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雅安車市在跌宕起伏中前行 2011年車市收官已經進入倒計時,七宗最回望12個月的收官数车市車市可謂跌宕起伏。從刺激車市的即细政策退出,到“3·11”日本大地震來襲;從錦湖深陷輪胎“召回門”,七宗最再到“汽車三包”懸而未決,收官数车市無不折射出車市大環境的即细曲折。 盤點總是七宗最每年年底必做的功課,那麽就讓我們一起來回味今年車市對消費者影響最深的收官数车市七件大事。 最鬱悶 購置稅優惠取消 被消費者譽為最給力政策的即细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購置稅優惠政策實施的兩年裏,整個雅安車市一飛衝天。七宗最據不完全統計,收官数车市購置稅優惠政策實施的即细兩年,全市九座以下汽車以每年一萬輛的七宗最平均數增長。 然而,收官数车市自今年1月1日起,即细1.6升及以下排量車型購置稅優惠政策取消,對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統一按10%的稅率征收車輛購置稅。該優惠政策取消後,以一輛10萬元的1.6升排量或以下的乘用車為例不得不多繳納2500元的購置稅。 隨著小排量車購置稅優惠政策的取消,整個雅安車市火爆前行的腳步逐漸緩慢下來。多家汽車銷售商回憶起年初的囧狀,他們共同的看法是:慘淡經營。當然,鬱悶的不僅僅是車商,對於廣大消費者來說幾千元的優惠活生生沒了,購車當然還得再等等。 最突然 “3·11”日本地震日係車緊俏 “3·11”日本地震看似遙遠,但其影響就在我們身邊。 記者曾經在走訪中發現,“3·11”日本地震後,雖然我市銷售的日係車均為廣本、東本、鄭州日產等合資品牌,但由於部分零件屬於進口,在此次日本地震中,上遊廠家的生產力明顯下降,一度造成我市多個日產品牌車型供貨吃緊。於是,平日裏擅長打優惠促銷牌的日係車商陡然間一改作風,紛紛收回優惠,這讓早就相中日係車的消費者叫苦連天。 時隔兩個多月之後,日係車產能恢複,這讓庫存豐富卻打出車源緊俏的車商不僅毫無損失,反而趁消費者抄底購買時賺得盆滿缽溢。 最坑爹 錦湖輪胎“召回門” 早在央視曝光之前,關於對錦湖輪胎質量問題的質疑聲一直不曾中斷。許多使用錦湖輪胎的車主陸續發現,輪胎在使用後出現鼓包、爆胎、裂紋等問題,但投訴始終沒有結果。經央視曝光之後,其影響迅速擴散。一些準車主和有車族紛紛談“錦”色變,一些車商立即與天津製造的錦湖輪胎劃清界限。 輪胎是汽車的“雙腳”,一旦出現爆胎情況,勢必威脅車內乘員的安全。錦湖輪胎旗下一些企業利欲熏心,拿廣大消費者的生命安全開玩笑,真是坑爹不淺啊。 當然,錦湖輪胎在坑爹的同時,也讓消費者“吃一塹長一智”。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自錦湖輪胎事件發生後,消費者在選車、看車時不約而同在意輪胎的品牌,有的消費者還要求把錦湖輪胎更換成其他品牌輪胎。 最尷尬 醉駕入刑代駕遇冷 今年5月1日起,備受大家關注的《刑法修正案(八)》和修改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施行,加大了對酒後駕駛等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其中,醉酒駕駛、情節惡劣的追逐競駛等行為構成危險駕駛罪,將受到法律的嚴懲。醉駕入刑後,原本以為酒後代駕行業會紅極一時,熟料在我市卻遭遇尷尬。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由於酒後代駕屬於新興行業,不少車主還不大放心將自己的車鑰匙交到別人手裏;而且酒後代駕缺乏相對統一的收費標準,這也讓廣大車主難以接受;當然,對於這個新興的行業並沒有相關規定來保證其服務質量,保證車主的合法權益,所以並沒得到廣泛認同。 基於此,酒駕入刑這個新興行業在我市還在起步階段就遭遇了無人問津的尷尬。 最悲摧 節能汽車補貼門檻提高 今年5月,財政部、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工信部此前聯合印發《關於調整節能汽車推廣補貼政策的通知》。根據新規定,納入補貼範圍的節能汽車門檻提高,百公裏平均油耗從6.9升降低至6.3升;推廣標準不變,即對消費者購買節能汽車繼續給予一次性3000元定額補貼,由生產企業在銷售時兌付給購買者。這一補貼新規於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實行。 政策一出,幾家歡喜幾家愁。第七批節能汽車目錄公布,讓“望穿秋水”的車商和消費者終於吃了定心丸。然而,塵埃落定後的節能汽車目錄隻有49個型號的轎車入圍,這不僅讓車商尷尬,消費者失望,還讓整個車市前行的速度變緩。 麵對90%以上的車型“出局”的現實,不少消費者大為歎息:又少了3000元,早知如此不如趁早下手。 最糾結 “汽車三包”讓我們期待十年 經曆了十年來一次次翹首以盼之後,汽車三包政策終於在最近又有了新動作:日前,國家質檢總局發出通知,就《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征求意見稿)》(以下稱《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並於10月26日,在國家質檢總局舉行立法聽證會。 用“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麵”來形容“汽車三包”最為貼切。從2001年起,國家質檢總局委托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展開有關汽車“三包”規定的前期起草和調研工作開始,整整過去十年了,它卻始終半遮半掩的不肯踏出深閨一步。舉證難、鑒定難、索賠難,成為各路專家和相關部門的托詞,但這一切都抵不上老百姓多年以來的退換難啊。“十年之前,我不認識你;十年之後,你不屬於我”——“汽車三包”。 最無語 油價高居不下 2011年2月和4月油價連續兩個月上漲,持續高燒的油價縷縷刷新紀錄,身邊有車一族叫苦聲不絕於耳,也讓想出手的準車主“望油興歎”。經曆了兩次油價上調之後,國內成品油終於在10月迎來了今年的首次下調,同時也是16個月以來的首次下調。然而,這次油價最高下降0.25元的幅度卻讓人直呼“不過癮”。 一車主曾在記者采訪時表示:“漲價的時候每次漲4、5角,好不容易等來一次降價,最高才降2角5,吊人胃口。特別是90號汽油,雖然跌破7元,但好多加油站已經沒有銷售90號汽油了。” 確實,高居不下的油價讓車主大歎“傷不起”。眼下,汽油的價格已經是“破8”在望,但是有些機構卻表示,還沒達到與國際接軌的要求。
2011年雅安車市在跌宕起伏中前行
2011年車市收官已經進入倒計時,七宗最回望12個月的收官数车市車市可謂跌宕起伏。從刺激車市的即细政策退出,到“3·11”日本大地震來襲;從錦湖深陷輪胎“召回門”,七宗最再到“汽車三包”懸而未決,收官数车市無不折射出車市大環境的即细曲折。
盤點總是七宗最每年年底必做的功課,那麽就讓我們一起來回味今年車市對消費者影響最深的收官数车市七件大事。
最鬱悶
購置稅優惠取消
被消費者譽為最給力政策的即细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購置稅優惠政策實施的兩年裏,整個雅安車市一飛衝天。七宗最據不完全統計,收官数车市購置稅優惠政策實施的即细兩年,全市九座以下汽車以每年一萬輛的七宗最平均數增長。
然而,收官数车市自今年1月1日起,即细1.6升及以下排量車型購置稅優惠政策取消,對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統一按10%的稅率征收車輛購置稅。該優惠政策取消後,以一輛10萬元的1.6升排量或以下的乘用車為例不得不多繳納2500元的購置稅。
隨著小排量車購置稅優惠政策的取消,整個雅安車市火爆前行的腳步逐漸緩慢下來。多家汽車銷售商回憶起年初的囧狀,他們共同的看法是:慘淡經營。當然,鬱悶的不僅僅是車商,對於廣大消費者來說幾千元的優惠活生生沒了,購車當然還得再等等。
最突然
“3·11”日本地震日係車緊俏
“3·11”日本地震看似遙遠,但其影響就在我們身邊。
記者曾經在走訪中發現,“3·11”日本地震後,雖然我市銷售的日係車均為廣本、東本、鄭州日產等合資品牌,但由於部分零件屬於進口,在此次日本地震中,上遊廠家的生產力明顯下降,一度造成我市多個日產品牌車型供貨吃緊。於是,平日裏擅長打優惠促銷牌的日係車商陡然間一改作風,紛紛收回優惠,這讓早就相中日係車的消費者叫苦連天。
時隔兩個多月之後,日係車產能恢複,這讓庫存豐富卻打出車源緊俏的車商不僅毫無損失,反而趁消費者抄底購買時賺得盆滿缽溢。
最坑爹
錦湖輪胎“召回門”
早在央視曝光之前,關於對錦湖輪胎質量問題的質疑聲一直不曾中斷。許多使用錦湖輪胎的車主陸續發現,輪胎在使用後出現鼓包、爆胎、裂紋等問題,但投訴始終沒有結果。經央視曝光之後,其影響迅速擴散。一些準車主和有車族紛紛談“錦”色變,一些車商立即與天津製造的錦湖輪胎劃清界限。
輪胎是汽車的“雙腳”,一旦出現爆胎情況,勢必威脅車內乘員的安全。錦湖輪胎旗下一些企業利欲熏心,拿廣大消費者的生命安全開玩笑,真是坑爹不淺啊。
當然,錦湖輪胎在坑爹的同時,也讓消費者“吃一塹長一智”。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自錦湖輪胎事件發生後,消費者在選車、看車時不約而同在意輪胎的品牌,有的消費者還要求把錦湖輪胎更換成其他品牌輪胎。
最尷尬
醉駕入刑代駕遇冷
今年5月1日起,備受大家關注的《刑法修正案(八)》和修改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施行,加大了對酒後駕駛等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其中,醉酒駕駛、情節惡劣的追逐競駛等行為構成危險駕駛罪,將受到法律的嚴懲。醉駕入刑後,原本以為酒後代駕行業會紅極一時,熟料在我市卻遭遇尷尬。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由於酒後代駕屬於新興行業,不少車主還不大放心將自己的車鑰匙交到別人手裏;而且酒後代駕缺乏相對統一的收費標準,這也讓廣大車主難以接受;當然,對於這個新興的行業並沒有相關規定來保證其服務質量,保證車主的合法權益,所以並沒得到廣泛認同。
基於此,酒駕入刑這個新興行業在我市還在起步階段就遭遇了無人問津的尷尬。
最悲摧
節能汽車補貼門檻提高
今年5月,財政部、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工信部此前聯合印發《關於調整節能汽車推廣補貼政策的通知》。根據新規定,納入補貼範圍的節能汽車門檻提高,百公裏平均油耗從6.9升降低至6.3升;推廣標準不變,即對消費者購買節能汽車繼續給予一次性3000元定額補貼,由生產企業在銷售時兌付給購買者。這一補貼新規於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實行。
政策一出,幾家歡喜幾家愁。第七批節能汽車目錄公布,讓“望穿秋水”的車商和消費者終於吃了定心丸。然而,塵埃落定後的節能汽車目錄隻有49個型號的轎車入圍,這不僅讓車商尷尬,消費者失望,還讓整個車市前行的速度變緩。
麵對90%以上的車型“出局”的現實,不少消費者大為歎息:又少了3000元,早知如此不如趁早下手。
最糾結
“汽車三包”讓我們期待十年
經曆了十年來一次次翹首以盼之後,汽車三包政策終於在最近又有了新動作:日前,國家質檢總局發出通知,就《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征求意見稿)》(以下稱《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並於10月26日,在國家質檢總局舉行立法聽證會。
用“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麵”來形容“汽車三包”最為貼切。從2001年起,國家質檢總局委托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展開有關汽車“三包”規定的前期起草和調研工作開始,整整過去十年了,它卻始終半遮半掩的不肯踏出深閨一步。舉證難、鑒定難、索賠難,成為各路專家和相關部門的托詞,但這一切都抵不上老百姓多年以來的退換難啊。“十年之前,我不認識你;十年之後,你不屬於我”——“汽車三包”。
最無語
油價高居不下
2011年2月和4月油價連續兩個月上漲,持續高燒的油價縷縷刷新紀錄,身邊有車一族叫苦聲不絕於耳,也讓想出手的準車主“望油興歎”。經曆了兩次油價上調之後,國內成品油終於在10月迎來了今年的首次下調,同時也是16個月以來的首次下調。然而,這次油價最高下降0.25元的幅度卻讓人直呼“不過癮”。
一車主曾在記者采訪時表示:“漲價的時候每次漲4、5角,好不容易等來一次降價,最高才降2角5,吊人胃口。特別是90號汽油,雖然跌破7元,但好多加油站已經沒有銷售90號汽油了。”
確實,高居不下的油價讓車主大歎“傷不起”。眼下,汽油的價格已經是“破8”在望,但是有些機構卻表示,還沒達到與國際接軌的要求。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