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人員正清掃高頤闕管理處圍牆上的翻新塵垢 雅安高頤闕被稱為“中國最美的漢闕”。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维修丈夫、著名文物收藏鑒賞大家趙明誠,高颐中國國畫大師張大千等,阙让都曾在雅安高頤闕留下足跡,最美重放精通漢學的汉阙法國人謝閣蘭也曾為高頤闕前的石獸立像。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异彩今天,文物管理單位已開始對有關設施進行翻新維修。翻新 中國最美的维修漢闕在雅安 “已經開工兩三天了,主要是高颐翻新,要不了多久,阙让高頤闕的最美重放環境就會更好了。”10日,汉阙記者獲悉位於市區姚橋新區的异彩高頤闕在進行修繕施工,立即向高頤闕管理處管理人員陳家強了解進展情況。翻新 市區姚橋新區漢碑村境內的高頤闕,立於東漢14年(209年),迄今已有1800多年曆史,堪稱雅安的文化瑰寶。 眾所周知,宮殿、祠廟和陵墓前或兩側表示尊嚴的裝飾性建築稱為闕。 “在漢代,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立闕的。”在管理處一間約10平方米的簡陋屋子裏,擺著簡易的三人木製沙發、一張床,48歲的管理人員陳家強從雅安撤地設市至今,一直沒離開過高頤闕管理處,每天晚上都住這間屋子。他說:“漢代時,要官至年俸2000石以上的人才有資格在墓前立闕,雅安的高頤闕被稱為‘中國最美的漢闕’。” 陳家強說,到高頤闕參觀遊覽的文化人居多,從地域上來看,市外的多於市內的,省外的多於省內的。有的人參觀後表示,高頤闕沒有得到很好的展示。 去年10月,一位來自北京的客人參觀完高頤闕後說,全國現存的漢闕有四分之三在四川、重慶,而被列為第一、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四川漢闕,僅有雅安的高頤闕,綿陽的漢陽府君闕和渠縣的6處7尊漢闕組。他稱雅安高頤闕是“中國最美的漢闕”,也是“全國保存最完整的漢闕”和“闕主人及闕齡最為準確的漢闕”。有關專家學者還稱,與河南登封的啟母闕相比,雅安的高頤闕“以莊重精美的雕刻成為漢闕的典型”,更難能可貴的是,雅安高頤闕的碑、闕、墓、神道、石獸保存完整,與綿陽的平陽府君闕相比,“雅安高頤闕前的石獸保存完好。”遺憾的是,“真的好東西,我們卻沒有合理的保護和展示。” 翻新維修小心進行 記者在現場看到,高頤闕前保存完好的一對石獸——“天祿”和“辟邪”的造型,是以獅子為基礎,張口吐舌,昂首挺胸。有資料記載,1914年,作為二十世紀初首批到中國的法國作家,法國人謝閣蘭也曾為這對石獸立像。而著名金石學家、文物收藏鑒賞大家及古文字研究家、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張大千,中國著名的建築學家和建築教育家梁思成等,都曾在雅安高頤闕留下足跡。 “在市文物管理單位的努力下,已開始對高頤闕的部分建築設施進行翻新維修。”陳家強欣喜地說,“這裏也會陸續擺放一些桌椅,方便人們參觀遊覽時小憩。”現場,已有施工人員精心清掃圍牆上的塵垢,給牆頂抹上水泥沙漿後安插玻璃塊。陳家強告訴記者,這次修補翻新,主要是恢複小青磚、鐵門、脫色的牆麵。 相信隨著文化強國戰略的全麵推進,雅安高頤闕在曆史文化、建築、雕塑、美術等方麵無可比擬的重要價值,必將得到進一步挖掘,也必將體現雅安文化的強力“磁性”。 記者 彭華
施工人員正清掃高頤闕管理處圍牆上的翻新塵垢
雅安高頤闕被稱為“中國最美的漢闕”。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维修丈夫、著名文物收藏鑒賞大家趙明誠,高颐中國國畫大師張大千等,阙让都曾在雅安高頤闕留下足跡,最美重放精通漢學的汉阙法國人謝閣蘭也曾為高頤闕前的石獸立像。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异彩今天,文物管理單位已開始對有關設施進行翻新維修。翻新
中國最美的维修漢闕在雅安
“已經開工兩三天了,主要是高颐翻新,要不了多久,阙让高頤闕的最美重放環境就會更好了。”10日,汉阙記者獲悉位於市區姚橋新區的异彩高頤闕在進行修繕施工,立即向高頤闕管理處管理人員陳家強了解進展情況。翻新
市區姚橋新區漢碑村境內的高頤闕,立於東漢14年(209年),迄今已有1800多年曆史,堪稱雅安的文化瑰寶。
眾所周知,宮殿、祠廟和陵墓前或兩側表示尊嚴的裝飾性建築稱為闕。
“在漢代,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立闕的。”在管理處一間約10平方米的簡陋屋子裏,擺著簡易的三人木製沙發、一張床,48歲的管理人員陳家強從雅安撤地設市至今,一直沒離開過高頤闕管理處,每天晚上都住這間屋子。他說:“漢代時,要官至年俸2000石以上的人才有資格在墓前立闕,雅安的高頤闕被稱為‘中國最美的漢闕’。”
陳家強說,到高頤闕參觀遊覽的文化人居多,從地域上來看,市外的多於市內的,省外的多於省內的。有的人參觀後表示,高頤闕沒有得到很好的展示。
去年10月,一位來自北京的客人參觀完高頤闕後說,全國現存的漢闕有四分之三在四川、重慶,而被列為第一、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四川漢闕,僅有雅安的高頤闕,綿陽的漢陽府君闕和渠縣的6處7尊漢闕組。他稱雅安高頤闕是“中國最美的漢闕”,也是“全國保存最完整的漢闕”和“闕主人及闕齡最為準確的漢闕”。有關專家學者還稱,與河南登封的啟母闕相比,雅安的高頤闕“以莊重精美的雕刻成為漢闕的典型”,更難能可貴的是,雅安高頤闕的碑、闕、墓、神道、石獸保存完整,與綿陽的平陽府君闕相比,“雅安高頤闕前的石獸保存完好。”遺憾的是,“真的好東西,我們卻沒有合理的保護和展示。”
翻新維修小心進行
記者在現場看到,高頤闕前保存完好的一對石獸——“天祿”和“辟邪”的造型,是以獅子為基礎,張口吐舌,昂首挺胸。有資料記載,1914年,作為二十世紀初首批到中國的法國作家,法國人謝閣蘭也曾為這對石獸立像。而著名金石學家、文物收藏鑒賞大家及古文字研究家、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張大千,中國著名的建築學家和建築教育家梁思成等,都曾在雅安高頤闕留下足跡。
“在市文物管理單位的努力下,已開始對高頤闕的部分建築設施進行翻新維修。”陳家強欣喜地說,“這裏也會陸續擺放一些桌椅,方便人們參觀遊覽時小憩。”現場,已有施工人員精心清掃圍牆上的塵垢,給牆頂抹上水泥沙漿後安插玻璃塊。陳家強告訴記者,這次修補翻新,主要是恢複小青磚、鐵門、脫色的牆麵。
相信隨著文化強國戰略的全麵推進,雅安高頤闕在曆史文化、建築、雕塑、美術等方麵無可比擬的重要價值,必將得到進一步挖掘,也必將體現雅安文化的強力“磁性”。
記者 彭華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