃厚的“雙創”氛圍。
重新硬化路麵
解決多年“頑疾”
16日,記者來到該大院,首先看到的是門禁和通暢的大門,“以前這裏停了許多車輛,有時大門口都停滿了車,進出十分不便,現在好了,路麵鋪上了瀝青,也不再有擁堵的現象。”居住在大院裏的人對大院的變化感到欣喜。“多虧了幫扶單位,再也沒有積水了。”今年75歲的袁玉已經在該大院居住了20年,看到大院變化她感到高興,她說,以前路麵破損到處都是坑窪,一到下雨天到處都是積水,這一現象在幫扶單位市審計局的支持下得以解決。
居民支持
大院大變樣
“大院地麵破損嚴重,隻有硬化才能切實解決問題。”麵對大院的問題,“聯包幫”單位市審計局開出了良方,但問題接踵而至,對地麵硬化一樓住戶的花台必須拆除,這就影響到部分居民切身利益。88歲老黨員吳鳳珍成為大院同意拆除花台的第一人,家門口的花台第一個被拆除。“我是老幹部老黨員,為了大院環境我要起好帶頭作用。”吳鳳珍說。
而在改造大院時,用水用電等問題,不少大院住戶也給予了支持配合,9月底大院硬化施工正式開始,10月15日,隨著最後的瀝青鋪設完畢,大院的硬化施工全部結束。
“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我局已先後投入資金13餘萬元用於117號大院的整治工作,使大院硬件設備有了較大改善。”市審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規範管理
大院有了物業
為了更好讓177號大院規範化管理,最終實現大院常態化規範管理,大院成立業主委員會,目前,已將大院管理移交到了物業公司。
“小劉給你說件事,等會兒我女兒要回來拿衣服,以後也會在這裏吃飯,停車費不用交吧?”當大門口的物業管理人員聽到一住戶說到停車費,便上前解釋說:“大娘,隻要停車不是很久就不用交了,停一晚上或者一天還是要收費的。”居民口中的小劉正是新來的物業公司管理人員。
9月26日,在市審計局、大院業主委員會和羌江南路社區的溝通下,該大院與聘請第三方物業公司對大院進行管理。“有信心將大院管理好,現在已經規劃了30多個車位,車位將根據大院情況添加,滿足大院居民停車需求,下一步將規範電瓶車的停放。”物業公司經理說。為著眼建立長效機製,市審計局通過在177號大院設立文明宣傳欄、發放創衛宣傳資料等形式,引導大院居民養成良好習慣,提高文明素養。按照“自建、自管、自治”原則,加強大院日常管理,建設優美人居環境。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韓毅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