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鋼鐵企業轉型“精品鋼”生產,世界市重點行業實現工業互聯網管理,快报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技術水平走在前列,河北邯郸現代化產品流水線自動運轉……在河北邯鄲,序推新双產業轉型升級有序推進,进产级调旧育新舊動能轉換正在進行。业升
(資料圖片)
黨的世界市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快报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河北邯郸推動製造業高端化、序推新双智能化、进产级调旧育綠色化發展。业升“作為國家重點建設的世界市老工業基地,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快报二十大精神,堅持調舊和育新雙向發力,河北邯郸緊緊圍繞全市主導產業,大力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持之以恒調結構、促轉型,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邯鄲市委書記張維亮說。
產業結構優化
走進河鋼集團邯鋼公司冷軋廠鍍鋅生產線,一卷卷薄如錦、亮如銀的帶鋼在設備上勻速運轉。“這是為全國知名汽車製造企業生產的高端汽車麵板。”該廠鍍鋅車間技術員隻煒說。
鋼鐵是邯鄲的支柱產業。為實現鋼鐵產業高質量發展,邯鄲市製訂了《邯鄲市精品鋼材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年)》,以創新驅動為動力,以品種結構優化和質量提升為主線,以優化布局和兼並重組為抓手,以打造精品鋼材生產基地為核心,大力優化產業鏈,努力實現邯鄲市鋼鐵產業轉型升級。
“邯鄲市以‘532’現代產業體係構建為導向,實施精品鋼材戰略,推動邯鄲市鋼鐵企業由鋼鐵產品製造商向金屬材料服務商轉型,實現鋼鐵大市向鋼鐵強市轉變。”邯鄲市發展改革委負責同誌張海良說。
河鋼邯鋼曾是邯鄲市傳統鋼鐵產業的代表,在曆經一輪又一輪產能壓減陣痛後,最終把產品瞄向精品鋼,企業煥發出新生機,建成河北省唯一一家實現汽車用鋼“整車造”的企業和家電用鋼“全覆蓋”的企業。
邯鄲的很多民營鋼鐵企業也在產業升級中實現突破。在河北永洋特鋼集團精品重軌生產線項目監控室內,隨著實時指令的發出,機械臂傳送原材料、鋼坯加熱、成品輸出、自動碼垛等全生產過程有條不紊。“我們配套了重軌產品自動碼垛設備,屬於國內首創,自動化程度大大提高。”生產線工藝負責人孫秉雲介紹。
鏈條更強更長
自動上料、傳送、換模、焊接、檢測……在邯鄲市經開區美的智能廚電工業園,麵積4.5萬平方米的廠房內各類機器人正在流水線上有序工作。
去年底,位於邯鄲市經開區的美的智能廚電工業園首台產品正式下線。這是美的集團繼空調產品後在邯鄲投資的第二個白色家電項目,也是行業內最大的集成廚電生產基地。“美的智能廚電工業園項目全部建成後年產值將達百億元。”邯鄲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發展局負責同誌趙青峰介紹,美的在邯鄲投資的第一個白色家電項目是空調產業。2021年,生產高端家用空調855萬台(套),產值達159億元。
為實現高質量發展,邯鄲打響去產能攻堅戰,累計壓減退出煉鐵產能2033萬噸、煉鋼產能1812.6萬噸、煤炭產能1152萬噸、焦炭產能1161.2萬噸、水泥產能88.3萬噸、火電產能74.1萬千瓦。“去產能成效顯著,但鋼鐵、煤炭等支柱產業受到嚴重衝擊。從2012年起,邯鄲經濟增速連續4年低於全省平均水平。”張海良記憶猶新。
新的增長動能在哪裏?邯鄲市繼續圍繞鋼鐵做文章,把目光瞄向了白色家電。一方麵家電的鋼鐵用量大,邯鄲鋼鐵資源豐富,可為企業提供便利的原料供應。另一方麵隨著百姓生活水平提高、消費升級加快及國家擴大內需政策的實施,家電消費潛力大。
邯鄲市與家電行業龍頭企業對接,一次次拜訪、一次次自薦、一次次用真誠打動對方。“邯鄲人熱情好客、勤勞樸實;邯鄲市鋼鐵產業基礎雄厚、勞動力資源豐富。”談到當初選擇邯鄲的理由,邯鄲美的集團工業園副總經理董統說。隨著50億元資金落地,邯鄲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白色家電基地,開啟了打造千億家電產業集群的新征程。
2020年,邯鄲美的製冷設備有限公司營業收入超百億元。“此前的百億元行列裏清一色是鋼鐵、煤炭、電力等資源型企業,以邯鄲美的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打破了邯鄲過度依賴資源型企業的發展格局。”邯鄲市工信局局長馬聚軍說。
如今,邯鄲市鋼鐵產業鏈更強更長,在邯鄲美的周圍,目前已落戶30餘家配套企業,涉及鈑金、電子、注塑、包裝等多個行業門類,一個白色家電產業集群已經形成。
技術創新賦能
在河北恒博新材料科技公司廠區內,國內第一條ITO靶材連續沉積生產線正在有序運轉。作為“小巨人”企業,恒博公司生產的高純超細氧化鋁粉占國內熒光粉市場份額80%以上;高密度ITO靶材打破了日本的壟斷地位,降低了我國電子觸摸屏產業成本。
邯鄲市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有生力量。為強化“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該市重點對500家科技含量高、市場潛力大的中小企業定向培養、分類施策,引導企業專注主業、做精產業、做強產品。
“‘小巨人’本領強,小塊頭有大能量,小群體引領大創新。”馬聚軍說,目前全市培育的271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60%以上的都是高新技術企業,先後參與、主導製定(修訂)國家、行業及地方標準156項,為全市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持續動力。
工業互聯網為傳統企業發展插上翅膀。在新金萬利公司彩塗生產車間,正盯著智能化大屏幕觀察生產線運行狀況的企劃部部長任彥波說:“工業互聯網技術讓相互隔絕信息即時交互,實現了生產數據全覆蓋流通,人、機、物、係統等全麵連接,構建起覆蓋全生產鏈、全營銷鏈的全新製造和服務體係,有效提升了生產效率。”
近年來,邯鄲市搭建工業互聯網平台,大力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加快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步伐。2020年,該市出台《支持數字經濟加快發展的若幹政策責任分工方案》,推動重點行業數字化升級“開花結果”。截至2021年底,全市新增上雲企業2000家,超額完成了1000家的年度任務目標。
“目前,一批傳統工廠運用新一代數字化技術、無人值守技術,打造全方位智慧能源管控係統,降成本提質效。”該市工信局兩化融合處處長郝東亮說,邯鄲市將進一步擁抱工業互聯網,凝聚各方力量,厚植發展生態,開創智能製造新局麵。
(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標簽: 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