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防护网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持续“金融知識普及月”。從送金融知識下鄉到開展金融安全課堂,普及從舉辦鄉村夜校到推廣征信係列宣傳……近年來,宣传隨著我市金融係統各類金融知識宣傳活動的金融金融廣泛開展,廣大城鄉居民防範金融風險的知识筑牢意識不斷提升,消費者在日常金融生活中的安全可得性和安全感不斷增強。 從城市到農村 從夜校到校園 社會公眾金融安全意識逐步增強 “麻煩你,防护网幫我把這張磁條卡升級成芯片卡,持续保留卡號不變。普及”9月3日,宣传市區熊貓大道一銀行網點內,金融金融市民杜娟娟帶上自己的知识筑牢一張借記卡去銀行辦理升級業務。 專程到銀行辦理換卡業務,安全杜娟娟認為很有必要。防护网此前在我市一家銀行的安全用卡知識微信推送文章中,杜娟娟了解到,磁條卡的安全性能比較低,且比較容易被不法分子複製盜刷;如果采用芯片卡,則大大降低了盜刷卡的風險。為了保證賬戶資金的安全,杜娟娟選擇改用芯片卡。 “現在網上有很多銀行卡被盜刷的新聞,簡直防不勝防。”和杜娟娟有同樣感受的還有市民陳潔,她的銀行卡就曾經被盜刷過。 2016年年初,陳潔的手機連續收到幾條短信,自己卡裏的資金被分三次在ATM機上取款數百元。眼見銀行卡裏的餘額越來越少,陳潔趕緊翻找銀行卡,發現卡在自己身邊,錢卻在其他地方被取走了。等她意識到賬戶資金被盜刷,打電話去銀行掛失時,卡裏的錢已經所剩無幾了。 通過銀行係統查詢,陳潔回想起來,她曾在網吧的電腦上購物,可能是誤入了釣魚網站導致銀行卡信息被泄露。 “現在的金融犯罪花樣很多,防不勝防。隻能吃一塹長一智,總結經驗教訓,避免再次上當受騙。”陳潔告訴記者,當時銀行的員工就給了她宣傳資料,不能輕易在公共電腦上登錄陌生的網址鏈接,更不能輕易透露自己的身份證和銀行卡等信息。 銀行機構不僅利用社交媒體和日常辦理業務的機會宣傳金融知識,還把金融知識送到廣大農村和校園。 在寶興縣大溪鄉羅家村,村民們通過金融夜校,學習掌握了不少金融風險防範知識。 “銀行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千萬不能把身份證隨便借出去辦貸款,也不要輕易為別人進行擔保。”村民羅懷先說,以前不懂這些“門道”,容易被人利用,現在金融夜校在村裏的廣場上開辦,大家上完課,很多常識都懂了。 在雅安職業技術學院和四川農業大學雅安校區,銀行網點為在校大學生們重點宣傳了校園網貸、個人征信等方麵的金融知識,努力幫助引導學生們形成合理適度消費和珍愛個人信用等意識,把金融領域違法犯罪擋在校園之外。 從廣度到深度 從宣傳到監管 金融監管部門持續發力織牢“安全網” 無論是金融監管部門還是銀行機構分支網點,金融知識普及宣傳逐漸成為一種常態化的“規定動作”,並根據當前形勢和社會熱點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把以往普通群眾難以接觸和理解的枯燥金融知識變成淺顯易懂且生動有趣的案例故事,提高大家對金融知識的理解力和接受度。 以一年一度的“金融知識普及月”為例。2015年和2016年,我市舉辦該活動以“普及金融知識,提升金融素養,共建和諧金融”為主題,重點宣傳金融消費者日常生產生活中所必要的金融基礎知識及金融新業態有關知識和業務,旨在提高金融消費者教育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有效性。到2017年,我市的“金融知識普及月”活動,則重點麵向農民、務工人員、青少年、老年人和殘疾人等重點人群提供獲取金融知識的途徑和防範風險的技能。提升公眾的金融知識和風險責任意識,引導其合理選擇金融產品和服務,抑製盲目投資衝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防範金融風險,維護金融安全。今年,人行雅安中支、雅安銀監分局、市網信辦將聯合開展2018年“金融知識普及月金融知識進萬家”暨“提升金融素養爭做金融好網民”活動,麵向金融消費者,尤其是重向點人群和廣大網民,提供獲取金融知識的途徑和防範風險的技能,引導消費者合理選擇金融產品和服務,自覺抵製網上金融謠言和金融負能量,共建清朗網絡空間,使金融的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作為金融機構的監管部門,非法金融廣告、互聯網金融領域和反洗錢領域都是我們宣傳的重點方向。”記者在人行雅安中支了解到,多年來持續不懈地開展金融知識宣傳活動,其最終目的就是持續推動金融知識普及和金融消費者教育工作,提高消費者金融素養及金融風險防範意識,維護經濟形勢和社會穩定和諧。僅在今年6月我市“普及金融知識,‘守住袋子’”宣傳月活動期間,組織我市銀行機構累計開展宣傳181次,受眾消費者10.14萬人,發放宣傳資料5.56萬份,短信推送點擊量4.02萬次,活動覆蓋6縣2區,延伸至72個鄉鎮。 雅安銀監分局重點加大對非法集資和“現金貸”等違法金融活動的宣傳和打擊力度,幫助普通群眾看緊“錢袋子”。 僅在今年5月我市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月期間,雅安銀監分局就組織引導全市300多名銀行員工,設立87個宣傳點進行宣傳,共發放各類宣傳資料9000餘份,接受公眾谘詢5000餘人次,製作條幅數97條,轄內銀行網點利用LED電子顯示屏滾動播出打擊非法集資宣傳標語口號,各行社還利用微信公眾號、短信、手機銀行APP等渠道推送相關知識和信息。 對外加強宣傳,對內嚴格約束。為了保障銀行係統堅守風清氣正的經營環境,監管機構督導銀行機構與員工簽訂承諾書,並通過向銀行員工發送風險提示短信等形式,要求銀行員工承諾不參與利用職權和工作便利參與各類民間融資行為,或做出有損銀行利益的行為;承諾不介紹機構和個人參與高利貸收取好處費;不為高利貸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出資人以及客戶等充當資金掮客;承諾不利用銀行員工身份組織非法集資;不將個人自有資金投入擔保公司、小貸公司、投資公司、貸款公司等用於放高利貸獲取高息;承諾自覺遠離非法集資、抵製非法集資,不與投資理財、融資擔保、小貸公司等發生不當利益關聯。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衛葳
9月,防护网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持续“金融知識普及月”。從送金融知識下鄉到開展金融安全課堂,普及從舉辦鄉村夜校到推廣征信係列宣傳……近年來,宣传隨著我市金融係統各類金融知識宣傳活動的金融金融廣泛開展,廣大城鄉居民防範金融風險的知识筑牢意識不斷提升,消費者在日常金融生活中的安全可得性和安全感不斷增強。
從城市到農村 從夜校到校園 社會公眾金融安全意識逐步增強
“麻煩你,防护网幫我把這張磁條卡升級成芯片卡,持续保留卡號不變。普及”9月3日,宣传市區熊貓大道一銀行網點內,金融金融市民杜娟娟帶上自己的知识筑牢一張借記卡去銀行辦理升級業務。
專程到銀行辦理換卡業務,安全杜娟娟認為很有必要。防护网此前在我市一家銀行的安全用卡知識微信推送文章中,杜娟娟了解到,磁條卡的安全性能比較低,且比較容易被不法分子複製盜刷;如果采用芯片卡,則大大降低了盜刷卡的風險。為了保證賬戶資金的安全,杜娟娟選擇改用芯片卡。
“現在網上有很多銀行卡被盜刷的新聞,簡直防不勝防。”和杜娟娟有同樣感受的還有市民陳潔,她的銀行卡就曾經被盜刷過。
2016年年初,陳潔的手機連續收到幾條短信,自己卡裏的資金被分三次在ATM機上取款數百元。眼見銀行卡裏的餘額越來越少,陳潔趕緊翻找銀行卡,發現卡在自己身邊,錢卻在其他地方被取走了。等她意識到賬戶資金被盜刷,打電話去銀行掛失時,卡裏的錢已經所剩無幾了。
通過銀行係統查詢,陳潔回想起來,她曾在網吧的電腦上購物,可能是誤入了釣魚網站導致銀行卡信息被泄露。
“現在的金融犯罪花樣很多,防不勝防。隻能吃一塹長一智,總結經驗教訓,避免再次上當受騙。”陳潔告訴記者,當時銀行的員工就給了她宣傳資料,不能輕易在公共電腦上登錄陌生的網址鏈接,更不能輕易透露自己的身份證和銀行卡等信息。
銀行機構不僅利用社交媒體和日常辦理業務的機會宣傳金融知識,還把金融知識送到廣大農村和校園。
在寶興縣大溪鄉羅家村,村民們通過金融夜校,學習掌握了不少金融風險防範知識。
“銀行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千萬不能把身份證隨便借出去辦貸款,也不要輕易為別人進行擔保。”村民羅懷先說,以前不懂這些“門道”,容易被人利用,現在金融夜校在村裏的廣場上開辦,大家上完課,很多常識都懂了。
在雅安職業技術學院和四川農業大學雅安校區,銀行網點為在校大學生們重點宣傳了校園網貸、個人征信等方麵的金融知識,努力幫助引導學生們形成合理適度消費和珍愛個人信用等意識,把金融領域違法犯罪擋在校園之外。
從廣度到深度 從宣傳到監管 金融監管部門持續發力織牢“安全網”
無論是金融監管部門還是銀行機構分支網點,金融知識普及宣傳逐漸成為一種常態化的“規定動作”,並根據當前形勢和社會熱點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把以往普通群眾難以接觸和理解的枯燥金融知識變成淺顯易懂且生動有趣的案例故事,提高大家對金融知識的理解力和接受度。
以一年一度的“金融知識普及月”為例。2015年和2016年,我市舉辦該活動以“普及金融知識,提升金融素養,共建和諧金融”為主題,重點宣傳金融消費者日常生產生活中所必要的金融基礎知識及金融新業態有關知識和業務,旨在提高金融消費者教育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有效性。到2017年,我市的“金融知識普及月”活動,則重點麵向農民、務工人員、青少年、老年人和殘疾人等重點人群提供獲取金融知識的途徑和防範風險的技能。提升公眾的金融知識和風險責任意識,引導其合理選擇金融產品和服務,抑製盲目投資衝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防範金融風險,維護金融安全。今年,人行雅安中支、雅安銀監分局、市網信辦將聯合開展2018年“金融知識普及月金融知識進萬家”暨“提升金融素養爭做金融好網民”活動,麵向金融消費者,尤其是重向點人群和廣大網民,提供獲取金融知識的途徑和防範風險的技能,引導消費者合理選擇金融產品和服務,自覺抵製網上金融謠言和金融負能量,共建清朗網絡空間,使金融的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作為金融機構的監管部門,非法金融廣告、互聯網金融領域和反洗錢領域都是我們宣傳的重點方向。”記者在人行雅安中支了解到,多年來持續不懈地開展金融知識宣傳活動,其最終目的就是持續推動金融知識普及和金融消費者教育工作,提高消費者金融素養及金融風險防範意識,維護經濟形勢和社會穩定和諧。僅在今年6月我市“普及金融知識,‘守住袋子’”宣傳月活動期間,組織我市銀行機構累計開展宣傳181次,受眾消費者10.14萬人,發放宣傳資料5.56萬份,短信推送點擊量4.02萬次,活動覆蓋6縣2區,延伸至72個鄉鎮。
雅安銀監分局重點加大對非法集資和“現金貸”等違法金融活動的宣傳和打擊力度,幫助普通群眾看緊“錢袋子”。
僅在今年5月我市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月期間,雅安銀監分局就組織引導全市300多名銀行員工,設立87個宣傳點進行宣傳,共發放各類宣傳資料9000餘份,接受公眾谘詢5000餘人次,製作條幅數97條,轄內銀行網點利用LED電子顯示屏滾動播出打擊非法集資宣傳標語口號,各行社還利用微信公眾號、短信、手機銀行APP等渠道推送相關知識和信息。
對外加強宣傳,對內嚴格約束。為了保障銀行係統堅守風清氣正的經營環境,監管機構督導銀行機構與員工簽訂承諾書,並通過向銀行員工發送風險提示短信等形式,要求銀行員工承諾不參與利用職權和工作便利參與各類民間融資行為,或做出有損銀行利益的行為;承諾不介紹機構和個人參與高利貸收取好處費;不為高利貸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出資人以及客戶等充當資金掮客;承諾不利用銀行員工身份組織非法集資;不將個人自有資金投入擔保公司、小貸公司、投資公司、貸款公司等用於放高利貸獲取高息;承諾自覺遠離非法集資、抵製非法集資,不與投資理財、融資擔保、小貸公司等發生不當利益關聯。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衛葳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股票通市場熱點 sitemap