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股票通市場熱點官网

立体种植养殖 生态致富有新招

时间:2025-04-27 05:13:36来源:

張良正在荷塘裏摘蓮蓬。

  在名山區車嶺鎮天池村一片荷塘中,种植致富招成片的养殖有新荷花競相開放,美不勝收,生态吸引了不少攝影愛好者。立体不過,种植致富招這些美麗的养殖有新荷花雖然吸睛,但荷塘下一種水生動物才是生态主角。荷塘所屬的立体農業合作社負責人之一鄭剛告訴記者,荷塘主角正是种植致富招當下備受市民喜愛的小龍蝦。

  上層可賞荷花、养殖有新摘蓮蓬、生态吃蓮子,立体中層養著美味的种植致富招小龍蝦、泥鰍、养殖有新四大家魚,底層則是脆生生的蓮藕,田埂草叢裏,放養的青蛙負責消滅各種害蟲,如此立體的生態循環種植養殖模式,將土地資源利用效率數倍放大,也讓原本的普通山溝,變為村民嘖嘖稱讚、遊人樂於前往的好去處。

  促進就業村民就近務工掙錢

  車嶺鎮天池村屬於典型的淺丘地帶,環境優美、水源豐富。過去,當地村民種植養殖多以傳統作物和普通家禽牲畜為主,隨著近年來名山區對當地農業基礎設施的改造升級,水網、路網不斷完善,村民們發展新產業的條件越發成熟,一些有想法有衝勁的當地人,開始嚐試利用當地生態資源,發展更有前景的產業增收。

  鄭剛就是看中了村裏的地理環境和設施環境,去年四月,他和朋友在天池村流轉了80多畝地,建池塘、購種苗、成立合作社,發展起了生態立體種植養殖。

  “藕+蝦,是目前最主要立體養殖模式。”合作社另一位負責人張良說,在池塘中種植蓮藕可以改良池塘地質和水質,為龍蝦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同時可以使水裏產生大量浮遊生物,成為小龍蝦的餌料,而小龍蝦的糞便又能提高池塘的肥力,相互作用之下都能增產。

  平時在合作社務工的人比較少,但播種、收獲以及建設環節,需要的用工量就很大了。“目前已經支付了近十萬元工資,加上流轉土地的租金,我們這個合作社對鄉親們增收還是有幫助的。以後大麵積采蓮蓬、挖蓮藕、挖貢芋以及捕撈龍蝦的時候,就需要很多人了,合作社可以提供持續的用工需求。另外我們還有一個想法,就是這種立體種植養殖模式成功後,能給鄉親們帶來一些啟發,大家能加入進來一起做。”張良告訴記者。

  花樣掙錢 立體養殖模式效益高

  小龍蝦一直是夜市的“寵兒”,加上近年來不斷有小龍蝦新菜式以及高檔小龍蝦餐飲店出現,小龍蝦的銷售量一直供不應求。今年5月,鄭剛幾人在8畝池塘裏投放了300多公斤蝦苗,雖說還沒投產,但他卻算了一筆賬:目前,市場上小龍蝦批發價為50元每公斤,他的養殖場,每畝小龍蝦的年產量在250公斤,光小龍蝦一項每畝產值就上萬元,經濟效益較為可觀。“現在已經有不少客商希望我們成為供貨商了。”

  “銷路基本不愁,現在他們的養殖規模,能滿足周邊市場的需求量就不錯了。”名山區農業局水產科負責人李光耀說。

  “小龍蝦隻是其中一項,我們從外地引進這種兼具觀賞和實用價值的荷花品種,一開花就美不勝收,吸引了很多人來這裏遊玩、拍照,可以帶動村裏的人氣。人氣有了,自然就有商機,附近村民也可以受益。”鄭剛說。

  這個立體種植養殖基地內,除了養眼的荷花、少見的小龍蝦和台灣泥鰍外,還有已經掛果的百香果、金桔,另外還有十多畝長勢喜人的貢芋。

  鄭剛認為,發展特色種植養殖,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應該不斷嚐試,找到最適合的立體模式。”

  “這段時間不僅可以觀荷花,還可以摘蓮蓬、吃蓮子,等到8月底,產蓮藕的塘就可以掏蓮藕了。”鄭剛告訴記者,這段時間,蓮蓬成了他網店裏的“網紅”,10元錢3個,銷量不錯,已賣了上萬元了。而這些蓮蓬一直可以賣到10月份。

  “賣完蓮蓬賣蓮藕,明年小龍蝦和泥鰍、魚等投產後,還有一筆收入。”鄭剛笑嗬嗬地說。

  多元發展 帶動周邊群眾致富

  對於尚在發展階段的合作社來說,立體種植養殖的模式已經初見成效,不過他們還有更多想法。“釣龍蝦、賞荷花、摘果子,這些隻是一部分,現在合作社還沒形成接待能力,下一步,我們計劃修建停車場,打造星級農家樂,再引進一些花卉品種,讓這裏四季鮮花不斷,隨時來都有看的有玩的。”鄭剛幾人幹勁十足,他們打算將荷塘作為發展鄉村旅遊的基礎,明年再流轉一些土地,把規模擴大到200畝,搞特色鄉村旅遊,把農業和旅遊聯係起來,延長產業鏈。

  “7月中旬的時候,我們還專門前往成都金堂縣一個發展立體養殖的鄉村旅遊示範點參觀學習。”張良告訴記者,要利用好當地豐富的水資源和生態資源,就得不斷學習,推陳出新,最終找到一條互利共贏之路。

  他說,等到明年農家樂修好後,他們會推出休閑垂釣等服務,多途徑增加經濟效益,發展鄉村旅遊,帶動周邊更多群眾致富。此外,周邊群眾如果想要發展小龍蝦養殖,他們還可以提供技術和種蝦,讓更多群眾參與小龍蝦養殖。

  “能在有限空間裏創造出最大的經濟效益,我們鼓勵采用這種立體生態養殖模式,將提供技術層麵的服務,並助力其打造成名山區又一個旅遊觀光示範點。”李光耀表示,比起傳統養殖業,發展立體生態養殖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資源,更加充分地發揮多層次的空間優勢創造經濟效益,在名山區,大多為傳統養殖業,立體養殖業是當下創富新模式,能有效豐富名山農業產業發展模式。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蔣陽陽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