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股票通市場熱點官网

“双碳”政策加码 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正在提速

时间:2025-04-27 07:21:56来源:

  為了給人類提供更好的双碳生存環境,全球已經在碳排放方麵達成共識,政策積極推進低碳環保也成為首要任務。加码值得一提的源车是,中國在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方麵十分積極,替代提速承諾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燃油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车正這意味著中國將完成全球最大碳排放強度降幅,双碳用全球曆史上最短的政策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

  為了盡快實現目標,加码近日國務院也印發了《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源车我們也注意到,替代提速其最主要部分“重點任務”中,燃油包括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车正節能降碳增效行動、双碳城鄉建設碳達峰行動、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行動等九大方麵的具體任務,出行領域的節能減碳在其中占據很大比例。

  也就是說,《方案》中表示要積極擴大新能源、清潔能源在交通運輸領域應用,推動運輸工具裝備低碳轉型;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逐步降低傳統燃油汽車在新車產銷和汽車保有量中的占比,目標是2030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達到40%左右。

  近期有關“碳達峰”、“碳中和”的政策密集發布,從發布的政策來看,都談到了“新能源汽車”,比如“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力度”、“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逐步降低傳統燃油汽車在新車產銷和汽車保有量中的占比”、“加快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船”等內容。

  我們從發布的方案和政策也可以看到,我們國家正在全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這也在向汽車市場釋放一個信號,未來電動汽車替代燃油車的進程要提速了,或者說向燃油車說再見的時間或許會比預料的更快一些。

  產品優勢明顯新能源汽車銷量屢創新高

  其實,新能源汽車剛推向市場時,很多人並不看好,很多企業並沒有把新能源汽車市場重視,不過經過幾年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國家的新能源汽車已經走在了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前列,並且也有很大的優勢。隨著更多有利於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政策發布,新能源汽車迎來了高光時刻,市場銷量表現也屢創新高。

  根據乘聯會最新數據,10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達到32.1萬輛,同比增長141.1%,環比下降3.9%,主要係10月特斯拉國內交付量銳減、頭部新勢力廠商交付量下滑;1-10月新能源車零售213.9萬輛,同比增長191.9%。

  不得不說,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市場已經得到了認可,特別是自主品牌的表現尤其亮眼,像比亞迪汽車的全係車型都還不錯,上汽通用五菱推出的五菱宏光MINIEV也長期霸榜新能源排行首位,另外造車新勢力推出的新車也逐漸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並且已經有幾家月交付量已經連續幾個月突破萬輛大關,這也是很值得欣慰的。

  除了自主品牌表現不錯外,新能源領域的代表車企之一特斯拉最近也透露,10月特斯拉在國內銷量為1.37萬輛,前10個月累積銷量為21.84萬輛。在細分車型方麵,特斯拉Model3(配置|詢價)上險數為422輛,1-10月份,Model3的上險數為11.25萬輛;10月份,ModelY(配置|詢價)銷量為1.33萬輛,1-10月累積銷量為10.62萬輛。特斯拉已經連續數據交出了不錯的銷量的成績,同時也反映出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熱度之高。

  事實也正是如此,根據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1-9月生產企業新能源汽車銷量215.7萬輛,同比增長1.9倍,較2019年同期增長1.4倍。9月份,銷量35.7萬輛,同比增長1.5倍,再次刷新單月曆史紀錄。

  那麽,為什麽新能源汽車突然就受歡迎了呢?這背後的原因和真相到底是什麽?我們簡要進行分析。

  首先是消費換購需求,可以說是換車高峰期遇上了內卷,如今汽車市場在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自然也引起了更多消費者的關注,所以對於那些想換車的人來說,他們也想換一輛新能源汽車來嚐試一下,看看新能源汽車到底有什麽不同之處。就比如以前很多開奔馳寶馬的車主轉投到蔚來汽車,雖然蔚來車型的價格方麵比奔馳寶馬要便宜不少,但是體驗卻不一般。

  其次,新能源汽車的產品有很強的吸引力,由於新能源汽車主打智能化,而傳統的燃油車在智能化方麵稍顯落後,這也讓很多年輕消費者把目光轉投到新能源汽車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的自動駕駛輔助係統是最有吸引力的,雖然還沒有達到可以把車輛完全托管的地步,但是對於平時的倒車入庫,360度全景無死角監控肯定要比盲倒要強更多。

  另外在城市道路上,如果遇到緊急情況,車輛也會借助自動駕駛輔助功能自動刹車,避免一場交通事故的發生。所以,從安全角度和便利性來說,消費者更願意選擇智能化方麵更先進的新能源汽車,畢竟給駕駛帶來更安全的體驗。

  另外,如今新能源汽車的配套設施已經逐漸完善,不管是高速路還是城市道路,配套充電樁已經非常方便,並且還有車企推出了換電服務,基本可以實現換電跟加油一樣快。並且新車的續航也在逐漸增加,所以消費者的裏程焦慮也減輕了不少。此外,對於大家擔心的新能源汽車電池壽命問題,車企們都推出了8年質保或者終身質保的政策,打消了消費者的顧慮,所以有更多的人原因選擇新能源汽車。

  還有就是,如今油價的變化也是非常快的,基本都是跌的慢、漲的快,所以在用車成本方麵也給車主增加了不少負擔。而新能源汽車的充電費用可要比加油少太多了,基本一次充滿電100元上下絕對足夠了,但是加滿一箱油肯定不會隻是100元。所以,從成本方麵來講,新能源汽車也給車主們提供了一定的想象空間,讓那些一直在觀望新能源的消費者提前入手。最後再加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擁有新能源汽車,口口相傳也勝過廣告效應,特別是經常在路上跑的出租車司機,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出租車司機選擇使用新能源汽車,畢竟用車費用會更低,相對來說收入也會更好一些。

  綜上幾個因素,新能源汽車迎來了快速增長,其實我們也可以看到,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加速發展的新階段,自從2015年開始,產銷量和保有量就一直連續穩居世界首位。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已經按下“加速鍵”,這也為我們國家提前實現碳中和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加速碳中和新能源替代燃油車是大勢所趨

  “該買新能源車還是燃油車?”這樣的疑問,近些年來一直困擾消費者。其實,這也從側麵反映出,在新能源汽車熱賣的同時,不少消費者對其便捷性、性能等方麵仍存在不信任。

  不過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迅猛發展,這些問題也會得到很好的解決,畢竟未來新能源車替代燃油車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隨著全麵替代還需要數十年,但是麵對減碳排放的這個艱巨任務,發展新能源汽車勢在必行。

  根據中國質量協會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用戶滿意度指數為80分(滿分100分),與燃油汽車持平。其中,純電動汽車用戶滿意度指數80分,再創曆史新高,同比提高2分,連續6年增長。

  一位特斯拉車主表示,之前開的是一款中高端傳統燃油車,後來置換成一輛新能源汽車,他對這輛純電動汽車非常滿意,不隻是駕駛感受更好,而且在智能化體驗方麵更便捷。而另一位新能源車主也認為,電動車非常適合新手開,比燃油車少了很多頓挫感,並且提速更直接,沒有變速箱的控製,成本方麵的表現也更優秀。

  也正是因為更多的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可,如今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滲透率也在提高。根據乘聯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0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18.8%,1-10月滲透率13%,較2020年5.8%的滲透率提升明顯。10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36%;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12%;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3.4%。

  新能源車與傳統燃油車走勢形成強烈差異化的特征,實現對燃油車市場的替代效應,並拉動車市向新能源化轉型的步伐。

  根據瑞信發布的預告顯示,未來1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年均複合增速將達到25%,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提高至43%。根據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預計到2035年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銷售量將達到50%。

  我們也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車經過幾年的發展後,市場滲透率也非常快,這也讓未來新能源汽車替代傳統燃油車這個趨勢變得更有信服度,大家的關注點主要放在了時間的長短上。而最近連續發布的相關政策,更像是一針強心劑,刺激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加速向前。

  除了政策方麵的利好外,我們也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你追我趕,特別是特斯拉這條“鯰魚”進入中國市場後,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由於特斯拉的產品技術和設計理念都比較先進,也引領了行業的發展。同時,特斯拉對中國產業鏈拉動作用特別大,尤其是對電池、電機、電池正負極材料等的推動。

  另外,特斯拉還通過降價實現快速的增長。降價效應對車市有很好地促進意義,使整個車市價格進一步下探,使燃油車被新能源車替代的速度進一步加快。

  在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沃爾沃、福特、通用、戴姆勒旗下的梅賽德斯—奔馳、比亞迪和捷豹路虎6家主要汽車製造商簽署承諾:到2040年在全球範圍內逐步停止燃油車的生產。

  其中中國品牌比亞迪汽車宣布,目標在2040年或之前實現零排放汽車和貨車的銷售占比達到100%,這意味著相關企業將在2040年或之前停止生產燃油車。除宣言外,比亞迪還簽署了《零排放中、重型車輛全球諒解備忘錄》,目標是在2030年之前實現零排放中、重型卡車的銷售占比達到30%,2040年之前實現零排放中、重型卡車的銷售占比達到100%,以促進2050年實現零碳排放。

  行業專家也表示,如今我國新能源汽車對燃油車的替代正在提速,提速的同時,我國交通領域碳減排的壓力依然不容小覷,但是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大趨勢不會變。

  任重道遠,中國汽車產業如何“減碳”?

  如今,在碳中和目標和“雙積分”等政策推動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如火如荼。與燃油車相比,新能源汽車在實現動力轉化的過程中碳排放極少,但在我國以火電為主的電能供應模式下,提升清潔能源的使用比例是個難題。另外,廢棄電池回收處理技術不完善、監管不到位等問題,也增加了新能源汽車的碳排放。

  由此可見,汽車“減碳”不僅僅在產品端,也包括生產端和使用端等,貫穿汽車全生命周期和全產業鏈,汽車“減碳脫碳”之路依然任重道遠。當下,全球汽車巨頭紛紛發布了各自“脫碳”的時間節點,國內外車企如果在這場脫碳變革中跟不上節奏,可能麵臨被淘汰的命運。

  大眾汽車集團此前就表示,從供應鏈、生產製造、產品使用直至產品生命周期結束,通過全產品生命周期碳減排,到2050年在全球範圍內實現碳中和。

  其實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對中國新能源汽車而言,除了綠色能源之外,最核心的還是全產業鏈減碳的問題。在使用端和主機廠的製造端,新能源汽車比燃油車更具優勢,然而在供應鏈端,材料及零部件供應商的經濟實力、技術實力參差不齊,特別是在獲取綠色能源、降低材料及零部件製造能耗等方麵上存在明顯不足。

  為此,減碳需要全產業鏈上所有參與者一起推進,在電網清潔化、車輛電動化、替代原料、提升原材料使用效率、提升車輛使用效率、提升蓄電池效率等方麵共同努力。

  所以行業人士也表示,未來汽車產業實現碳達峰主要有三個途徑:節能技術和混合動力技術的普及,在原有燃油車的基礎上降碳;純電動、氫燃料電池的使用,實現零排放;能源生產環節用碳捕捉方式進行減碳。汽車產業的減碳,要重點關注產品技術低碳化、運行使用低碳化、製造過程低碳化以及生產和上遊能源低碳化等維度。

  比如在汽車產品技術低碳化方麵,如今全球汽車市場大力發展混動、新能源汽車,相比燃油車而言,新能源汽車對減少碳排放能起到積極的作用。而隨著新能源產品的大量投放使用和新能源汽車產品本身競爭力的提升,未來新能源汽車在市場中的占比會更大,當達到50%甚至更高時,尾氣排放的大幅降低,對減少碳排放將起到巨大的貢獻。

  另外在能源使用方麵,國家大力推廣清潔能源,包括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使用,預計到2035年達到百萬量級保有量。另外在2022年舉辦的冬奧會上,也會投入大量的氫能源汽車,實現有史以來最低碳排放的奧運。在新能源汽車的運行使用環節,也正通過技術手段提升充換電配套設施,提高電動車的使用體驗和普及率。

  比如隨著國家大力度投資在可再生能源發電方麵,可再生能源比例正在提高。在適合的時點,可以把很多生產過程進行技術切換,從原來的使用化石燃料轉換成使用電能。這就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降低碳排。

  還可以循環利用資源以及原材料本身使用效率。比如現在正在推薦的一種全新的不需要使用釺焊的技術,不再需要在生產過程當中進行很複雜的工藝,使生產過程更環保。不僅如此,全新的技術可以幫助客戶實現更加緊湊的設計,而且能夠在加工過程中更容易實現。

  除此之外,車企也正在通過數字化運營體係,形成有效的用戶低碳出行運營機製。其實早在碳中和目標實現提出之前,汽車產業就已經開始堅持通過數字化平台和管理體係來實現綠色製造,提高生產效率和降本增效。汽車行業可以通過數字化技術,為碳排放提供可測算、可規劃的量化參數標準,還可以通過數字化技術有效減少很多領域不必要的碳排放。

  最後還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提升交通效率。國內汽車市場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汽車保有量已經很大,越來越多的城市戴上了“堵城”的帽子。眾所周知,車輛遇到擁堵路況,油耗降低的同時也會增加碳排放量,所以提升交通效率,減少擁堵也是一方麵。

  從全球範圍來看,碳中和已成為不少國家的發展目標,因為地球生態環境的治理已經刻不容緩,而汽車產業減碳也成為其中重要一環,值得高度重視。

  總結

  從最近新能源汽車整體市場表現來看,增長趨勢要比燃油車更亮眼,這也預示著新能源汽車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正加速搶占燃油車市場的份額,從各大車企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我們也可以看出,未來新能源汽車會成為人類出行的重要工具。在全球碳中和的浪潮下,綠色轉型已經成為汽車製造商的必然選擇,碳中和對於汽車產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我們期待看到全球車企按照其碳中和戰略穩步轉型,逐步實現碳減排,早日實現碳中和。

(責編:劉麗麗)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