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波(左)看望楊斌 “你要放寬心態,不要多想,爱铭一定要好好治療,记于己病爭取早日康複!心激” “我得到許許多多好心人的励自幫助,一定不辜負社會關愛和好心人的魔作幫助,一定要同病魔鬥爭到底!斗争”9月25日中午,把关市醫院大興院區11樓一間病房內,爱铭市紅十字會秘書長郝波與一名住院男子交流,记于己病了解病情,心激鼓勵他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励自並送上了1000元的魔作愛心幫助。 這名男子,斗争就是把关家住寶興縣明禮鄉百裏村5組的楊斌。他因精原細胞瘤複發住進了市醫院腫瘤科治療。 31歲的楊斌生活之路坎坷——他在2歲時,父母離異,母親改嫁他鄉;他在讀小學5年級時,父親意外死亡,便同奶奶相依為命;在他初中畢業後,因家庭貧寒,輟學外出打工……2015年,在外務工的他身體不適,查出患上精原細胞瘤,經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實施手術,術後沒多久,他便踏上打工之路。 今年3月,楊斌的身體再度出現不適,到醫院檢查,結果發現精原細胞瘤複發。他輾轉多家醫院後回到市醫院治療。在住院治療期間,楊斌得到了老同學無微不至的關懷、得到了眾多好心人的愛心捐助……本報9月22日6版以《患難之際顯真情 同窗傾力共援手》為題,報道了發生在楊斌身上的故事,感動了不少人。 文章見報當天,郝波就對楊斌做出捐獻器官遺體的善舉表示敬意,希望他放寬心態、安心治療。 楊斌說,他的病情複發後,同學把他的遭遇發至網絡大病籌款平台“水滴籌”,同學、朋友、好心人先後轉發1713次,籌款達到5.9萬餘元。他說,不管錢多錢少,對他來說都是濃濃的深情厚意,都是來自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楊斌的故事經《雅安日報》報道後,有好心人把文章拍照後發到朋友圈,不少好心人伸出援手,“水滴籌”上的資金開始上漲,截至記者采訪時,此前“水滴籌”上顯示的5.9萬多元的捐助上漲到6.7萬多元。 楊斌說,因為無以回報,他要把《雅安日報》和好心人的名單拿到裝裱店,一頁頁裝裱出來,掛在床頭的牆上,一方麵激勵自己與病魔鬥爭,另一方麵要將好心人銘記於心。目前,經過治療,楊斌的病情相對穩定。 雅安日報傳媒集團“溫暖陽光善助項目”,也給予楊斌500元資助。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彭加權
郝波(左)看望楊斌
“你要放寬心態,不要多想,爱铭一定要好好治療,记于己病爭取早日康複!心激”
“我得到許許多多好心人的励自幫助,一定不辜負社會關愛和好心人的魔作幫助,一定要同病魔鬥爭到底!斗争”9月25日中午,把关市醫院大興院區11樓一間病房內,爱铭市紅十字會秘書長郝波與一名住院男子交流,记于己病了解病情,心激鼓勵他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励自並送上了1000元的魔作愛心幫助。
這名男子,斗争就是把关家住寶興縣明禮鄉百裏村5組的楊斌。他因精原細胞瘤複發住進了市醫院腫瘤科治療。
31歲的楊斌生活之路坎坷——他在2歲時,父母離異,母親改嫁他鄉;他在讀小學5年級時,父親意外死亡,便同奶奶相依為命;在他初中畢業後,因家庭貧寒,輟學外出打工……2015年,在外務工的他身體不適,查出患上精原細胞瘤,經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實施手術,術後沒多久,他便踏上打工之路。
今年3月,楊斌的身體再度出現不適,到醫院檢查,結果發現精原細胞瘤複發。他輾轉多家醫院後回到市醫院治療。在住院治療期間,楊斌得到了老同學無微不至的關懷、得到了眾多好心人的愛心捐助……本報9月22日6版以《患難之際顯真情 同窗傾力共援手》為題,報道了發生在楊斌身上的故事,感動了不少人。
文章見報當天,郝波就對楊斌做出捐獻器官遺體的善舉表示敬意,希望他放寬心態、安心治療。
楊斌說,他的病情複發後,同學把他的遭遇發至網絡大病籌款平台“水滴籌”,同學、朋友、好心人先後轉發1713次,籌款達到5.9萬餘元。他說,不管錢多錢少,對他來說都是濃濃的深情厚意,都是來自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楊斌的故事經《雅安日報》報道後,有好心人把文章拍照後發到朋友圈,不少好心人伸出援手,“水滴籌”上的資金開始上漲,截至記者采訪時,此前“水滴籌”上顯示的5.9萬多元的捐助上漲到6.7萬多元。
楊斌說,因為無以回報,他要把《雅安日報》和好心人的名單拿到裝裱店,一頁頁裝裱出來,掛在床頭的牆上,一方麵激勵自己與病魔鬥爭,另一方麵要將好心人銘記於心。目前,經過治療,楊斌的病情相對穩定。
雅安日報傳媒集團“溫暖陽光善助項目”,也給予楊斌500元資助。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彭加權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